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徐志摩的心理方面认识《再别康桥》

2016-09-10李云浩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徐志摩

【摘要】本文就从徐志摩的心理性格方面认识《再别康桥》所表达的感情。希望能对更加准确地理解这首诗歌有帮助。

【关键词】徐志摩;《再别康桥》;爱情;康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般文学文本往往只给我们提供艺术框架,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一目了然的结构知识。诗歌就是用有限的语言,既表达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又能让我们产生无限想象,同时又能吸引我们去探索诗人的心理发展路程,从而明白短小诗歌的精悍。诗歌的情感我们可以体会,但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在现代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待于去重点寻求和教授。

起初,我们可能很难找到出发点去打开徐志摩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心灵的大门,那么我们不妨从诗歌之外的信息找寻。比如,末尾冗余信息量是巨大的。它交代了作者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时间和地点:“时间1928年11月6日,地点中国海。”彼时徐志摩听说林徽因已经结婚,便决意放弃这一段搔痒他许久的眷恋,“轻轻的”再次回剑桥,故地重游,虽执迷不悟中带着伤怀,但幡然醒悟之时又物是人非,康桥还是那个康桥,云彩还是那片云彩,身边的人已经不再,百感交集中,写下他理想中的和记忆中的康桥,叙述理想中的和记忆中栽种于康桥的柔波里面的感情。因为他是天生多情的才子,所以他一定会一直爱着林徽因,只不过以后“悄悄”“轻轻”和“沉默”罢了。别离的笙箫、夏虫和康桥都分别用了不用的方式:悄悄、沉默,来迎合徐志摩打算沉静下来的身心。

开始走进这首诗之后,再尝试从意象入手,感受作者的心境。康桥带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遇见林徽因,生命仿佛得到重生,心灵和精神方面感悟的迸发也在那一刻喷之欲出,真爱成为了他这样的人的精神食粮乃至生命食粮,“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等一些简单的意象装满了他的回忆,就连再见,都是跟轻轻的“云彩”再见,这都足以表达他的心情,每一点关乎爱情的记忆,他都能有深刻的印象,在爱情中特别走心的人,就是能这样成就情诗的经典:愿作一只水草,可以永远摇曳在康和的柔波里,无忧无虑,享受爱恋,希望永远地留在那一叶便舟轻轻流动过的地方,看情人谈情说爱,看自己的灵魂在夜空下自由释放,甚至不忍做一条鱼或者一只蛙,只怕惊扰了那晚吟诵的诗歌、那个白天钢琴键的跳动和小舟两边人儿的心。然而这一切,都是徐志摩独自回去剑桥决议放弃时幻想出来的,并将这美丽的幻想幻化成了诗歌,但这也都反映了徐志摩内心对爱情最真实的渴望。

细读下来,这首诗痛苦中带有静谧,静谧中带有心酸,心酸中又包含着甜蜜。痛苦是因为不想放下却不得不放下,静谧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既然已经决定放下那就让它永远珍藏而且不再去打扰,甜蜜是因为找寻到灵魂伴侣,感觉很美妙。这的确是一段难忘珍贵的经历,回想起来,觉得幸福,又觉得酸楚。

至此,浪漫多情的才子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同学阅读大量《再别康桥》的互文本去充分了解徐志摩的心路发展。“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不说也罢,说来你们也是不信的!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这里,看得出他对康桥的留恋和想念,那他留恋和想念的是什么?就是与曾经的爱情肩并肩的灵魂的高歌。

康桥,是一个孕育着浪漫和精灵的圣地,从那片热土出来的才子文人都带有不自觉就去捍卫人的本性和自由的爱的本能,并能将这种真性情践行出来。比如,徐志摩说:“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剂。”他们表达感情从来直言不讳,热情又大方,不会把感情羞涩地揽入胸怀之中,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进步,但却与传统的中方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先进的美被徐志摩先生带入,与传统中国的美产生了隔阂——对于已经有了夫人的徐志摩而言,他的这种真带给张幼仪的是一种伤害,与他自身携带的淡薄的责任意识也成了正比,与当时传统的中国文化相违背。当然,在欧洲的生活激发了徐志摩的感情,因为我们知道,徐志摩在那里学到了新诗的精髓,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但康桥只是打开了一扇徐志摩内心深处隐藏着爱的灵魂的门,他之所以能将感情表达的那么淋漓尽致,更多的来源于他的文人气质,能用单纯的意象、简单的句子呈现诗歌框架而表现深厚复杂的情谊,生命和心灵的悸动、灵魂的表达、美的诠释,全部恰如其分地被展现。

他说:“我只想娶一个我爱的人做妻子。”徐志摩认为不懂爱就是不懂得尊重。如果他是在追求自由和爱情,那么他就无法站在张幼仪的角度去考量婚姻的价值,反之,他认为婚姻继续下去也是对张幼仪人权的侵犯。可当最后林徽因都离他而去,他一无所得的时候,我们不禁想问:这一切都是谁的错呢?徐志摩的错?徐志摩父母的错?良好的家庭条件和精神思想的交错让徐志摩身心都走在社会的前列,丰富的感情作祟,开了他诗人的窍,那段难熬的时光,作了太多情诗,每一首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他对林徽因的思念程度和自己的爱情观。其实纵观徐志摩的一生,他的新生命大概就是在遇到林徽因的时候开始的,而这十年的发展,更像是他为了爱情的自由与周遭世俗的眼光和亲人朋友们顽抗的历程,一路走下来,凭着一腔爱的勇气支撑着自己,从未觉得疲惫。

如果徐志摩真的动摇过,十年的时间、社会的反对和岁月的蹉跎也足足可以让他回归,不再为爱而生,但他知道,他被自由、美、爱禁锢一生,因为自己看得明白,所以他潜意识里并不打算因为这些原因而克制自己的多情,情愿于陷进到这段发生于婚姻之外的情愫之中,以至于他能将中国第一份离婚公告登报,也就是说,对于婚姻和孩子所给予的理智和责任,他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他始终认为,媒妁之言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爱情的光临和爱的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也是他到了剑桥之后,在剑桥发生的一切带给他的影响。

后期徐志摩和林徽因做了朋友,两个人不越界地说话做事,但并不代表徐志摩没有压抑着那份感情,一方面是因为林徽因的理智,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有了新的妻子陆小曼。《再别康桥》是一首回忆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的诗,他已经决议在这次回国之后就好好和陆小曼过日子,所以说,他对爱情的占有并没有那么不可理喻,他只是一个真正渴望自由和爱情的脱俗人士。反观徐志摩除了爱情之外的生活,他会利用文采去幽默、劝慰失去老母之后的父亲,会利用前卫的知识去缓和与父亲的矛盾等,就是这样一位新锐一直活在火灼和冰激的两种直觉之中,在当时看来很玩火的行为,他却以一种飞蛾扑火的姿态,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理智的回应和现实的冰窖扣在自己的头上。

作者简介:李云浩,女,1992年生,山东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徐志摩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花牛歌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小评《徐志摩论》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徐志摩的诗论
康桥,我心中的圣桥
我的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