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在产科积乳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9-14赵忆文赵力群周人凤
赵忆文,赵力群,周人凤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 200135)
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在产科积乳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忆文,赵力群,周人凤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200135)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在产科积乳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产科住院的80例哺乳期单纯积乳症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启用中医护理会诊流程,由中医科资深护士通过中医护理会诊,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六步奶结疏通法排乳;对照组予以产科传统方法芒硝外敷法排乳,比较两组乳房肿胀程度、疼痛VRS评分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乳汁淤积及疼痛等症状减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能有效缓解积乳症。
积乳症;乳房胀痛;中医护理会诊;六步奶结疏通法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8.024
中医适宜技术六步奶结疏通法[1]对产妇产后积乳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已在业界广泛推广。本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科护理组有此技术开展,但在西医病房却少有人知,更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护士来实施此项目。故在医院护理部协调下,拟定中医护理会诊流程,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对40例哺乳期单纯积乳症初产妇实施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并与产科传统芒硝外敷法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沟通能力正常、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哺乳期单纯积乳症初产妇,即产后2~3 d产妇感觉乳胀疼痛,乳房上能摸到界限不清的硬块,有触痛,新生儿吸吮无乳汁排出或排出不畅[2];经乳腺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为乳汁淤积,无脓肿形成;新生儿吸吮能力正常(Apgar评分1 min≥7分)。排除标准:乳房畸形,乳头内陷畸形严重及有其他良、恶性实质肿块;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适合采用六步奶结疏通法的疾病;乳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急性乳腺炎或化脓性感染,超声检查或肿块穿刺显示局部血肿形成;乳房包块表面破溃、周围充血水肿、局部张力较高或局部患有皮肤病、皮肤有明显外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本院妇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实行母婴同室且足月分娩,无其他并发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1.2干预方法
1.2.1观察组产科护士发现产妇发生产后乳汁淤积,启用中医护理会诊模式,报告医生,由医生开出医嘱及会诊单,向中医科取得六步奶结疏通法相应资质的资深护士发出会诊邀请,中医科护士接到会诊后,前往产科,为产妇实施六步奶结疏通法促排乳,并为产妇辨识中医体质。
1.2.2对照组产科护士发现产妇发生产后乳汁淤积,采用本科室传统促排乳法,即为产妇提供芒硝外敷法[3]促排乳。
1.3评价方法干预前、干预后24 h内由经过培训的产科责任护士对产妇的乳房胀痛、乳房肿胀程度及疗效进行评价。
1.3.1乳房胀痛运用Melzack视觉类比评分法(VRS)[4],用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可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分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分数越大,痛感越强。
1.3.2乳房肿胀程度判断[5]乳房肿胀程度分为3度:Ⅰ度触之如嘴唇,为正常或轻度肿胀;Ⅱ度触之如鼻尖,为中度肿胀;Ⅲ度触之如额头,为重度肿胀。
1.3.3疗效判断[6]治疗后24 h乳房肿胀由Ⅱ度或Ⅲ度转为Ⅰ度,即乳房肿胀消失或明显减轻,排乳通畅,乳汁排出量增加,疼痛明显缓解为有效;治疗后24 h乳房肿胀仍为Ⅱ度或Ⅲ度,排乳不畅,疼痛未减轻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或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乳房胀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乳房胀痛VRS评分比较±s)
2.2两组干预前后乳房肿胀程度比较见表3。
表3两组干预前后乳房肿胀程度比较例(%)
2.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见表4。
表4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注:Fisher精确检验,P=0.029
3 讨 论
3.1中医特色融入产科的优势中医特色护理是以整体观念为主要指导、以辨证施护为重要依据,在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为患者提供心身健康的整体护理[7]。六步奶结疏通法是一项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取材容易且副作用小等优点,易于患者接受。本院中医科这项技术非常成熟,但无病例可以施治,西医产科病房常有产妇积乳症,但无此项技术。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妇产科,能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西医护理遥相呼应,这种护理观念值得学习和运用。本研究通过启用中医护理会诊模式,使中医科六步奶结疏通法这项技术得以在产科病房施治,结果显示其治疗有效率高于产科传统芒硝外敷通乳方法(P<0.05)。
3.2中医护理会诊的临床实践随着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护理内涵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逐渐由功能制转为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以往的思维和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当患者发生病情复杂需跨专业解决的护理问题时,护理质量受经验水平的制约,护理效果便得不到最佳保证。护理会诊实施后,进行跨学科的护理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专科护理人才和设备的作用,弥补各科之间专业的局限性,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 赵春英,郑洁,郑一华,等.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积乳症2156例临床观察[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4(4):23-25,394-402.
[2] 杨靓,陈志美,吴小青,等.应用品管圈降低产后乳汁淤积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65-68.
[3] 刘湘萍.芒硝外敷治疗乳汁瘀积的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1):155.
[4] 姜翠玲.通乳散剂辅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48-4550.
[5] 陈小凤,杜秋兰.运用自护理论减轻产后乳房胀痛[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5):36.
[6] Gauthier LR,Young A,Dworkin RH,et al.Validation of 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 in younger and older people with cancer pain[J].The Journal of Pain,2014,15(7):756-770.
[7] 叶琛.以整体观念评价与改进中医特色护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54.
赵忆文(1967-),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2016-03-02
周人凤,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R248
A
1671-9875(2016)08-0785-02
浦东新区中医学科人才项目,编号:PDZYXK-1-2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