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尝试

2016-09-10孟庆吉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新课标》必须根据各学科的属性及学生自身规律特点,因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奴隶”,被学习“束缚”“捆绑”,要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要依靠自我,即自主;同时还要讲求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明白学习知识不能浅尝辄止,要学会深入探究,才能学有所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下的社会是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在这种背景下,《新课标》提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因材施教”,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我上升的发展空间,尤其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无论是当下流行的“大语文”,还是“绿色语文”都需要去构建学生的学习模式,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也有一些自己粗浅的做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一、学生主动地“学”取代教师一味地“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突出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

(一)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创设课堂情境,从精彩的导入开始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棒的老师,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无论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还是用自己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氛围,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一些问题有序地抛出,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交流,表达自己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这样他就会学得很起劲。

(二)深入思考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检验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看他是否主动深入思考问题,做到这一点教师引导很重要,否则学生思考没有方向性、目的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思考、领会并发现,这比老师和同学直接给他答案更有成就感,也给他的自主学习增添无尽的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主动性,并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给自己所在学习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进而带动更多人去学习、去思考。

二、“单个学”变为“合作学”,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一)要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我在上新课之前,一般会先给学生布置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比较丰富,包含了作家生平、基础知识归纳,问题的设置,提前练习等,学生不会的环节可以通过本小组的交流得到答案,这样不但我的有效教学时间显得很充裕,学生也乐于展示自己小组在课前的“合作成果”,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真正做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师生之间也真正地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小组合作,学生养成习惯很重要

在教学实际中,有些学生受到家庭环境、自身性格的影响,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小组合作交流时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习小组往往是“一言堂”。针对这种状况,我私底下鼓励这些学生敢于发言,重在参与,同时让好一点的学生多给后进生一点机会,注重团队整体发挥,不要“单打独斗”。有些学生年龄小,想法单纯,自我约束能力差,张嘴就说,总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是最棒的,这些不良的习惯是一些家长长期对孩子“溺爱”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改正。所以说小组合作强调的是整体不是个体,学生的养成习惯真的很重要。

三、“填鸭式”变为“疏导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培养探究学习思想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老先生一贯主张学生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答案中增长他们的才干。要鼓励学生由敢问并且会问,能问到点子上,教师一节课讲完,学生没有问题可问,是教师知识讲解的全面、到位还是学生理解力真有那么强,这真是个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知识的传播太重要了,否则没有探究,没有质疑,老师讲的永远是真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也要戛然而止。

(二)教给学生自行探究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鼓励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一篇文章读一遍和读十遍收获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阅读你的侧重点不同,你收获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同样一个人物,为什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不一样,看过之后你会明白,两位史书的作者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阶级立场导致了他们出发点不同,也就导致人物塑造的差异。教师应当多教给学生一些看事物、看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新的问题时会自行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到老师那里寻求帮助,所以教师的引导很重要。

四、结论

综上简单所述,本文介绍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学习方式应该有所创新,但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学生放弃接受学习。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获得这些知识、技能不是单纯的来自于老师,学生依靠自己、小组交流得到的知识更广泛。有些不理解的知识点,可能在课堂上老师稍加点拨就会豁然开朗。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秋菊,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作者简介:孟庆吉,197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