APP下载

五谷虫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2016-09-16胡美变严丹汪云伟李娜肖禾吴纯洁

中药与临床 2016年3期
关键词:浸出物五谷灰分

胡美变,严丹,汪云伟,李娜,肖禾,吴纯洁

五谷虫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胡美变1,严丹1,汪云伟1,李娜1,肖禾2,吴纯洁1

目的:初步建立五谷虫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方法对五谷虫进行性状描述、显微鉴别、水分测定、灰分测定和醇浸出物含量测定,以及薄层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结果表明五谷虫粉末的显微特征有体内外壁碎片、肌纤维、气管及刚毛;水分含量为3.43%~11.34%;总灰分含量为4.24%~6.03%;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33%~3.68%;醇浸出物含量为14.57%~34.51%;薄层鉴别结果表明五谷虫含有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五谷虫质量标准的初步评价以及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五谷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醇浸出物;质量标准

五谷虫出自《滇南本草》,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Chrysomyisa megacephala (Fabricius)或其他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具有健脾消积,清热除疳的功能。主治疳积发热,食积泻痢,疳疮,疳眼,走马牙疳[1]。现代研究表明五谷虫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可用来治疗小儿厌食症,牙疳、口疮,感染创面,骨髓炎等疾病[2]。五谷虫是一种营养成分全面,富含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的动物性食物。五谷虫蛋白质提供的各种氨基酸均能满足儿童和成人的需要,其蛋白所含蛋白纤维少,易于消化吸收,作为未被开发利用的优质高蛋白质食物,是人类理想的新蛋白质资源[3]。目前行业内对五谷虫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研究甚多,但是对五谷虫的质量分析研究未见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仅《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山东省中药材标准》、《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收有,但是质量标准不全面,仅有性状描述,虫体显微鉴别,水分测定等[4~7]。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与完善五谷虫的质量标准内容,本实验拟增加五谷虫粉末鉴别、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实验仪器

BP211D万分之一天平(SARTORIUS AG),LEICA DM 1000研究级生物显微镜(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CLF-04 200 g密封型手提式粉碎机(浙江省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制造),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AS10200AT超声波清洗器(天津奥尔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UPT-11-10T优普系列超纯水器(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烘箱(宁波东南仪器有限公司)。

1.2实验材料

共收集八批五谷虫样品(四川省荷花池药材市场,批号分别为2014120601、2014120602、2014120603、2014120604、2014120605、2014120606、2014120607、2014120608),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标本实验中心卢先明教授鉴定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或其他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无水乙醇(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丙氨酸(批号:140680-200401)、甘氨酸(批号:110735-200102)、缬氨酸(批号:110874-201204)、亮氨酸(批号:110876-200204),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性状特征

五谷虫净制品,呈扁圆柱形,长1~2 cm。棕黄色或棕褐色,全体有数十个环节,头部较尖。质松脆易碎,断面中空。气微臭,味淡。见图1。

图1 五谷虫的外观图

2.2显微鉴别

取五谷虫样品适量,粉碎,过80目筛,分别用稀甘油、水合氯醛进行粉末制片,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鉴别结果见图2。

图2 五谷虫粉末显微鉴别(×400)

2.2.1体外壁 体外壁碎片无色,淡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平或具短小的刺状突起,有的着生有刚毛。

2.2.2体内壁 体内壁组织淡黄棕色,内方有略呈锥形的乳状突起,其顶端淡红棕色至红棕色,钝圆或锐尖,有的分叉成剪刀状,山字状。

2.2.3肌纤维 肌纤维无色或淡黄色,多碎断,具横纹,平直或呈微波状。

2.2.4气管 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呈弧状,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

2.2.5刚毛 刚毛黄色或棕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长约15~120 μm。

2.3水分测定[8]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五谷虫的水分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五谷虫水分测定结果(n=2)

2.4灰分测定[8]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一部附录Ⅸ K灰分测定法测定五谷虫总灰分含量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五谷虫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n=2)

520141206036.022.79 6.032.750.122.06 620141206036.032.71 720141206045.733.35 5.733.3600.21 820141206045.733.36 920141206054.303.71 4.243.682.171.15 10 20141206054.173.65 11 20141206065.871.31 5.811.281.463.31 12 20141206065.751.25 13 20141206074.290.64 4.290.6302.24 14 20141206074.290.62 15 20141206084.700.85 4.710.840.31.68 16 20141206084.720.83

2.5浸出物测定[8]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 A热浸法测定五谷虫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五谷虫浸出物测定结果(n=2)

2.6薄层鉴别

五谷虫总氨基酸是五谷虫具有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且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据报道[9],蝇蛆(五谷虫)中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并且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较高,因此本实验拟采用以上4种氨基酸建立五谷虫的薄层鉴别方法。

2.6.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五谷虫粉末(过3号筛)0.8 g,置50 mL的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70%乙醇10 mL,超声处理15 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对照品适量,加70%乙醇制成每1 mL含0.2 mg的混合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2.6.3点样、展开与显色 分别各吸取八批五谷虫供试品溶液10μl、混合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室温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见图3。

图3 五谷虫中氨基酸TLC图

3 小结与结论

3.1显微鉴别

图2为八批五谷虫样品所共有的显微特征,即八批样品中均有体内外壁碎片、肌纤维、气管及刚毛五个显微特征,因此可作为五谷虫的显微鉴别特征,只是八批样品中这些显微特征的形状和颜色有所差异。本实验五谷虫粉末的鉴别结果除刚毛外,与2009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和2004年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五谷虫的横切面的显微鉴别结果一致。

3.2水分测定

由表1可知八批五谷虫样品的水分含量最高为11.34%,因此拟定五谷虫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2.0%。2009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和2004年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规定五谷虫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2.0%,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3.3灰分测定

由表2可知八批五谷虫样中总灰分含量最高为6.03%,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最高为3.68%,因此拟定五谷虫的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3.0%。

3.4浸出物测定

由表3可知八批五谷虫样品中醇浸出物含量最高达34.51%,最低为14.57%,因此拟定五谷虫的醇浸出物含量不少于20%。

3.5薄层鉴别

由图3可知八批五谷虫样品中均含有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因此可以用以上四种氨基酸作为五谷虫的薄层鉴别。

从性状、显微鉴别、水分、醇浸出物、薄层鉴别、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七个方面对五谷虫质量考查结果可知八批样品质量有所差异。由于历版中国药典中未收入五谷虫,只有《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山东省中药材标准》、《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收有,并且《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规定的五谷虫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 (Fab.) 的干燥幼虫体,而《上海市中药材标准》中规定的五谷虫除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 (Fab.)外,还包括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但是《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中规定的五谷虫为蝇科昆虫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g.成熟幼虫的人工养殖品,可见四个地方规定的五谷虫科属种有所差异,尤其是山东,与其他三个地方相比较,差异性更大。因此,有必要规范全国五谷虫的科属种。

本实验为五谷虫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但是由于本实验样品批次较少,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深入研究五谷虫质量标准,需增加五谷虫样品批次,并且应采购不同省市的市售五谷虫,对全国范围内五谷虫的质量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最后建立健全五谷虫质量评价标准。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1.

[2] 孙晓亚,刘虹霞,张国刚.蟾饲五谷虫及五谷虫的研究概况[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28 (7):581-584.

[3] 白钢,张翼翔.蝇蛆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1):10-13.

[4]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99.

[5]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1册[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4.

[6]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中药材标准[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24.

[7]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M].上海:上海市卫生局,1994:46.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9] 斯琴高娃,曹晓娟,董交其,等.蝇蛆的营养分析[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8,02:60-61.

(责任编辑:胡慧玲)

Research on quality standards of Wuguchong

/
HU Mei-bian1, YAN Dan1, WANG Yun-wei1, LI Na1, XIAO He2, WU Chunjie1//(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Sichuan; 2. Minjiangyuan Pharmaceutical co.,LTD of Chengdu, Chengdu 611000 ,Sichuan)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Wugucho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published in 2010, the items we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 descrip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content, ash content, alcohol extract, and TLC identification. Result: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powder of Wuguchong had body wall fragments, muscle fiber, trachea and bristles. The moisture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of 3.43%~11.34%. The total ash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of 4.24%~6.03%. The acid insoluble ash content was in the range of 0.33%~3.68%. The alcohol extracts was in the range of 14.57%~34.51%. The results of TLC indicated that Wuguchong contained alanine, leucine, valine and glycin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can be used for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Wuguchong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further study.

Wuguchong;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LC; alcohol extract; quality standards

·炮制制剂·

R 282

A

1674-926X(2016)03-003-03

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 成都岷江源药业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000

胡美变(1992-),女,硕士,从事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 Tel:18381076106 Email:185344621@qq.com

吴纯洁,男,教授,从事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Email:wcj-one@263.net

2015-07-02

猜你喜欢

浸出物五谷灰分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谷益生”聚五谷 速食餐味道鲜
创意五谷画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创意五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