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9-14左海燕
左海燕
[摘 要]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目的不仅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健身健康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有效、合理地组织和实施,在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走访发现:许多师范类院校目前体育课教学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教学设施匮乏、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思想落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淡薄等。本文就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102-03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渭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检索系统及访问INTERNET网,查看和搜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及各大高校的教学大纲要求,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作为本文研究素材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2) 問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80份,有效问卷950份,问卷有效率97%。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2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师资队伍方面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师职称、学历结构基本合理。为了有效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为了有效实现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对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师资队伍进行建设。首先,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不断积极完善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有效提高体育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水平;最后,学院要积极给体育教师提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有效推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和工作价值观。
2 场地器材方面
通过对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场地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在校学生上体育课的基本需求 ,但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来考虑,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严重匮乏。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课场地设施主要布置在室外的比较多,再加上陕西又是季风气候,遇到刮风下雨,这些课就很难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及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影响了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进度。鉴于此,为了有效实现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作为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加大对师范院校体育场地室内设施的建设,以便最终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 学生认知方面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不言而喻,体育态度调节着学生对体育项目或参与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的效果和效率。通过表3数据可知:地方师范院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上体育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少数学生感觉体育课上不上都无所谓;绝大部分学生对上体育课的体育态度比较积极;有少部分同学对体育课有着消极的态度。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学生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身投入,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它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通过对表4的数据分析可知,地方师范院校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首先,学生对体育课功能的认识比较偏激,最终致使他们失去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其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陈旧、简陋等;最后,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上体育课身心发展的需求。鉴于此,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领导及体育管理者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资金投入,同时体育教师要从理论层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功能的认识,以便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通过表5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地方师范院校男女学生的运动爱好有所区别,男同学多数喜欢对抗性、激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例如:篮球、足球等集体配合型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女同学则喜欢有音乐伴随的健美操,轻松愉悦的自身锻炼,以及移动较少、对抗力较小项目(例如:啦啦操、体育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通过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发现:地方师范院校为公共大学生体育课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新兴的体育项目没有及时地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如:游泳;轮滑;定向越野跑等),因此,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课很难满足目前学生身心发展和今后发展需求,以致形成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对上体育课的消极淡漠状态。
三 应对策略建议
1 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为了有效实现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为了使学校体育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为了真正体现“学校体育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更多的学生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广泛得到提升,首先,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转换体育教学理念,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最终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地体验体育教育教学的乐趣,而且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我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最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 改革体育教学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改革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作,作为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有效落实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学院领导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有效提高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平
根据我国教育体制的实际情况,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在以下方面快速提升:首先,体育教师树立积极的体育教学意识。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师积极主动协调,处理现行教学模式与学生需求、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掌控体育教学改革过程的能力、创新和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的能力、对体育教学设施的灵活运用能力、体育教学的评价和研究探索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最后,要优化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要在每位教师心中树立“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的教育思想理念。
(2)建立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评價机制
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创新性评价体系作保障,同时要建立改革体育教学考核的目标;改变体育教学考核方法;适当增加考核的次数,使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效相结合;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全面、多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机制,以便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改革。
(3)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并重
协调发展体育课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从以教师为核心向以学生为核心转变,还应该强调以课程为中介、教与学互动的原则,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是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价值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应从脑力劳动者的优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民健身计划、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符合教学环境。 ②选用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和拓宽体育基础原则的前提下,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灵活多变,鼓励采用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的方式,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 ③教法与学法的适当创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体育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过渡;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逐步由机械的灌输型教学向多媒体化、社会体育活动等形式相结合的科学性、综合性、互动性体育教学方式过渡,使体育实践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性。
3 体育教学方法向多元化转变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为了有效培养师范院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体育课的教学更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其次,体育教师应注重运用多样化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不断创设宽松的体育课堂氛围;最后,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效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展开,运用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以便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兴趣。
4 加大体育场地器材的投资力度
充足的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学院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地方师范院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需求。但是,为了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体育态度和体育兴趣,为了有效丰富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为了有效改善目前学生上体育课的消极淡漠状态,作为政府和学校领导必须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改善体育教学环境资金投资力度,以便为学生创设优美的体育学习环境,以便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帅.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2]李淑芳.高校共公体育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黄坚.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J].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5]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董王伟.高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3).
[8]岳保柱.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