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院初期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6-09-14邱定金陈燕红葛明玉

护理与康复 2016年8期
关键词:入院住院护士

邱定金,陈燕红,葛明玉

(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浙江海宁 314408)



入院初期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邱定金,陈燕红,葛明玉

(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浙江海宁314408)

目的分析入院初期跌倒患者跌倒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根据科室上报的跌倒事件报告回顾性分析16例入院1~3 d跌倒患者资料。结果年龄70~79岁、男性及无跌倒史的患者在入院初期更易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随着住院天数增加呈递减趋势。结论患者逞强不服老、性格执拗、高估自身活动能力等心理因素及对健康教育的低依从性,是入院初期患者更易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因此,重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评估,提升患者防范意识,加强入院初期教育力度,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患者;入院初期;跌倒;原因分析;对策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8.019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本院自2008年建立并应用防跌倒管理流程以来,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1]。近年来,有关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文献较多,也有报道通过对新入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估,分析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2],但结合入院初期患者跌倒案例的临床特点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报道鲜见。笔者通过对入院初期跌倒患者临床特点的统计描述,分析并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入院初期患者跌倒防范对策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二级医院入院1~3 d发生跌倒的1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

1.2方法根据科室上报的跌倒事件报告表,回顾性地对16例跌倒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主要医疗诊断、发生跌倒时的住院天数、是否有跌倒史、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服用情况、跌倒时有无陪护、跌倒地点及护士班次等。采用频数、百分比等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入院初期跌倒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2 结  果

跌倒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跌倒患者一般资料(n=16)

3 讨  论

3.1跌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本组16例跌倒患者中,年龄≥70岁15例(占93.75%),其中70~79岁8例(占50%);男性11例(占68.75%),较女性多;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14例(占87.50%),总体文化程度不高;13例(占81.25%)患者既往无跌倒史,仅3例(18.75%)有跌倒史;内科慢性疾病患者12例(占75.00%),占多数;跌倒发生时间在入院第1天的患者最多,共7例(占43.75%),其次是入院第2天跌倒的患者,有6例(占37.50%),入院第3天跌倒的患者有3例(占18.75%),跌倒发生率随着患者住院天数增加呈递减趋势;所属护士班次中后夜班发生例数最高,共8例(占50.00%),其次为白班时间发生5例(占31.25%);跌倒地点为床边及洗手间最高,各7例(各占43.75%);从服药情况看,使用降压、利尿、镇静、降糖类药物者共9例(占56.25%);发生跌倒时无陪护9例(占56.25%)。本组跌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中的高龄、文化程度低、内科慢性基础疾病多、服用影响精神和意识的药物以及发生跌倒的地点、护士班次、有无陪护等方面与以往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但在具体年龄段、性别、有无跌倒史方面有较大差异。

3.2入院初期患者跌倒原因分析

3.2.1年龄因素有文献指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5]。本组入院初期发生跌倒的患者中,仅1例≤59岁,其余患者均70岁以上,其中70~79岁患者占50.00%,80~89岁的患者占18.75%,≥90岁的患者占25.00%。随着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70~79 岁年龄段患者属于相对年轻的老人,不服老的心理使他们对自身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不重视,或过高估计机体活动能力,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宣教警示掉以轻心甚至持否认态度,从而疏于防范,导致其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8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人。

3.2.2性别因素何丽芸等[6]对130例跌倒老年人的调查显示,女性占73.10%,男性占26.90%。本组患者中男性占68.75%、女性占31.25%。本组患者主要疾病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颅脑外伤、骨折等,这些疾病中的大多数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而治疗所需的相关药物副作用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平衡功能下降,且易伴有体质虚弱、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导致跌倒增加。此外,老年男性患前列腺增生者较多,常伴随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一方面新入院患者对陌生环境并未充分适应,匆忙去洗手间增加跌倒概率,另一方面排尿性晕厥等也会增加男性患者跌倒的危险性[7]。

3.2.3既往有无跌倒史国内外研究表明,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再次跌倒[8]。因此,跌倒史作为公认的高危因子之一,已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章梅云等[9]提出,对住院前6个月内有跌倒经历的患者,在住院冶疗期间均按高风险患者给予安全干预措施。但本组患者中既往无跌倒史者占81.25%。分析原因主要为:新入院患者往往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期,机体的认知功能、活动能力减退;多重用药及陌生的医院环境等风险因素相互作用,使跌倒风险较平时成倍增加。而对于无跌倒史的患者而言,一方面,高危因子评分相对较低,可能导致护士低估该患者的跌倒风险而造成干预强度不够;另一方面患者容易盲目自信,或其爱面子及逞强心理导致不愿在床上或床旁使用便器,执意去洗手间等,对预防跌倒措施的执行方面依从性低,从而更易发生跌倒。

3.2.4住院时间表1显示,本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随住院天数增加呈递减趋势。分析原因主要为:入院初期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适应病房陌生的环境,接受大量新信息,同时对于急性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充满着焦虑和担心,此时,患者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的治疗、转归,对护士的安全教育并未引起重视,也有部分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病友,觉得在床上或床边排泄很难为情,导致防跌倒依从性差。随着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或对住院环境也已适应,此时对护士的健康教育内容也有了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接受,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跌倒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

3.3对策

3.3.1将心理因素评估列入跌倒高危因素评估中孙新华等[10]研究显示,老年患者比较固执、不服老,生活上不想麻烦别人,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不重视跌倒防范,这是跌倒的直接因素。因此可以将“性格执拗、不愿麻烦他人”作为高危因素列入评估表中,对新入院的患者通过交谈或询问家属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性格脾气等,及时评估识别危险因素。

3.3.2提升患者防范跌倒意识本组患者中跌倒在床边、洗手间者共占87.50%,大部分因不愿在床上或床边排泄而执意下床或入厕引发跌倒。对此类患者,尤其是70~79岁男性患者及无跌倒史的患者,在做好一般防跌倒知识宣教的同时,重点加强心理干预,在与患者分析讨论其自身危险因素的同时,列举既往发生的跌倒案例,循循善诱,劝导患者不要因一时逞强或想少麻烦家属而“失足成灾”,反而给自己增加痛苦,也给家人增加负担。以此来增强患者的警觉性及防范意识,从而修正危险行为,避免跌倒发生。

3.3.3加强入院初期健康宣教力度针对入院时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大入院初期的宣教频次和力度,除了责任护士实行的口头和书面宣教外,通过护士长夜查房督促夜班护士将防跌倒宣教作为晚间护理的常规内容。同时各班护士巡视病房时也做到时时关照,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反复宣教,避免因陪护人员轮班造成宣教盲点。此外,对高危患者及家属集中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指导[11],以提高防跌倒宣教成效,并鼓励患者之间相互提醒,促使患者认识到防范跌倒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执行防范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有效减低入院初期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1] 邱定金,葛明玉,周巨平.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7):615-616.

[2] 高萌,卢丽华,高洁,等.新入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护理学报,2009,16(4A):32-34.

[3] 张景兰,陈宏,王燕.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57-60.

[4] 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3-326.

[5] 冀艳虎,李丽萍,陈文涛.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22-24.

[6] 何丽芸,黄耀峰,沈芳萍,等.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跌倒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2):1502-1503.

[7] 吴礼嘉,王成,李雯,等.排尿性晕厥的年龄和性别差异[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3):270-272.

[8] 赵丽群,万巧琴.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51-54.

[9] 章梅云,冯志仙,邵凤玲,等.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住院患者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3):203-210.

[10] 孙新华,陶丽萍.住院高危跌倒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2):171-172.

[11] 张烨,徐亚芬."1+3"模式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817-819.

邱定金(1965-),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2016-03-17

R472

A

1671-9875(2016)08-0773-03

猜你喜欢

入院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妈妈住院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作文门诊室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