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期已过

2016-09-14苏艳

上海房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商品房众筹库存

文/苏艳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期已过

文/苏艳

回顾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表现:一是行业投资和市场销售呈现逆向现象,投资冷销售热;二是去库存成为热点,城市之间的分化加深,就房地产市场来看,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不再属于“一个天下”;三是房企转型创新从意愿变为多种实践,包括金融、互联网创新等;四是房企的高管纷纷离职,超出预期。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期显然已经过去了,它似乎既不需要这么多人,也不那么赚钱了,剩下的只是压力和困难。

一、高库存将限制行业投资

(一)库存远远不止7亿平方米

目前,房地产库存到底有多少,统一的观点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待售面积只能说是库存的一小部分。就是说,库存绝不止7亿平方米。想想也是,2015年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近13亿平方米,7亿平方米也就是半年多的去化量,根本不值得中央三令五申地千方百计去库存。

可以明确的是,商品房供应量确实由多方面组成:一是待售面积,即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亿平方米;二是商品房在建面积,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73.6亿平方米,按照安信证券测算,2014年所有上市开发企业预收款/存货约等于30.6%,截至2015年底,施工面积中有约50亿平方米为库存;三是待开发土地面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为4.2亿平方米,2015年这一数据没有太大变化,通过CRIC系统的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数据来看,成交建筑面积/成交土地面积约为1.8,也就是说,这些待开发面积将形成7.5亿-8亿平方米的库存,实际上近十几年来累计的待开发面积可能还远不止这些。

仅以三方面的数据加总,全国商品房库存就有65亿平方米,按照近五年年均销售12亿平方米测算,需要去化5.4年。很显然,这三方面也没有完全涵盖所有的库存面积,如待开发面积就没有被完全纳入。

(二)库存主要集聚在三四线城市

关于库存的痛点是,这些库存并不是和城市去化规模成比例分布的,而是主要集聚在去化能力差的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以及南京等市场表现较好的二线城市,现阶段明显出现的是商品房供不应求的情况。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4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在全国商品房成交量中占比的平均值为37%,是全国房地产市场去化的核心力量。而大量库存集中在成交能力更差的其他城市。这会造成这些城市的市场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难有起色,全国市场也将终究受到拖累。

(三)高库存将严重影响未来投资

2015年房地产投资数据显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增幅创历史新低,楼市出现了市场火爆、投资低迷的现象。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市场的火爆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带动的,而投资的低迷则是全面的,一线城市没地,三四线城市没市场,这就造成了投资数据的全面下滑。未来,这一现象仍将持续:一线城市土地稀缺逐渐增强,三四线城市在高库存压力下,没有了投资需求。可以说,库存压力不解,房地产投资难以回暖。

二、房地产企业确实难赚钱

(一)房企利润率下降趋势成事实

《证券日报》报道:截至2016年2月15日,沪深两市共计88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其中,25家房企净利润亏损,净利润同比下滑企业达45家,占比超五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从2010年的峰值开始下降,即制造业的持续低迷,造成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支撑了过去几年楼市的持续繁荣期,而现在,房企利润率下降趋势已成现实。

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这么好赚钱了,房地产行业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这正好解释了过去一两年大批房企高管的离职潮:与其被逼走,不如去找新的风口。当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业务的领导确实也不好做了,比如投资,现在北上广深以及南京、杭州等地,一旦出来一块位置还不错的地块,房企真是疯狂争抢。地价卡在房企的喉咙口,不拿高价地,公司无事做,拿了则很容易成为烫手山芋,也就是去年“朋友圈”戏言的“拿地是找死,不拿地是等死”。笔者也曾听闻一开发企业的投资老总,在拿了一个“地王”后,由于老板不甚满意,便自行请辞了。

(二)房企不转型就没出路

各类房企在利润率下降的背景下,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各种转型和多元化业务,如早几年火热地涌入养老地产、海外市场等,但收效甚微。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2015年可以说是房企各项创新最为积极的一年,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自救。

在金融方面,资产证券化开始实践尝试。尽管这一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已十分成熟,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因受金融环境尚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发展步履维艰。直到2015年,鹏华前海万科REITs的面世,才意味着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公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出炉。接着上海、杭州、武汉公积金中心均尝试进行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化,加上世茂集团部署“博时资本-世茂天成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的发行,共同标志着房地产领域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质性尝试,对推动房地产领域资产证券化进程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方面,全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房地产领域主要体现为房企纷纷试水房地产众筹。2015年5月,由中国平安旗下国内最大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平台——平安好房以及万科、绿地、万通等数十家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正式宣告成立。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众多的尝试产品,如乐居众筹的合作建房型众筹、碧桂园-平安的合作建房型众筹、团贷网的“房宝宝”投资理财型众筹、搜房网的“天下贷”营销型众筹等都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但众筹这一模式尚未有明确的操作规范,法律也尚未健全,未来发展之路尚未明朗。

联合办公快速兴起。尽管现阶段联合办公规模还不大,对传统办公的冲击还不明显,但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却是受足了关注,特别是毛大庆、潘石屹等名人的涉猎,更是为这一领域打下了一针兴奋剂。和体验式商业一样,联合办公也是从需求端入手,迎合新一代人群的需求。世茂、绿地等企业明确表示,现阶段尚未有进入这一领域的考虑,但它确实给他们带来很多思考。

未来,房企的传统业务将遭受更大的挑战,创新转型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行业终将步入变革的阵痛期。

三、住房短缺时代已经过去

过去十几年楼市的极度繁荣,主要是补缺长期的住房不足。商品房快速集中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住房市场,有效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数据推算,目前全国累积的存量住房约179亿平方米、2.2亿套。按照当年常住人口家庭来算,户均约1.02套。央行调查统计司的有关研究显示,1991-2012年,我国城镇住宅竣工套数约为1.4亿—1.7亿套,以1990年城镇居民住宅存量为8000万套计,当前我国城镇住宅存量约为2.2亿—2.5亿套。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数为7.12亿,以2011年城市户均人口数为2.87人计算,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数已达到2.48亿户,因此,估算我国城镇户均住房套数约为1套。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为35平方米。可以说,我国住房已经告别短缺,总量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过去多年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人口红利的释放,这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维持多年繁荣的深层原因,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住房需求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20-44岁人群是购房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其预测,从2000-2010年,我国20-44岁人口增长6.3%,达到顶部的5.5亿人左右,之后将开始下降,预测到2020年时,20-44岁的购房适龄人口将较2010年减少9%。从2002年至今,城镇人口的绝对数量增加了2.3亿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增加约10平方米,同比增幅双双逐渐回落,需求开始趋于饱和。

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住房需求的满足,未来刚性需求层面对楼市需求的支撑将明显降低,住房市场终将回归到成熟市场的模式,转向租赁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猜你喜欢

商品房众筹库存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是否缴纳房产税?
众筹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是否征收房产税?
新闻众筹初探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