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五味探微

2016-09-15弋国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8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内经黄帝内经

弋国红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国红诊所,044000)



《黄帝内经》五味探微

弋国红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国红诊所,044000)

《黄帝内经》;五味;阴阳五行

《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源,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既有专篇,亦多散列他篇。综合诸篇,可以发现五味更多的临床运用规律,并进一步理解《内经》阴阳五行的含义,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五味与五气相对应。气属阳,味属阴。气由天所生,味由地所化。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1]以上可以看出,五行亦不离阴阳观念。五味对于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调食五谷之味则有益于健康,反之则影响健康,甚者发生疾病。

五味与五行、五脏、五色有相对应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1]《灵枢·五味》中:“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2]。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具体的运用中,若不采用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则容易陷入机械论和唯心主义的泥潭。正如“依前之说,则为一种机械论的宇宙观;依后之说,则为一种目的论的宇宙观”[3]。而《内经》在处理五行与五味相对应的关系中,一方面采用了五行与五味关系固定的方式,五味由五脏所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对应的喜好关系。而在五色与五味关系的论述中,采用“宜”作为表述方式。宜,“所安也”引申为适宜。说明五色与五味的关系有适合的,但不是固定的。这种表述方式更切合实际,在各篇的论述中更显现了《内经》的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五味与四时的关系。《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太素》作苦)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1]《内经》成书于战国,并经秦汉两代补充而成。阴阳与五行学说本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正如“八卦说与五行说,在先秦似为两独立的系统。在其时,讲五行者不讲八卦,讲八卦者不讲五行。至汉此两说始相混合。汉人称邹衍等为阴阳家,其实阴阳乃八卦说之系统中所讲,邹衍等不讲八卦也”[3]。四时指四季,即春夏秋冬,其以寒热而分,更多的具有阴阳的属性。又有长夏一说,一种观点认为一年五均分而成五季;一种观点认为长夏届夏秋之交;一种观点认为长夏无所主时,旺于四季。而诸种观点,总是试图把四季列入五行之伍。而阴阳五行本是两个不同的学说体系,共同服务于临床,而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内经》在处理五味与四时的关系中,更突出了阴阳的特性。五脏所苦,皆食其所生之味。以春夏秋冬顺序相生。如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为夏对应之脏,酸为春对应之味,春生夏,故夏之病以春味收之。而其中有特殊的春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春为阳气之初生,为弱阳。其由冬水所生,而弱阳不胜其寒,故入脾味之甘,以助其阳升。这种五脏疾病发生规律,在脏腑寒热相移中有明确表述。《素问·气厥论》中:“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而脾苦湿,取夏之苦味。以湿为阴类,苦为阳性,以阳制阴,属“寒者热之”之法。而饮食调养之脾色黄,宜食咸。以咸为肾之味。脾色黄为常色,单以脾病而本脏之病色外露。故以阴补阴,而助脾土运化之复。上列诸治,皆有先决条件。如肝苦急,而肝亦可苦湿,亦可苦郁,其所用之法则随证而立。经仅列一法,以示治之大要。五脏所欲,则取其对应之法,以冬夏寒热相对应,春秋升降相对应。如肝欲散,急食辛补之酸泻之。此辛酸之味,即为对应的升降相制之味所构成,此阴阳之性最为明显之处。此处亦有先决条件。肝欲散,意为欲用药味使肝气得散,若肝欲软,肝欲缓则另当他论。重要之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五味之共性则显而易见,用于临床以此为要。

《灵枢·五味》中:“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2]此处五禁,按五行所克排列。禁,吉凶之忌也。此处之禁,非为药味之禁,而为五行所禁。若肝病禁用辛味,岂不失治之大法?五行相克,始从朝代更迭而论。以朝代的变更而总结出五行生克的规律,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可厚非的。把这种观点生硬的套入人体的疾病变化之中,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使部分中医临证时陷入神秘的异论。“以五行为五种天然的势力,即所谓五德也。每种势力皆有盛衰之时,在其盛而当运之时,天道人事皆受其支配,及其运尽而衰,则能胜而克之者,继之盛而当运。木能胜土,金能胜木,火能胜金,水能胜火,土能胜水。如是循环,无有休止。所谓天道人事打成一片,历史乃一‘神圣的喜剧’。汉人之历史哲学,皆根据此观点”。[3]《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1]其五味所走,各随五味所入之脏。惟咸苦两味所入不同,以咸为肾之味,苦为心之味,一阴一阳,一高一下。因“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故而以咸走血,苦走骨。此阴阳转化之理。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示人无多食,不可知其病脏所属之味,而反复单调应用其味,反有所伤。应综合整体观念,适其病而用其法。

《灵枢·五味》中:“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咸入于胃……故咸入而走血矣……辛入于胃……故辛入而与汗俱出……苦入于胃……故变呕……甘入于胃……故甘走肉。”[2]运用五味治疗疾病或饮食调养,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详尽的解释,也进一步反映了《内经》的五味应用规律。

《内经》对于五味的论述,有阴阳指导下的四方一中五行观,用五行生克不适合解释这种观点。在《内经》中这两种五行观是并行的,单用其中任何一种来论述五行都是残缺的。两种五行运用方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五行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而其中五行之性却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特性能透过表象而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相对于阴阳的横向联系,相互为用特点,五行更侧重于纵向联系。阴阳五行引入中医学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人体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阴阳是普遍规律,五行是特殊规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只有结合阴阳五行各自的辨治特性,立足于临床实践,在合理的范围内正确的运用适当的辨治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进一步验证《内经》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使中医临床思维更趋于合理化。

[1] 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015-10-21)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内经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闲谈为何叫“聊天”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传统社会核心价值的形上化及其启示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