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确保建筑质量的经验及启示
2016-09-14刘红皋
文/刘红皋
美国、日本确保建筑质量的经验及启示
文/刘红皋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建筑质量的提升不仅事关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更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美国、日本在建筑质量保证中的种种努力,是值得国内建筑业积极学习与借鉴的。
一、美国保障建筑质量的措施
美国的建筑质量保障具有独特之处。
一是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建筑的高质量、高品质奠定基础。美国对于建材要求相当严格,在保证期、耐久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对建筑材料予以规定。同时,还需由试验机构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
二是在设计阶段,委托专业人士对建筑设计质量尤其是结构安全、消防设置等进行审核,并作为施工许可证颁发与否的判断条件之一。在施工阶段,依据工程特点,由相应质量检查人员进行质量的监督检查,大型公共建筑的施工管理,须由政府工作人员与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质量监督小组,随机抽查、分阶段检查或连续性督查相结合,实现建筑质量的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建材、施工操作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就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并将质量事故记录保存到规定期限。
三是美国建筑市场运行机制相对健全,优胜劣汰的准则促使市场自我调节。如建筑公司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直接影响该企业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市场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巨大的质量违规成本往往使建筑商们高度关注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质量事故的产生。美国并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建筑行业质量的管理,美国政府往往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安排来进行调控,企业自律与行业协会在建筑质量保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功能强大的行业协会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严格自我约束与行业管理。
二.日本保障建筑质量的措施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其中地震是其自然灾害之首。2011年,日本遭受特大地震及引发海啸的巨大灾害,日本建筑物顽强的“不死鸟”形象,让全世界见识了日本建筑的高质量水准。
一是全面的有关建筑质量的制度体系。《建筑基准法》是日本建筑法规的基石,为日本建筑质量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建筑师法》、《住宅质量确保法》的颁布与实施,形成了保证日本建筑质量的法律体系,在保障日本建筑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及时发布与实施相应的操作细则与规范,形成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建筑规范体系,确保了日本建筑质量。
二是严格建筑师的资质管理。一方面,日本建筑师制度规定,建筑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和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要经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实施持证上岗,并且规定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要定期接受专业性培训,改变了以往日本建筑师“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建筑师造假等违反监督建筑工程的行为,加大了相应的处罚力度。
三是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建筑产品质量的责任归属问题。如:明确界定建筑开发商在建筑质量和维修方面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开发前需到住宅保证机构备案并委托保证,竣工后开发商对于所承担工程需提供至少十年的质量问题维修等。
最后,鉴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了有效抵御地震的影响及破坏,对于建筑中防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地基地震隔绝技术的应用使日本建筑防震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建筑抗震报告书也成为日本建筑工程的必要许可材料之一。
三.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楼倒倒”、“楼脆脆”、“桥塌塌”等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建筑“短命”成为普遍现象,民众对于因建筑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的关注程度日益上升。美国、日本在建筑质量保证中的种种措施,是值得国内建筑业积极学习与借鉴的。
(一)在思想观念上将建筑质量视为“人命关天”的大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国建筑质量问题的频频产生,归根结底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观念与理念的偏差。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建筑质量理念还没有真正地成为建筑市场运行的主导思想。只有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将建筑质量真正地视为“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国建筑质量的保证才有根本的基础。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新闻、报纸等渠道将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质量的决心进行有效宣传,让民众及建筑市场各方明确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其次,举办建筑质量的中高端研讨会、活动等,充分调动起各方参与讨论、研究与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各方的智慧与力量,为我国建筑的质量建设出谋献策。第三,相关部门与协会要发挥促进作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同行的经验提供良好的平台与机会。
(二)法律法规建设先行
国内有关建筑质量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及缺失,是造成我国建筑质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讲是信用经济,更是法制经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法律的力量。虽然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制度不论是建设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我国建筑市场尤其建筑质量现状,与国际惯例相比,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仍需积极汲取世界各国法律中的有益及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建筑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并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光有法律规定还远远不够,有法可依只是前提,只有将法律法规的执行与贯彻落实到位,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使我国建筑质量的保障真正地得以实现。要进一步加大我国建筑质量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肃执法,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树立与强化法律的权威性。
(三)严格建筑市场资质管理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包括建筑企业、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对于质量的重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美日两国或从法律层面或出台专门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为建筑质量的保证奠定了根本基础。对于国内建筑市场来讲,进一步规范与严格建筑市场的准入机制,从整体上提升各方队伍的素质与水平,是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首先,在资质审核环节,对于申请企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条件需进行认真审查,仔细验证,只有符合资质条件方能取得建筑企业资质证书、从事建筑工程建设活动。其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建筑企业的监管管理工作,对于任何违反资质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企业,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并应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与发布。另一方面,针对承建力量不足的现状,应在严格资质管理的同时,加快推进人员队伍专业培训制度的完善,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自由选择监理单位、监理企业受雇于建筑企业的现状,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通过招标的方式为开发商企业选择监理单位,进一步强化监理行业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使监理企业真正地发挥其在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与职责。
(作者单位:河南中正永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