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庐山草堂记》看邓石如对“二李”篆法的继承与发展
2016-09-12■宁凯
■宁 凯
从 《庐山草堂记》看邓石如对“二李”篆法的继承与发展
■宁凯
一、关于 《庐山草堂记》
《庐山草堂记》又称 《白氏草堂记》,此文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草堂所撰,文载 《白氏草堂集》,是邓石如于嘉庆甲子即六十二岁在扬州所作,书赠阳湖 (常州)左辅 (仲甫)先生。[4]其款识为:嘉庆甲子蒲节后一日书奉仲甫先生教书,完白山民邓石如。左辅[5](1751-1833),江苏武进人,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莊,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历知安徽南陵、霍丘等县,时称循吏。道光间官至湖南巡抚,清常州词派名家,著有 《念宛斋集》。与邓石如相识是在歙县为官,而在任怀宁知县时,与邓石如感情愈加深厚。邓石如为左辅书斋所书《念宛斋》,左辅的 《白麟邓氏宗谱序》亦是此时所书。同年五月初六 (即蒲节后一日)邓石如为左辅作 《篆书石澗记》,由此可见邓石如与左辅关系之密切。而左辅对邓石如独辟蹊径的书法以及不拘一格的气度十分钦佩,经常请入家中谈书论艺。与左辅等人的密切交往促进了邓石如对艺术的追求,而这些名流雅士也正为他自身独特放荡任意的山林气所吸引。其书品也正如其人品一般不拘一格,独具特色。
《庐山草堂记》是邓石如晚年的代表作品,风格渐趋奔放,古意盎然,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藏锋起笔,起笔处圆浑厚重;收笔处似 “二李”笔画边缘的圆润,又有 《天发神谶碑》笔画边缘的方整,珠圆玉润,凝重含蓄;用笔 “五指齐力,笔锋自正,豪端着纸,如锥画沙,[6]”老辣苍劲,橫画上拱,竖画向背,充分体现出其线条的张力;“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7],则概括出其结字方法。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即指结构和布局种种虚实对比,和谐搭配,不可因疏而疏,因密就密,充分利用疏密,密不相犯,疏而不离。计白当黑即兼顾笔画的黑与块面的白,相辅相成,渐臻佳境。
二、关于邓石如对 “二李”篆法的发展
(一)缘起
清初,文人学者们为了逃避政治与现实走向学术事业的道路,为了考经证史,竭力收集金石碑额,遂考据之风盛行。金石学、文字学、考古学等领域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一时期,朴学 (又称考据学)迅速发展普及,而古代金石碑版文字作为朴学的重要资料来源和依据迅速发展。这对书法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书法风气和书学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8]书学研究中,金石学与文字学的发展相互作用为书法艺术产生强大推动力,影响了一大批书法家加入搜访研究碑刻的行列中,为书法创作提供有力支持。而邓石如篆法的发展正是在这种风气背景下展开的。
袭清初风气,习篆之风盛行。这一时期以 “二李”为主要师法对象,可参考研究的篆书大多讲求法度严谨、笔画平勻,承继光洁勻整、规范严谨的 “玉箸篆”风格。文人学者们在研究金石文字的同时,广泛吸取金石学研究成果,推动了篆书的研究与创作,一大批书家加入了研究篆书的行列,使篆书呈现多样化的风格。
邓石如的游历访碑推动了他对篆法的变革,23岁到安徽宁国,江南九江等地,30岁始游京师及各行省,38岁是邓石如书艺的重要转折点。是年,梁巘推荐至江宁梅鏐家,梅家金石拓片善本应有尽有,面对这些名碑名帖,邓石如各摹百本,着实下了一番苦工梅家所藏 《石鼓文》、李斯 《峄山碑》《泰山刻石》、汉 《开母云阙》《敦煌太守碑》、苏建 《国山》及皇象 《天发神谶碑》、李阳冰 《城隍庙碑》《三坟记》每种临摹各百本。又苦篆体不备,手写 《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9]之后于安徽寿州、江苏扬州、镇江、南京、盐城、杭州、苏州、常州、山东开山、泰山、德州、济南、济宁、京师等地多次往返。登匡庐绝顶,旋游黄山,踏遍三十六峰;慕西湖之胜,湖山佳处,纵游殆遍;北游燕赵、盤山、西山,谒昌平十三陵;登大別山、黄鹤楼;登衡山,访峋嵝碑;泛洞庭,游九嶷,登岳阳楼……凡所经之处必搜求金石,从各种残碑断谒的金石文字中寻其天趣,融合于书法之中,陶醉于祖国大好河川之中,纵情而书。游与书密不可分,游历为篆法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素材,而笔墨则凝聚着他所览之境,所抒之情。
(二)过程
邓石如篆书以秦篆为体,二李为宗,在其基础上审其弊病,取其精华。篆体自秦以来,规范严谨、整齐划一,为秦国标准正体的标准字,避免不了会有所呆板刻意。而李阳冰篆书线条干净利落、光洁清瘦,邓石如在二李的基础上,取法秦汉金石文字,用笔上加强提按顿挫,增加了书写性,使其篆书流畅生动,浑厚朴茂。
邓石如以汉隶为用,旁搜三代钟鼎及秦汉瓦当碑额,以纵其势,博其趣。学汉分,临 《史晨前后碑》《华山碑》《白石神君》《张迁》《潘校官》《孔羡》《受禅》《大飨》各五十本。其摹秦相唐监書,复有一日千里之效。[10]取法汉碑,将汉碑的沉厚朴茂、婉转飘动融入篆法之中,改变了篆书转折处的圆转,方圆并用;字形方面,将字的重心上移,下方舒展,一改前人篆书烧豪取貌,光洁拘谨,将书写性融入其中,隶笔为篆,从其作品中无不感受到汉碑的朴茂与雄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邓石如书法风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对书写工具的变革——生宣羊毫作书。自明代董其昌倡导羊毫作书,至清代蔚然成风盛行于乾隆、嘉庆年间。羊毫柔而无锋,易使书体柔若无骨,长锋羊毫锋长豪软,故弹性较差,不易驾驭。[11]一些书家往往长颖蘸墨,俟枯后剪齐笔端,然后书写,以求勻整光洁。邓石如专用长锋羊毫,不加剪截,熟练地掌握了长锋羊毫的性能,充分发挥了其濡墨快、含墨足,因笔成势之优势。生宣有吸水性强的特性而羊毫含墨多、出水慢,长锋羊毫能够充分发挥生宣的优越性,纵笔直书,一气呵成。故其笔法凝重拙厚,丰富多变,线条枯中带润,厚重雄浑。
三、 《庐山草堂记》中对二李的继承与发展
(一)用笔
李斯 《峄山碑》玉筋笔法,雄强厚劲,线条圆润,瘦劲有力。李阳冰篆书玉箸篆法,规合矩应,整齐划一,笔笔中锋,笔法雄健。以 “不”字为例,通过对比发现,李斯篆书 (图1-1选自 《峄山碑》)用笔勻称,苍劲有力;李阳冰 (图1-2选自 《城隍庙碑》)强化曲线,气势内敛,增强了线条的张力。二者笔笔中锋,以圆笔为主,强调其筋骨,乏其血肉。邓石如长锋羊毫生宣作篆,弥补了这一不足,从 “不”字 (图1-3选自 《庐山草堂记》)可看出,在二李的基础上,赋予其篆书苍茫厚劲的血肉,突破了二者用笔单一的不足,用笔加强了提按顿挫,极富力量感。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将汉碑额用笔加入篆法,加强了方圆变化。邓石如 “不”字 (图1-3选自 《庐山草堂记》) “口”处及 “时”字 (图2-2选自 《庐山草堂记》)多处做方折处理,可看出其方势。对比可见,接笔处 “二李”大多笔尖相接,了无痕迹,一气贯之。邓石如大多笔內相接,雄厚古朴。在收笔处 “二李”均表现为规矩的圆笔,而观察邓石如收笔处似有侧锋,如 “不”字 (图1-3选自 《庐山草堂记》)及 “有”字(图3-3选自 《庐山草堂记》)最后一笔。“二李”篆书注意中锋用笔,邓石如却灵活运用,讲求提按顿挫变化。线条具有节奏感,有明显的书写性。
图1-1
图1-2
图1-3
(二)结体
以 “多”字为例,对比发现,李斯篆书大致呈方形稍长,结体以中部为核心,均衡对称,整体较为均勻,十分严谨规矩;李阳冰篆书字形结构保留了李斯结体的对称,打破了李斯篆书的均衡,较为修长瘦劲,布白勻称,圆势明显,字的重心明显下移,转折处多圆转;邓石如篆书则均打破了李斯篆书原有的对称与均衡,以 “时”字为例,邓石如 “时”字 (图2-2选自 《庐山草堂记》)注意穿插避让,讲究疏密布白,开合有度,自称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生”,在继承李斯 (图2-1选自 《峄山碑》)的基础上重心上移,下方竖线向下舒展,结体上部紧凑,下部疏朗。以 “多”字 (图2-4选自 《庐山草堂记》)为例,结体上紧下松,重心上移,在继承李阳冰 (图2-3选自 《城隍庙碑》)的基础上结字中心上移,下方舒展。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三)使转
篆书使转之处即为笔画转折呼应之处,
“有”字中,李斯小篆 (图3-2选自 《峄山碑》)使转弧度并不大,笔势开拓,气息勻散;李阳冰 (图3-1选自 《城隍庙碑》)小篆的使转弧度最大,笔势內敛,气息相对聚拢;邓石如小篆 (图3-3选自 《庐山草堂记》)使转处则兼取二者,不过分内敛也不过分开拓,取其中。使转处不难发现有隶书的笔意,方圆兼用,变圆为折,取二者之优,体现出呼应勻称之美。
图3-1
图3-2
图3-3
结语
邓石如对二李篆法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融会贯通,独辟蹊径打破了秦汉以来篆书单一的面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影响下,其追随者纷纷创立具有自己风格特征的笔法与风格,其创造性在书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1]《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邓石如书法评传》穆孝天 荣宝斋出版1995.6第一版
[2]《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8页
[3]《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 第60页
[4]《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荣宝斋出版1995.6第一版 第250页
[5]《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 张伪之 沈起炜 刘德重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12第一版;《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荣宝斋出版1995.6第一版 第12页
[6]《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论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的庶民性》李刚田荣宝斋出版1995.6第一版 第7页
[7]《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邓石如书法评传》穆孝天 荣宝斋出版1995.6第一版 第18页
[8]《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刘恒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第一版 第149页
[9][10]包世臣 《艺舟双楫——邓石如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0第一版 第201页
[11]华人德 《论长锋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