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心理学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2016-09-12严梅福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

严梅福

[摘 要] 决策一直与人类相伴,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蒙和卡纳曼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决策才成为一门科学。但决策科学迟迟未能从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认知机制的理论深度对直觉决策、隐含偏爱决策、满意决策等非理性决策作出解释和说明。源于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若干主要观点却能当此重任。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先在概念系统、信息和客观规律是主观建构的、心理现象并非客观现实而是“心理现实” 等观点阐明了直觉决策、隐含偏爱决策、满意决策等非理性决策发生和形成的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论原理和心理认知机制,给予决策科学以理论支撑。

[关键词] 后现代心理学;先在概念系统;决策科学;理性决策;直觉决策;隐含偏爱决策

[中图分类号] B84,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8-0033-12

一、 现代决策科学及其在心理学理论支撑上的缺失

(一)现代决策科学的产生

自从动物的心理活动进化到了人类的心理——意识之后,决策就成为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无论是个体、群体和人类社会,都在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决策,决策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碰到的普遍问题。首先,各级各类领导需要决策,决策是他们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不能决策就不能领导[1] 294。领导作为一个组织或群体的领头羊,面临的环境范围极其广泛,而且情况复杂,变化万千,往往需要当机立断,优柔寡断者决不能成为一名好的领导。其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也都需要并且也每天都在决策,高层管理者要决定设置什么样的组织目标,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如何建构最佳的公司总部,设立什么样的研发机构和投放多少研发资金,产品是否需要转型和如何转型,是否并购另外的企业,在哪里建设一个新厂等等;中低层管理者要决定生产日程安排,选择新员工,合理分配薪金的增长,处理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西蒙(H.A.Simon)说:“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再次,并非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决策,非管理层的员工也都需要并且也每天都在决策,他们的决策也同样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为之工作的组织(单位)。比如,是否离开该组织,跳槽到另外一个对他来说发展空间更大、待遇更好的企业,是否向组织提出已经考虑成熟的建议,是否在工作中付出最大努力等等。但是,就决策者的决策动机和目标而言,这些决策都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纯理性决策,尽管这些决策者往往是凭直觉在进行决策。

理性决策有其漫长的哲学渊源。自亚里斯多德时期开始,哲学家就认为人是理性动物,其行为是由理性驱使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疲劳、醉酒和愤怒时,人们的决策和思维才会是非理性的[2] 30。理性的人具有合理的推理能力,能掌握规范化的理智和决策原则。理性决策的人性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 [2] 31。这一假设认为,人类为个人利益所驱使,决策者基于掌握的信息作出全面的权衡,作出最优的抉择。但经济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并不存在的。纯理性决策由于不考虑决策者的个性差异、动机和学习等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不考虑人在客观上存在是有限合理性,以及个人认识上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科学决策。

真正的决策科学发端于“决策行为学”的建立。二战以后,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在关于决策的研究中,开始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纯理性决策的非科学性和不具现实性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质疑,如理性决策的假设中有问题清晰一项,它要求决策者对要决策的问题是清楚而明确的,假定决策者对于决策情境拥有完整全面的信息;有所有选项已知这一项。这是假定决策者可以确定所有的相关标准,并能列出所有可行性方案。更近一步,决策者还能认识到各种备选方案的所有可能结果;有偏好明确这一项,它假定决策标准和备选方案的价值可以量化和排序,以反应出它们的重要性;有偏好稳定这一项,它假定具体的决策标准是恒定的,分配给它们的权重也是稳定的,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没有时间和费用的限制这一项,它假定理性决策者可以获得有关标准和备选方案的丰富信息,因为它假定理性决策者为获取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和经费的限制[3] 135。但这些假设只是一种对理想决策状态的描述,不具现实性。这就迫使探索者们将研究方向转向对真实人的决策行为及其缺陷进行分析,以期提出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各种决策陷阱,使人成为更智慧的决策者。

“决策行为学”的建立标志着决策科学的诞生。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发表了《理性选择的行为模型》(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一文,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首次指出了真实人的有限理性,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该理论对长期盛行的纯理性的传统决策理论形成了巨大冲击。西蒙指出,决策者表现出的是有限理性而非纯理性。这是因为决策者虽然试图理性地行为,但他们会受到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能力方面的限制。同时,时间限制和政治考虑(例如需要考虑取悦于组织中的其他人),也会束缚人按理性行动。这即是说,决策者并不总是依据所占有的信息来决策,信息的有无和信息量的多寡并非是能否决策和决策是否正确的决定性因素。人们的决策并不仅仅是受认知因素——信息的影响,人的兴趣、偏好、性格甚至性别等诸多主观心理因素实际上都参与和制约着决策。

随后,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nil Kahneman)遵循赫伯特·西蒙的有限性理论和启发式思想,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启发式:代表性、可得性以及锚定和调整。卡纳曼发现人类的决策行为常常是非理性和有偏差的,这与传统的决策理论(期望效用函数理论)的预期不符,而且这种偏差是有规律的。他提出的前景理论中的回避损失(Loss Aversion)、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和捐赠效应(Endowment Effect )等三项假设能解释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4] 302。因此,他是由于“把心理学的,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思想,应用到了经济科学中”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endprint

所以,可以说是由于赫伯特·西蒙首次发现决策者不是“理性人”或“理想人”,而是“真实人”的有限理性,发表了《理性选择的行为模型》(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一文,考虑到人的需要、愿望、风险偏好、理解力、有限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决策偏差,和它们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和“满意原则”,才使长期盛行的传统的纯理性决策理论第一次受到了质疑和冲击;同时,也是赫伯特·西蒙和丹尼尔·卡纳曼的工作才使人类的决策理论由传统的纯理性决策理论上升到了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才使决策进入到了科学研究的境地。他们当之无愧地是决策科学的创立者。所以,可以说在此之前,人们虽然一直在进行着决策活动,但是,是有决策,却没有决策科学[5] 188。

(二)现代决策科学在心理学理论支撑上的缺失

其实,在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尚未提出,决策科学尚未产生,人们还普遍崇信着人是理性的,人的一切决策都是理性的时候,直觉决策、隐含偏爱决策等非理性决策类型的存在就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只是没有对之从哲学的认识论和心理学情感具有动力性,即一种行为动机去进行研究和探讨。决策科学的诞生,正是赫伯特·西蒙和丹尼尔·卡纳曼等人进行这种探讨的结果。他们不乏实验经济学和实验心理学支撑的探讨所获得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是巨大的,但他们的发现也只是对人类决策中存在的非理性现象如升级投入倾向、易得性偏向、损失风险厌恶偏向或框架理论等[6] 199进行了描述和归纳而已,并没有阐明这些现象赖以发生的背后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论原理和心理学近期关于情感具有动机功能的原理。即是说他们发现了决策中可能出现的这样一些心理偏向,和这些心理偏向是怎样发生的,但是,没有从原理上阐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些心理偏向。简言之,他们只是说明了是什么,没有说明为什么。比如西蒙在指出人之所以不可能进行最优化(纯理性)决策的时候,只是从人类脑的信息加工能力解释说,是因为人类信息加工的能力使得我们不可能吸收并理解最优化决策所必须的所有信息[2] 31。或者说,是因为对于构思和解决复杂问题来说,人类的大脑容量远远不足以达到完全理性的要求[3] 138。而这一解释又显然与认知神经科学对人脑的研究结果不符。认知神经科学认为我们的大脑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空间,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人脑研究表明,人脑是由无数敏感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所组成的,大约是由14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细胞建立起庞大的神经网络,为人类提供强大的脑功能。人的左右脑之间由一个每秒能够传输数百万信息的胼胝体所连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潜能只开发利用了不到1%。

人脑不仅对信息的处理速度惊人,其信息的储存量也相当可观。据专家估计,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大脑能以每秒钟1000个信息单位的速度进行信息储存,而不会发生信息之间的重叠。我们一生脑中储存的知识,有可能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即5亿册书的容量[7] 38-39。

同样,卡纳曼前景理论的提出和对决策中启发式的揭示,也只是发现了代表性、可得性以及锚定和调整等这样一些影响决策的心理现象的存在,和这样一些决策心理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告诉决策者人人都可能在回避损失、参照依赖和捐赠效应等心理倾向的作用下进行决策,却并没有阐明为什么人在决策中会产生这类心理现象或心理倾向,更遑论指导决策者如何从认识论和情感的动机功能上防止和避免这类心理现象或心理倾向对决策的制约和影响。不过,这也将促使当代决策科学研究者去探讨决策心理更深入一层的奥秘。

总之,有限决策理论的提出和决策科学的产生,开先河地证明了人并不是完全依据客观环境和被决策的事物所提供的信息理性地进行决策的,人的众多主观心理因素也参与甚至左右着决策。这一发现在人类决策科学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必然会推动人们在此基础上去进一步探讨这些心理现象或心理倾向背后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论原理和心理学情感的动机功能在决策中的作用。从而使人避免落入“决策陷阱”[4] 302,使决策科学进一步提升层次,由现在的“决策行为学”上升到“决策认知行为学”。

笔者发现,正当基础科学踟躇在怎样提升层次的大门口的时候,近半个世纪来出现在西方的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却有助于揭示和阐明非理性决策中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决策可以是非理性的?为什么很多企业的“高管”都亲睐直觉决策?为什么直觉决策者在信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能迅速作出决策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决策者决策时,虽然一方面在努力收集信息,并且也占有了足够的信息,但仍然按照自己潜在的愿望决策(隐含偏好决策)?

二、后现代心理学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后现代思潮和后现代心理学

1. 后现代思潮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由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思潮。这一思潮是社会进入开放世界,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文化多元化,关注人作为知识主体功能驱动下产生的对人类认识观念的认识。是对长期主导西方社会思想观念的现代思潮的反思。

与现代思潮相对应的是现代主义,又叫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19世纪30-40年代由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现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以孔德及其后继者的实证主义和新实证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孔德认为,科学的具体任务有三项:一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求和扩大感性材料;二是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找到不变的相似关系和前后关系;三是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将这些关系简化为最小关系。孔德强调,一切知识都必须以被观察的事实为出发点[8] 33。

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思潮的反思首先就是对其哲学基础——实证主义的反思。后现代思潮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现代主流的科学人生观的怀疑,特别是对长期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和原则的一种批判,更是对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主义的否定。从认识论方面看,后现代思潮大多强调认识主体内在概念系统的先在作用[9] 4,对现代主义关于知识的合法性,以及对理论证明方法及结果的普遍使用性和价值持怀疑态度。后现代思潮把人的人生观和科学观始终融于一定的文化圈内来考察,关注文化和语言的解构等问题,因而对现代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多有诘难。endprint

首先,后现代思潮学者并不像现代实证论学者那样只强调现实独立于观察者,并把客观现实与认识主体的意向活动完全割裂开来。也就是说,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超越认识主体的“先在概念系统”,观察和实验者所得到的信息资料,都必然会与认识主体的先在概念系统相融合,受到先在概念系统的加工或改造,因而,任何观察与实验所得到的知识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现代主义的所谓完全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真理并不等于就是客观的。由于后现代主义认为来自被观察对象的信息和知识是经由认识主体的先在概念系统加工或改造的信息和知识,因而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客观对象,所以,客观对象的有无或存在与否都是不可知的,真理是不可认识或不存在的。

其次,由于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摆脱作为原因性的主体先在概念的“污染”,因此,任何知识理论的发现与证实都不可能由某种所谓唯一的领域和方法能确保其科学真理的“普遍使用性”。

再次,后现代学者主张科学方法的多元化和理论的多元化,认为所谓科学认识的真理都是相对认识主体和特定文化境况而言的,因为观察者和实验者都是毫无例外地生活于特定文化领域中的具有一定“文化成见”的主体。

总之,后现代思潮是对人作为主体的认知功能等因素驱动下所产生的人类认识观念的再反思。应该说具有变革时代的新鲜意义。

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核心是:反叛理性的独断和科学的霸权,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文化和科学主义,在这里可以将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主要特征概括为:

(1)后现代思潮不像实证论者那样,强调现实独立于观察,而是承认内心概念系统的先在性。如果说现代实证论者信奉的是客观反映论的话,那么,后现代思潮信奉的则是主观反映论。

(2)世界的本来面目或真理并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10] 15。也就是说,人的认识永远无法摆脱主观性,人开始认识客观世界之前已经有预设的种种框框在头脑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认识倒是这种框框对客观的割舍,认识的结果是主观的建构,而非客观反映。因此,对人来说,“真理”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人对真理的创造[10] 130。由于人的创造是多元的,所以“真理”也是多元的。

(3)知识并非客观规律的表征,而是对客观规律的主观建构。这种建构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的含义是人们在一定社会背景中相互交往时约定的,所以知识是带有社会性的语言现象。即使是社会一致公认的知识,也是人们用语言达成的、共同建构的。社会的变化会导致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化会导致建构的变化,从而使知识也随之变化。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客观知识”,只有可变的语言现象。

(4)事物的发展轨迹是不确定的,很难预测的。由于真理的多样性,知识的可变性,因而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本身也是多元的,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有一种肯定的、能够预测的知识。

2.源于后现代思潮的后现代心理学的结论性观点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产生后,对心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现代心理学(又称为科学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进行反思、解构和重构,出现了许多不同理论新体系,但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有着如下共同的结论性观点:

(1)心理学知识是一种社会建构。既然科学知识不是对客观规律的表征,那么,心理学的知识也不例外,它不是人们对心理现象的客观描叙,而是人们共同努力完成的社会建构,它不是由逻辑和理性决定的,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实验室。心理规律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创造的,它是多元的、相对的、可变和不确定的。因此,我们认识到的心理学知识并不是客观的真理,而是主观的建构。

(2)心理现象并非客观现实(reality)而是“心理现实”。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对心理现象的“现实性”(realizability)的看法不同。现代心理学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出发,认为被我们感知或认识的“现实”和“现象”是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着的;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以被观察的事实为出发点,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强调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我们所有来自于观察和实验经验的知识是源自于并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现实”,而且只能来自于“现实”。因此,现代心理学崇尚客观的事实真相,相信事实就是真相,因为它们能够加以观察及进行系统化的探讨,不会因为观察的人或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

而后现代心理学则强调“现实”的建构性,认为人们是生活在自己建构的信仰、观念、习俗、道德、法律和衣食住行等“心理现实”之中。这种“心理现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的结果,并通过社会互动发展变化。故而,后现代心理学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使用的观察历程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

(3)人的认知具有先在性。任何人,那怕是初生的婴儿,他的头脑都不是一块白板,都先在地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先在的概念系统,这是一种作为原因性的实在的内心意识的先在性,它实际上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认知图式,是人看待世界的(人、事件、环境)重要信念,是人们评价事件、赋予经验事实以特殊意义,以及主宰人们处理事情方式的基础,是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

先在的概念系统(认知图式)的存在,使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它一致的信息和经验,忽略和排斥与它无关的、不一致的信息和经验;让人们依据它去理解现实,作出判断和预测事件的后果。这样,这种先在的概念系统(认知图式)就必然要“污染”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使客观现实与认识主体的意象活动不能完全割裂,无法独立于认识主体,因此,由于这种人类认识上的先在性,所以任何人和理论所声称的客观现实,就都是经过了认识主体改造加工的甚至是重新塑造的“客观现实”。

实际上这只是主观的“心理现实”。

(4)信息和知识的主客观统一性。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直接可观察到的东西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观察者和实验者所直接获得的“经验事实”,而这种“经验事实”本身也还有一个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因此,它不可能完全脱离观察者和实验者的道德、政治和文化利益。endprint

后现代心理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情况对个体的“通知”,客观事物是信息源,而对人们起作用的则是信息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因此,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对意义,特别是对他人的行为和语言意义信息作用的认知和理解,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

而语言意义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理解,显然只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符号”作为一种物理性刺激物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它的象征意义则不能直接观察得到,需要加以“理解”和“解释”。 “理解”和“解释”的含义是指解释者重新体验的过程,包括重建创造者所传达的意义和重建创造者所蕴含的深层的潜意识活动的心理意义(可能创造者本人也不一定自觉意识到)。比如一个男青年送给他的初恋女朋友一份礼物,女朋友说“不要”。显然,“不要”这个语词作为听觉的物理性刺激,是被直接感觉到的,但它所传达的信息意义究竟是什么,则是需要“理解”和“解释”的,可能是嫌太贵;可能是不好意思;可能内心想要口里却推斥等等。在这里,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也就是说,被解释的东西在本源上也是主观的、心理的,而不是客观的、物质的,这即是说,信息一旦被“理解”和“解释”,就具有了主观性[9] 4-5。

但基于实证主义的现代心理学,重视的只是客观行为和直观语言,而忽视了行为和语言的主观目的和意义。甚至把二者看作是同一的东西,认为“客观即主观”“主观即客观”,实际上是混淆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从后现代心理学来看,“理解”和“解释”当然包含有解释者和解释者的主观意向(即解释者先在的内在概念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解释就必然是主观的。解释本身往往包含着真实的可能性,因而,一种好的解释正体现着主观和客观辩证的统一。

(5)心理现象是通过话语建构的。话语是社会互动中使用的概念,人们要相互交流就必须使用这些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是先于个人存在的,而且我们的所有心理活动一开始就在它们的控制之下,所以,话语并不是我们用来表达心理活动的语言工具,而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创造者。当话语改变时,心理活动也就随之改变。

后现代主义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伴随着使用的观察历程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

(二)后现代心理学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后现代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与现代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相抗衡的观点,其中一些观点从哲学的认识论和心理学认知过程去阐明直觉决策、隐含偏爱决策等非理性决策类型发生的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论原理和心理认知机制,因而可以作为决策科学研究和践行的理论支撑。

1.“先在概念系统”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在决策由传统的纯理性决策进到有限理性决策(满意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们就已经发现了隐含偏好决策和直觉决策这样一些与纯理性决策理论相悖的决策行为,发现了决策者居然可以省略大量的收集信息以供决策的时间,可以快速地作出决策的直觉决策,发现了很多决策者居然可以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于不顾,不自觉地放弃按纯理性决策应当选择的方案,选择符合头脑中隐含的偏好所指向的方案等这样一些难以为纯理性决策理论解释的奇特的非理性决策现象。其实,心理学也一直在为探明这类决策现象发生的原因而努力。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赫伯特·西蒙从人类的大脑容量有限和人类信息加工的能力不足解释了这类奇特的非理性决策现象,提出了满意决策(非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里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隐喻是即使信息有限,人们也可以在自己满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决策。

本世纪初,丹尼尔·卡纳曼又进一步从决策者决策过程中固有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对上述隐含偏好决策和直觉决策这样一些与纯理性决策理论相悖的决策行为作出了解释,同样,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过,无论是赫伯特·西蒙或是丹尼尔·卡纳曼的解释都没有说明人为什么会在安于满意状态下进行决策;为什么人在决策中会出现代表性、可得性以及锚定和调整、回避损失、参照依赖、捐赠效应等导致非理性决策的各种固有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问题,更没有阐明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哲学认识论道理和心理认知机制原理。

但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先在概念系统”有助于从哲学的认识论上来阐明这个问题。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传统的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来进行推理、判断而作出决策的,是信息的多寡和准确与否决定着决策的正确与失误。后现代心理学的“先在概念系统”则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决策者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并不能直接和真实地到达他的头脑,都必须经过“先在概念系统”的选择、加工和改造甚至重新塑造。

鉴于先在的概念系统(认知图式)能驱使决策者倾向于选择与它一致的信息和经验,忽略和排斥与它无关的、不一致的信息和经验。所以,预存在决策者头脑中的“先在概念系统”就会拒绝或者选中哪些符合和不符合自己系统特征的信息,就会按系统特征重新塑造选中的信息。必要时甚至可以放弃所有已经获得的外来信息,径直按照头脑中的“先在概念系统”进行决策。像“隐含偏好决策”之类的决策就是这样作出的。

2.“信息和客观规律是主观建构”的观点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所谓科学决策就是建立在某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决策,就是决策者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被决策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备选方案,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评估各种备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的过程。这种观点已经深深地根植在所有决策者的头脑之中。所以,纯理性决策假设的第一条就是假定决策者对于决策情境拥有完整全面的信息;继而,依据信息去判断和发现被决策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然后,按照客观发展规律去评估和选择方案。然而,决策实践中出现的非理性决策、满意决策、隐含偏好决策、直觉决策等又都无情地动摇了这种传统的决策观。但又难以依据这些反传统决策方式的存在从理论上论证传统决策观的偏颇,从而推动决策科学的发展。这种境况的造成,无疑是因为无法阐明这些反传统决策方式产生的认识论和心理的深层原因所至。endprint

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和它的反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诸多理论观点的提出,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助力。这是因为后现代心理学对信息和规律以及它们在决策中的作用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信息并不是人们对决策对象的客观描述,规律也不是对规律的客观表征,都只是一种社会建构[11] 592,它不是由逻辑和理性决定的,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实践,而不是实证主义的观察和科学主义实验。因此,规律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创造的,它是多元的、相对的、可变和不确定的,客观的信息、知识和在人们心目中象征着“真理”的恒久不变的铁的客观规律都是不存在的。有鉴于此,我们是无法依据客观的信息、知识和规律去评估和选择方案的。

后现代心理学不否认被决策事物是信息源,但认为对决策者决策思维起作用的则是信息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决策者并不能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信息意义”,因为“信息意义”是决策者在对信息理解和解释这样的主观心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而“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决策者重新体验的过程,是他改造和重建客观信息所应传达的意义过程。

由于决策者的“先在概念系统”千差万别,同一个信息,可以被不同的决策者理解和解释成不同意义。所以,在后现代心理学看来,决策者赖以决策的信息和规律都是决策者发明和创造的;都是主观的,至少是主客观统一的。这就使我们有理由认为,类似于隐含偏好决策、直觉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满意决策)这样一些非理性决策之所以可以不去大量收集信息以供决策,或者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于不顾,不自觉地放弃按纯理性决策应当选择的方案而去选择符合头脑中隐含的偏好所指向的方案,是因为他们对信息和规律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并从“理解”和“解释”中获得了自己的“信息意义”。

3. 心理现象并非客观现实(reality)而是“心理现实”的观点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

后现代心理学所持的“心理现象并非客观现实(reality)而是‘心理现实”的观点告诉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被选中的方案并非是一个客观现实的方案,而是一个心理方案,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备选方案构建和形成的过程。表面看起来,决策好像是在从客观现实存在着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其实是在选择早已预定好了的“心理方案”。决策是决策者在心理世界里进行的,并非他们在客观现实世界里操作。接受了后现代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就不难明白直觉决策、隐含偏好决策这样一些与纯理性决策理论相悖的决策行为是怎样发生的。例如隐含偏好决策是这样影响一位高中毕业生选择他想进入的大学的。初始,他发现某一所大学从直观上看似乎很适合于他,对此,他自己都可能没有明确认识到。他查阅了大量学校简介,最终削减为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显然是他隐含偏爱的学校。然后,他开始注意决策中的相关因素:哪所学校名气更高?哪所学校生活条件更好?哪所学校校园更有吸引力?对这些标准的评价都是主观判断。他的评价当然不会是公正无偏,而是使判断失真以便和直觉偏爱的学校保持一致,由于他歪曲了自己的评估,所以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结果,即他初始看上的学校。

这一案例揭示,隐含偏好决策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初始,决策者隐含地选择了一个偏爱方案。但决策者并不因此而结束搜索工作,因为决策者常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一个隐含偏好方案,所以还会继续确定其他备选方案,只不过其余过程实际上都带有偏见色彩。然后,在评估中将备选方案减少为两个——隐含性的候选方案和证实性的候选方案。即使隐含性的候选方案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决策者也会努力获得另一个可接受的方案作为证实性的候选方案,以使自己有东西可以比较。此时,决策者建立了决策标准和权重,为了确保偏爱选择的成功,在标准和权重的选择中出现了很多知觉和解释的失真。评估过程最终明确表明隐含性的候选方案比证实性的候选方案更为优越。

后现代心理学对决策科学的理论支撑当然不止这些,但上述三方面的理论支撑无疑又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郑晓明.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陈国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张 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程方正.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郭永玉,王 伟.心理学导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高峰强.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李 铮.后现代思潮与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0]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1]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肖偲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