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一新生间同学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6-09-10田超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团体入学新生

【摘要】高一新生刚一入学,由于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也因此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一些懒散、自私、不合群儿的倾向就会出现。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总是回忆以前初中的“美好生活”,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不适应,甚至出现抵制情绪,对整个新的集体比较冷漠,不关心,尤其是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之间同学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同学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有些学生心理承受力小,考虑问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例如有些本来很小的事,却闹得不可开交。同时,又时常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后悔,但又顾及所谓的自尊而没有及时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最终成为死结。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及时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态,都了解他们的心声,发现学生交往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来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矛盾摩擦

这些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矛盾摩擦”,大多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但有时我们认为的“小事”,往往就是学生的“大事”,所以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当学生发生一些矛盾的时候,有些学生会主动“求救”于教师,往往这个时候来“求救”的学生多认为自己是“有理”的一方,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支持,希望教师可以“主持公道”,但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他们对老师还不太了解,往往会采取“试探”的手法,未必会直接袒露心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当有同学“反映一些情况”的时候,决不能敷衍了事,这也许是你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开始。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公平公正”,别忘了“学生心里也有一杆秤”。合理处理这些小的矛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尽快摆脱身上的“包袱”,投入到学习中去,也有利于教师建立和谐的班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二、过度依赖

有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到了高中以后,仍然感觉自己的“渺小”,在不知所措中寻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实际上也是寻找一根“救命的稻草”。新生刚入学时,在情感上大都是孤单的,但这种主观感受实际上与他们的年龄段不相称,所以他们很快地就会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但他们之间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往往在一些周记里看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但有时我也觉得她太过于依赖我了,有很多事情都要我陪着去做,她甚至很多事情不会,要我替她完成,有时我会感觉厌烦,朋友就是这样吗?”“我和×××是好朋友,但最近有点让我受不了,她太霸道了,只能让我和她好,我一旦与其他的朋友一起吃饭,一起走路,她就会大发雷霆,似乎我成了她的私人用品。”虽然这类型的朋友关系会有矛盾发生,但如果得到很好的处理,往往矛盾的双方会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何处理这些矛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难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支持,但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班主任应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摆脱心理上的“依赖心理”。

三、“小团体”

“小团体”在高一新生中是最容易形成的。一种类型:原来同一班级,或同一学校毕业的学生,常喜欢拉关系,容易凑在一起。另一类型:同一宿舍同学,或者座位周围的同学也容易形成“小团体”。如果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留心观察,往往这种现象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因为这些小的集体,凑在一起多是所谓的“情投意合”,表现多是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更有甚者排斥其他同学,扰乱班级秩序,对于整个班级的团结非常不利。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拆散,单独谈话,作好思想工作。另外可以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例如:“知识竞赛”“辩论比赛”等等。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有意将平时不太接触的同学编为一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同学在相互配合中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加强他们的交流,也可以使他们在为同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去肯定他人。

四“超常交往”

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最不愿处理的但又不能忽视的恐怕就是这一关系了。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刚入学的高一生来说,他们对这种“懵懂之情”把握不清,也许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自己的这种交往处在什么层面上,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斟酌,不要妄下论断,反而使自己也跟着陷入“困地”。对于这种关系,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要过分强调男女生交往“该如何如何”“不该如何如何”,教师应充当倾听者。“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那么,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倾向更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地位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的方式。引导得好,学生的心门会被轻易打开;引导得不好,他们会守口如瓶。这一点是很难的,一个教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是不是得到学生的信任。不要让学生总认为男女同学的交往有多么的神秘,坦诚相待,真正唤醒友谊的花朵。

总之,新入学的高一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同学交往的时候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好“辅导”“引导”工作,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作者简介:田超,男,1980年生,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小团体入学新生
引领班级小团体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