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透室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2016-09-15桑海霞
桑海霞
226006 江苏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
浅谈血透室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桑海霞
226006江苏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血透室;人性化护理
血透是指血液透析,又被称之为洗肾、人工肾,清除机体中多余水分及积累代谢废物为血透主要目的,有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血透是一种终身替代法,治疗时患者会面对一系列挑战和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同时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给患者经济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增加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发生率[1]。血透室的护士在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采取人性化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各项医疗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5.6±1.3岁。本组患者每周均需要进行2~3次透析,一次透析时间3~5小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严格观察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与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透析前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全面的介绍血透室以及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让家属和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通过交流的过程让患者和家属都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对治疗产生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尊重和体贴的语言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他人在场时要采用保护性的语言,患者情绪波动时需要及时的安抚和劝导。做好医患之间的互动环节,只有充分了解患者前提下,才能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2]。
1.2.2 透析中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护士熟练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全面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糖等生理指标,全面观察血流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流量、脱水量、肝素用量等指标、患者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必须控制在5%范围内,及时处理穿刺部位出现的渗血、内瘘管各种状况等。如患者在透析中出现抽搐、低血压、出血等症状,必须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方案。透析中脱水速度必须适宜,时刻询问患者的需求,如出现心律失常、发热、出冷汗、腹痛等症状,应该及时给予患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缓慢推注50%葡萄糖溶液,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至好转[3]。
1.2.3 透析后护理 透析结束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为了增加回心血流量,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可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加强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积极的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工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营养管理,合理饮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式,培养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同时对于接受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出现一些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教导患者家属护理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组各个项目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
3 结论
在血透室开展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确保对患者开展血透的质量。医院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就医,另外适时的对患者开展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可以使得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这可以使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比较显著的提升。本组的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经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采取人性化护理之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在血透室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娄丽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30):111-112.
[2] 骆冬梅,黎英.观察血透室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3):121.
[3] 向玉贵. 血透室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11-112.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100
2095—9559(2016)04—2426—01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