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专家精彩语录

2016-09-12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智库期刊决策

朱忠华(湖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会长):网络智库平台与纸质刊物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当前人们正在步入全面小康社会,越来越关注健康,关注生活品质;健康中国建设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建议网络智库平台和杂志增加“健康医疗”的智库专栏。

余立国(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要善于把一般性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性工作做成精品。把期刊办出特色、做成精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做成精品需把握好3个关键词,即网络、智库、期刊。这三者各有优势和劣势: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多,但是网络虚假信息多,缺乏信誉;智库是智慧的生产者,有系列优秀产品,但是智库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期刊长期持续经营,有较好的信誉,但是期刊不能自己生产内容,传播较慢。因此需将此三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牢固的“铁三角”。建议从五方面实现融合发展:一是,把期刊定位搞好。《决策与信息》应该定位在智库性的学术期刊,将操作性和理论性相结合。二是,把网站办好。网站栏目设计、专题打造要用心。三是,真正用好公共的网络平台。四是,把专家库建立起来。每个栏目需专栏作家。杂志栏目设计要做好,建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五是,尽心尽力组织好一些活动,如论坛、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和组织调研,将各种方式都利用起来。

王纪娟(武汉市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杂志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可以看出这个杂志是真的想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我认为杂志的生命力在于两个视角:一是领导的视角。在我们的国家,如果领导不重视,杂志很难办好。现在各级领导的信息量很大,为他们服务的决策参谋很多,但是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尤其是面临重大区域性决策的时候,决策者还是觉得切实有用的决策的参考力度不够,这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现在的学术研究和杂志最忌讳的是浮在空中,要多说有用的话。二是群众视角。脚踏实地地深入调研功力要加强,发挥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时的笃实精神,真实反映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群众要求和愿望,为群众办实事。杂志需要聚集这样一批讲有用话的学者,这样杂志就可以成为领导的案头读物。

王胜弘(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目前的办刊方式是并驾齐驱,即两种形式(杂志和内参)、两种业态(纸媒和网络)、两个空间(实体和网络虚拟)、两栖作战。“融媒体、全空间”的发展思路很好,办好杂志任务艰巨。首先,需明确3个W(Who):一是谁来读。《决策与信息》的读者对象应为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有需要的领导和各级党校等,而《决策内参》的读者应高端化、小众化。同时,需关注三种人:有时间看的人、有兴趣看的人和有需要看的人。二是谁来写,内容为王,杂志要有自己的专家群。三是谁来办,要有专业的编辑委员会。其次,还需要通过增强五率,即订阅率、批示率、转载率、转化率、点击率,来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胡 娟(通山县政府县长):《决策与信息》与《决策内参》的话语体系与目标读者不同,难以两全。可突出各自特色,围绕目标读者需求,明确每期主题,通过定向约稿及深度专题研究来保证稿件质量,同时在稿件的挑选上,要选择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章。

佘双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决策与信息》杂志转变为学术刊物的过程已卓见成效,后期发展还需关注学术期刊的评估和认定,找准合适定位, 在新一轮学术期刊洗牌中异军突起。关于建设“《决策与信息》网络智库平台”,“怎样成为领导必须关注的平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在平台的名称、着力点和项目推进上很好地彰显其功能,打通与领导联系的渠道。同时,智库平台需加强与学者的联系,成为其他智库的协作单位。

钟 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杂志要想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首先定位要非常明确,找准优势在哪,才能获得发展。“《决策与信息》网络智库平台”所提出的互动理念非常准确,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紧要问题,交由学者研究,另一方面学者可以通过平台提交研究成果,为领导建言献策,平台开发研究成果采纳与否的反馈渠道,可提高学者的研究积极性;其次,智库必须要有稳定的权威的专家学者供稿,可通过发布核心的有待研究的问题,与专家学者约稿,提高稿件质量。

万清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副校长):智库的指向应是公共政策、公共治理。我们是有政府背景的智库,指向应更加明确,那么我们智库如何定位?智库平台建设需要有强大的支撑后台和运营团队。目前湖北有十大新型智库,建议追踪这十大智库动态,让其成果发布在我们的平台上。此外,期刊学术性不是短期内就能提升的,需长时间积累,所以《决策与信息》要弯道超越,聚焦学术,定位辅助各级政府决策,文章内容需革新,栏目要“动手术”。《决策内参》要打通官方渠道向领导呈送,其容量不是越大越好,一期只需说透一件事情即可。

蔡红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刊物发展和平台建设可谓方向正确,已初见成效且前景广阔,但是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新媒体使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建议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此外,智库平台和杂志需准确定位,聚集队伍,深度研发,打造品牌,形成合力,办成高水平期刊和智库平台。

梁传杰(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学科建设处处长):建议两刊融合,内容统一。《决策内参》的文章应出自《决策与信息》,内参应争取得到更多领导批示;同时,《决策与信息》要努力进入C刊,提高发行量和引用率。此外,由于决策者需要看到与自己关注问题相关的信息,因此建议刊物和智库平台关注教育厅及其他部门关注的重大问题,并积极主动与专家联系,与其约稿,争取及时提供有决策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同时向专家提供决策所需信息,使智库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孟立军(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基地主任):首先,两个刊物应有所侧重。《决策与信息》要朝高水平专业性学术性期刊迈进;《决策内参》则应适度增加内容,提升实用性,呈送给更多的省领导批示。其次,杂志需明确定位,目前论文发表需求量较大,但优质资源有限,能否将《决策与信息》杂志主要定位为“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把政策、民众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同时,建议杂志突出地方性和区域性,研究重点在湖北省范围内。最后,建议发布研究问题的指南,引导杂志和智库研究一些社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肖 德(湖北大学教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要办成高水平期刊,打造专业决策智库,要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媒体?要明确办好刊物和平台的指导思想。二是媒体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各种微媒体、自媒体、独立媒体盛行,大量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要思考海量的信息如何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三是市场空间在哪?目前不仅存在知识供给不足的现象,也存在知识与领导间的渠道尚不畅通的问题,要思考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四是如何处理杂志定位的矛盾?学术杂志与智库中文章的体例不一样,如何体现不同?融合这两种体例,还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思考。

徐方平(湖北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决策与信息》向学术刊物的转变,由传统纸质媒体向网络新媒体的转变,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我对办刊物也略有些感受和领悟,办刊不外乎要做到“三确”:功能定位要准确,目标宗旨要明确,办法措施要正确。《决策与信息》就功能定位而言,它不可能全面学术化,只能加强学术含量。决策者与智库专家应有互动,因而栏目要考虑高层决策;就目标宗旨而言,它的水平要阶梯式提升,凝炼自己的品牌特色,向CSSCI期刊迈进;就办法措施而言,必须“政治家办刊”与“开门办刊”有机融合,编辑部的领导和员工必须走出去,多拜访或采访党政部门领导,以获取高层的决策信息。多参加学术会议,结交权威专家,以获取高质量的论文信息。

胡慧远(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院长):目前,纸质媒体不断萎缩,网络媒体逐渐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让《决策与信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六个途径:一是,汇聚一批专家。找专家解读中央和地方的文件及热点问题,实现互动;二是,选择一些好的案例,扩充决策案例的内容;三是,创新一种形式;四是,找准一个定位,做到专而不杂;五是,刷新一下内容,传播新理念;六是,提高一个层次,与高校结合,与学者建立紧密联系。

刘在洲(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网络平台发展和纸媒发展应考虑先后和侧重。目前,纸媒发展已势弱,纸质期刊发行量将逐步下滑,但不会消失,因为固定市场存在,纸质期刊将以内容致胜。《决策与信息》转学术版也是想靠内容致胜,提供专业、冷静、客观、全面的研究成果是学术期刊的优势。此外,与传统智库不同,新型网络智库不但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而且还应承担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网络智库需要有大数据库支撑。要建设一个与学者、读者黏合性强的平台体系。

王远坤(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杂志好坏涉及评价体系以及办刊的价值理念,办好杂志需在高校、科研院所广泛约稿,亦可发布一些选题,扩大学术影响力,形成办刊“生态系统”。杂志水平上升到C刊,具有好作者是核心,数据很重要,分析研究也很重要。

李洪渠(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院长):“互联网+智库”设想具有前瞻性,要逐步引导用户从关注到喜欢再到依靠。当然,目前仍有一些核心指标需完善:首先,资源要丰富,将网络上的大量可用信息汇集成为数据库;其次,学者要权威,需汇集湖北省知名专家、学者,展示各领域各学者的特长及研究方向,以便决策者在有需要时可立即找到相应领域专家;最后,网络平台要做出特色,通过亮点信息吸引眼球,而且网站访问速度要快,增加访问量。

猜你喜欢

智库期刊决策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期刊审稿进度表
诸葛亮隆中决策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