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2016-09-14孔练光
孔练光
[摘 要]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合作大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的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35-03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时强调,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的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这无疑为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既要面对社会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也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高职教育实践中,就要既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等“硬实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软素质”的提升,既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要求,也为高职学生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 职业精神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教育的差异性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高职学校培养人才任务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方面,体现出了高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但学生的素质教育却受到许多教育的传统模式影响,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从当前企业反馈的情况看,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尚有诸多不足,用工满意度有待提高,不少学生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较弱,缺少团队协作意识等。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存在众多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 学校没有建立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机构
根据调研,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按普通高校的模式,建立以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模式,学生处是学生工作管理的职能部们,具体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由各学院分管书记和辅导员负责。这种模式使学生教育工作的精力更多偏重于校内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事务管理,而忽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在大三學生实习中,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工作更是出现空白。当前,不少职业院校都有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但很多校企合作都是仅在专业上的合作,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工作上的合作则是被忽视的,职业精神教育没有专门机构去统筹、推进,对职业精神教育培养效果没有机构反馈、分析。
2 学校没有整合企业文化资源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普通高校的学生教育没有差异性,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是一个模式。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主题班会教育、纪律教育等方面开展常规性教育,没有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现在存在的问题大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对学生特点的把握,缺乏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职业精神教育,没有充分利用企业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要根据职业院校特点,围绕学生未来就业能力提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 学校没有把职业精神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学校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只考虑专业教育安排,没有在顶层设计中考虑职业精神教育的落实。学校这种安排导致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出现“边缘化”,教师上课只注重教学,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日常行为养成、课堂纪律则不重视,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高职学生毕业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职业素养较差,这就导致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和任职的过程中表现出职业精神差的现象。
二 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主要举措
1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精神教育机构
首先,企业参与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建立校企职业精神教育合作指导委员会。由校、企的主要领导共同参与,成立职业精神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局面。成员由学校学生处、企业的人事部门领导、职业精英以及各专业辅导员等组成。职业精神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分析企业所需人才的道德素质,并且制定一份详细具体的校企合作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校企合作共建职业精神教育的政策以及采取的方式方法、工作原则,负责校企合作的职业精神教育组织工作与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帮助协调与解决校企合作职业精神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职业精神教育工作能够持续有效进行,保证职业精神教育工作可以有落实、有检查、有监督、有反馈。
2 健全校企职业精神教育工作机制
校企合作的职业精神教育要想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有一个可行的体制与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建立一个完整的相互衔接的职业精神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将组织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完善和加强,建立健全与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日常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改革,吸引行业协会的企业家、技术能手、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专业标准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
第二,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下职业精神教育目标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是职业精神教育工作实施落到实处的关键内容。校企合作中的职业精神教育目标管理应着力解决好职责、分工的问题,应当把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目标分别分配到校企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身上,明确校企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组织单位中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的细分职责,使校企双方间的各个部门和各部门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职责,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工作,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新格局,最终实现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总目标。
第三,健全职业精神教育反馈制度。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是校企合作职业精神教育运行过程畅通的基础。校企双方应建立以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和实习生、毕业生主要优秀事迹等为内容的实习生职业精神教育管理档案,职业精神教育管理档案作为校企职业精神教育工作交流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校企应加强沟通,确保双方合作中的信息交互畅通。职业教育专家通过分析和研究反馈回来的信息,就能及时针对职业精神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真正提高校企合作中职业精神教育工作实效性。
3 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职业精神育人平台
在职业精神教育建设中,高职院校可以着重利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企业文化运用于职业精神教育时,注重挖掘和提升企业文化精神为我所用,将其基本特点与企业育人要求结合,实现培养合格的企业所需人才的目标。
第一,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应该将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这两种资源的优势。学校老师应与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根据企业的制度、管理及文化,实施职业精神教育工作,挖掘企业隐形德育资源。如邀请企业精英到学校演讲,以其实践经历对学生产生职业精神教育方面的影响,让他和学弟学妹们谈理想、谈人生、谈道德;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习惯以及端正职业态度,可以根据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行管理;以优良的企业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同时开设职业道德与纪律等方面的课程,依据企业制度规范学生的工作与生活,以便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
第二,模拟企业情景进行学生日常管理,渗透企业文化于职业精神教育中。企业文化体现企业推崇的价值理念,许多企业倡导“5S”管理模式,强调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积极的职业态度、安全生产的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工作效益的提高。所以学校应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据此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一些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方式都可以引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适应职场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真正做到学生与员工这两重身份的互通;教室与车间这两种学习环境的互通;教师与师傅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互通;校长是企业家,但不完全是企业家,以此引导学生适应职场化关系。模拟企业情景来管理学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个人素质。
第三,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将职业道德相关教育常规化。职业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作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施加影响和强化,做到职业道德教育日常化。课堂教育是日常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的文化观念和职业精神为德育内容,以企业典型案例为活教材,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和精神。要建立起严格的作息时间管理机制,并且严格执行所制定的时间管理条例,按时就寝与起床,不迟到不早退,使他们自觉养成科学的自觉的生活习惯,以适应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纪律要求。
4 制订以职业精神教育为主线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建立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增加对职业精神教育的设计。
第二,对主题教育班课和德育理论课进行改革,倡导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改进和创新教学手段,遵循学生主体和因材施教原则,提高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课堂,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内教学期间,职业道德内容要符合企业需求,提高课程的指向性。除了在教室讲授之外,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一些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学校要根据专业和岗位制定标准,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
第三,深入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社团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吸引了广大高职生,社团的教育作用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社团活动是突出职业精神教育最好的载体,学校要加大力度搞好社团活动,指引学生社团健康自主发展,并在活动中渗透形式多样的职业精神教育活动,丰富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加入,通过学生喜爱的自主参与的活动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职业精神教育,促进学生的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学校的社团活动还要与企业相结合,邀请企业共同开展丰富多样、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
5 构建以职业精神教育为核心的素质体系
以培养学生公民、职业人素质、发展人素质为逻辑起点,以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系列化为培养途径,要求素质拓展体系建设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对接。在进行职业精神教育中,把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把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与准员工要求相统一,纳入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如学生宿舍卫生、上课考勤、纪律等纳入素质教育学分体系。把职业精神中的职业态度、職业责任、职业纪律等各要素融入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教育当中,严格班级管理,培养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意识。分年级开展主题的各项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班级进行“做一个高素质的职业人”专题讲座,大二学生举办“吃苦耐劳精神与成功人生”的主题大讨论活动。对大三学生开展“坚守实习岗位,做一名出色的职业人”的教育活动,把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 号).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4]柳国昌.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创新高职校德育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5]林云.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探讨[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01).
[6]刘晓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改善路径选择[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7]刘峰平.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10(3).
[8]丁翠娟,李海龙.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评估—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个案研究为例[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