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校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

2016-09-10张琦芸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技校现状分析德育教育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德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及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我国技校教育体系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我们要将技校语文德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加强德育教学,提升每一位技校学生的德育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在分析了当前技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技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究,旨在培养懂知识、明事理、高素质的现代化技校人才。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技校学生的特殊性

总体说来,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学生群体主要来源于初中阶段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问题也往往较多,很多技校学生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失偏颇。

此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部分技校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的技校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网恋成瘾,有的学生患上了网络综合症,一旦离开网络便茫然不知所措,这些都严重扰乱了技校学生的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当前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技校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是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多数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语文基础薄弱,甚至连最基础的汉字书写、课文朗读都出现问题,这给技校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带来障碍;二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技校语文教师很多时候都是在唱“独角戏”,常常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解课文内容,不少学生或看小说,或玩手机,或听音乐,或睡觉,或聊天等等,最终会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三是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化,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始终无法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四是技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氛围,很多技校和学生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对语文等基础学科缺乏重视。

二、技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作为技校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技校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德育教育贯穿语文教学始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技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反复诵读语文课文,感悟作者的德育情怀

通常说来,每篇文章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是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常常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尤其是被编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往往其中蕴含着作者的德育情怀。为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感悟、品位作者的思想及情感,进而净化和升华自己的德育情怀。比如,通过反复诵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以通过诵读作者周国平那种对于灵魂生活的追求,让学生进而体会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以及追求高尚灵魂的生活态度等更加深层次的德育情怀。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不仅要求学生反诉诵读与体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书阅人,从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不定期组织读书会,让学生自由交流读书心得,如此,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学生们才能更好地感悟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丰富德育教学的形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多媒体、投影、幻灯等电教设备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技校语文教学的形式,技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电教设备,营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课堂环境,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时,文中用简单地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对话、质朴的人物性格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日本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这样直观的教学与讲解,大大触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敏感神经,学生们都在母子三人身上以及面馆夫妇身上深刻的体会到了善良、勇敢、奋发和友爱的人性美。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德育生活化

德育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应实实在在体现在生活中,因此,技校语文德育教育应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德育、深化德育,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德育生活化。

增强德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还要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因此,我经常通过开展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健康高尚的道德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加强德育教育教学,首先要不断提高我们教师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为了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我会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个星期至少做一次好事,在班会课上做汇报,说出自己做好事的全部过程,以及当时和过后的情绪情感,久而久之,助人为乐就成了每一名学生的内在品质。

三、结语

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技校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中,为此,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教书与育人巧妙结合起来,提高每一位技校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朝丽.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4).

[2]钱慧群.提高技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15(20).

作者简介:张琦芸女,1986年生,江苏无锡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职校语文

(编辑:任佳溪)

猜你喜欢

技校现状分析德育教育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