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新课引入“四忌”
2016-09-15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226463康登贵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226463) 康登贵
课堂教学新课引入“四忌”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河口小学(226463) 康登贵
课堂教学的新课引入部分是带领学生走向新知的桥梁,成功的引入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堂引入中给学生结论性的暗示、故事化的作秀、千篇一律的口算等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引入不是目的,它只是有效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引入设计。
课堂引入暗示貎合神离故事化
课堂教学引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新课的教学效果,引入简洁、新颖,能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而一些不到位的引入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一、忌结论性暗示
【案例1】“小数的性质”的新课引入
师:你对“0”有哪些认识?
师:0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时候用0来表示?
师: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会引起整数的大小变化。例如,90≠9。
师:想一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也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吗?
课堂导入是为了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但这种引入无疑给了学生一种结论性的暗示,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种做法显然大大降低了设疑的效果。
引入是为了搭建一座桥梁,而不是把彼岸的风景暗示给学生,这样只会降低学生探究的热情,还会使探究直接指向结论本身。
对于本课的引入,可以直接从小数意义的复习入手。如:0.3是几位小数,用分数怎样表示,表示什么意义?0.23呢?这对于运用小数的意义来探索小数的性质更能起到直接的新旧知识对接的作用。
二、忌貎合神离
课堂教学的引入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连,但在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教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定位不到位,而出现貎合神离现象。
【案例2】一位教师在执教“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课始先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练习,然后直接出示课本中的例题。
表面上看,引入的内容都跟体积有关系,复习体积计算公式与体积单位似乎并不矛盾。但我们应当看到,如何计算体积以及能不能计算体积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本课的重点是体积单位间大小关系的认识,并且能正确地将其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相区别,很明显,这样的复习引入偏离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对于这一课,在引入阶段可以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复习,让学生猜一猜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从而带着猜想开始新的学习。
课堂教学的引入与新授课要紧密相连,要服从和服务于新课,而不是貎合神离。貎合神离的引入,源自于教者对教材目标的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找到新旧知识合理的衔接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入的设计才有实效。
三、忌故事化的倾向
在当前强调课改,强调情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为了迎合这种时代潮流,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新颖,想方设法创造出各种花样,不免给人以作秀之感。
【案例3】教学倒推策略的引入
师(出示一组词:漫画人物善推理探案高手日本的福尔摩斯):请大家根据这四个词的提示猜个人物。
生(一番争论之后):柯南。
师:猜对了,是名侦探柯南。他为什么那么有名呢?谁来说一说?
生1:他破案很厉害。
生2:推理很了不起。
生3:会思考。
……
师:你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板书课题)
从猜人物,到评价人物,再到立志成为这样的人物,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引出课题,谜语与教学内容之间有联系的无非就是所猜人物具有推理的能力,这种讲到转化的策略总是给出数学家灭火的故事,讲到策略总会用到乌鸦喝水的故事……让人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对于这个内容有更简单的开始:
你能立刻说出★是几吗?怎样想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直接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策略。”这样,既能让学生回忆原有的知识,又能与新授内容紧密相连,简洁又有数学味。
其实,不同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引入方法,有的可以通过一两道题目复习引入,有的可以通过情境引入,有的可以直接切入,无需过渡性的铺垫。任何手段的运用都不是目的,相反,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大可不必为了形式而形式,使课堂成为个人作秀的舞台,而应该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的味道。
四、忌千篇一律的口算训练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可以归结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类。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手段的选择,因此,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课堂导入不应该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
【案例4】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引入
师:请大家口算……
(教师指名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评价)
师:请大家观察小船图和金鱼图,它们有什么不同。
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采取的做法,为了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每一课开始都进行口算练习。课的引入部分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思维中已有的表象,为学习新知做好思维准备,同时激发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从这两层意义上讲,计算课的教学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无可厚非,而对诸如图形认识、统计与概率等内容而言,口算的练习让人看不到其对于新授内容的任何价值,相反,只能割断课上刚刚集中起来的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突然“脱节”,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以上“四忌”值得我们教师警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入不是目的,它只是有效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引入设计,使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授的知识紧扣教学内容、贴近教学目标,在简洁中又不乏数学的味道,从而让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成功的引入,是我们的真正追求。
(责编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