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2016-09-10田恬
田恬
【摘要】教师的素养在教师与学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拟从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等四个方面总结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多方面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肩负的使命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承担了更多的角色,如组织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等。这些角色促使教师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有利于担负起培育学生语文能力的职责。
一、职业道德素养
(一)热爱本职业
热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充满热情与希望。语文教师如果只抱着“教书”的态度,那只是在教学生“应试”,以猎取功名利禄。真正的语文教师应是真正做到爱教“语文”,而不是单纯爱“分数”。
(二)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教好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也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才能将学生教好,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也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贡献自己的爱。教师的爱还表现在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对待,他们才会接纳老师对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二、心理素养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课堂上,要想有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首先就要求教师拥有愉悦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以及乐观开朗的情绪。若使平日里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变得充满活力,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拥有一个宽广的胸襟,保持自信、开朗的状态,在语文课堂中优化学生性格,从语文教学中寻找乐趣,与时代大环境相协调。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语文教师应熟练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道德形象,如:富兰克林、海伦·凯勒、冰心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人物及作品的学习,进行心理体验及感悟,让学生学习前辈们大公无私、见义勇为、善良正直、乐观向上、自尊自强的优秀品质。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读者》一类的杂志,让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正确处理好学生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和比重,避免学生压力过大,并与家长形成良好的默契。
三、专业能力素养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窦桂梅说:“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练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那么如何才能带给学生这样的福气,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专业的能力素养,才能教学相长,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教学任务的完成得到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较强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在教学生写作时,自身必须已经具备了深厚的写作功底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阅读与写作技巧。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才能给予清晰、明确和深刻的评价。并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到科研中去,反思与分析各种教学问题,这样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二)熟练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如果想掌握熟练的教学能力,就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全面地了解教材,并依托教材向外拓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三)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自我发展,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语文教育这个事业中去,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和主动的课堂。
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
(一)会读书,多读书
会读书,这是身为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语文教师要以书为中心对学生展开教学,这些书可以延伸到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是实用的文学常识。确切地说,语文教师是一个“活书库”,不断地接受先进的理念,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会读书,多读书,在拥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之后,才能驾驭教材,引导学生。
(二)提高信息素养
语文教师还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广大语文教师应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并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利用好网络给课堂带来的便利条件,提高教学的效果。并且时刻关注网络,了解学情,关注时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尤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视野更为开阔,求知欲更强,语文教师更应与学生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号角声里,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自觉地培养多方面的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努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
[2]龚晓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
[3]梁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7).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