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越城模式”

2016-09-10何灿华夏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越城区研修校本

何灿华 夏勇

2014年12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15年上半年为试点阶段,试点地区为绍兴市越城区、金华市婺城区和台州市玉环县。

2015年4月,在绍兴市十大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视频案例评比中,越城区3所学校榜上有名。

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会上,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数字课程作为省教育技术中心重点推介项目闪亮登场。

2015年6月,在绍兴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越城区3146名教师共报名晒课992节,其中有26节课被推荐参加绍兴市品质课堂的评选活动,获一等奖12节,获二等奖11节,获奖率达84%。

2015年7月,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越城区分别有8件和9件作品入围,占全市基础教育组参评总数的50%。

2015年8月,在绍兴市第四届“天翼杯”微课、微电影评选活动中,越城区获得一等奖5个,区教育体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一连串的获奖成果促使人们带着“好奇心”去探寻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密码”。

“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提升工程”的实施,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全区29所公办、民办学校的1753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参加了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校本研修,100%完成了预定的培训任务与目标。2015年9月,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评优”中,越城区共有168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占优秀学员总数的54.9%;30名区、校管理员被评为优秀管理员,占优秀管理员总数的57.7%;17份案例被评为优秀应用案例,占获奖总数的80.9%。由此形成的六大培训策略,初步构建了“提升工程”的“越城模式”。

策略一:分类培训、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提升工程”的内涵要素

一是区域层面的管理者培训。2015年4月8日,在越城区教体局副局长黄夏峰的带领下,区属小学29位小学校长和教研室、进修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的“提升工程”管理者培训。

二是区域层面的骨干培训者培训。2015年4月15日,区教研室组织区属小学20名教师研修处主任参加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培训者省级培训,初步建立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管理体系。

三是学校层面的管理者、骨干教师培训。2015年5月14日,越城区举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学校层面要制定实施方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做到环环相扣、加强协作。邀请了相关专家从培训课程概览、校本研修过程概览和研修管理平台使用等方面进行辅导。

四是学校层面的全员教师培训。2015年5月15日,区属各小学陆续开展“提升工程”推进会。

策略二:统筹规划,整合力量,切实保障“提升工程”的科学实施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越城区教育体育局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由组织人事科、财基科、教研室、进修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成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立越城区“提升工程”专家委员会,为工程决策事项提供专业支持。

二是教师进修学校协助区教育体育局做好教师培训组织、选课指导、发展性测评、学时认定与录入等工作,有序组织参训人员报名。

三是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心和教科所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加强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做好技术支持与指导、课程资源收集、典型课例征集、优秀案例评选、教学技能比赛等。

四是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统筹制定培训方案,由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实施,学校教师研修处、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协同配合,形成有效合力,确保本项工作顺利、高效、优质开展。

五是学校教师适时调整专业发展规划,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结果选课参训,结合日常的课堂改进、课题研究和专题活动等积极参加校本研修。

六是落实经费保障。“提升工程”培训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培训费标准为600元/人。

策略三:明确职责、监控质量,精心组织“提升工程”的有效推进

“提升工程”培训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建立培训监管体系,由越城区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负责监管,切实保障了“提升工程”的培训质量。

一是成立管理员队伍。区域层面由区教研室教师夏勇担任区县管理员,负责全区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层面由各校教师研修处主任担任学校管理员,有效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和教学应用实践,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培训;由各校学科教研组长担任工作坊坊主,针对学员在远程学习中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是明确管理员职责。区县管理员作为教育局、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之间的桥梁,需要协调各有关部门,保障各项工作平稳顺利、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三是加强管理员联系。借助QQ、微信,搭建起“提升工程”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家校通”,设立“提升工程”短信平台,及时将相关政策要求、每一阶段的研修任务通知到学校,也有效地收集与反馈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策略四:构建网络、团队攻坚,积极营造“提升工程”的应用氛围

一是区级层面以学科教研大组为依托,以各学科新秀班成员为主体,加强“在线培训”的反思性研讨,让“提升工程”进入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2015年6月5日,越城区小学数学“学科新秀”主题研讨活动在富盛小学举行。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钟秉华结合本次“提升工程”专题课程中“T40技术环境下学生参与教学的途径”的优秀教学课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组织学科新秀班学员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参与教学的途径开展了研讨。

二是学校层面以教研组为依托,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创新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网络服务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带动全体教师深入推进提升工程。2015年5月20日,皋埠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举行了“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下的‘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校本研修活动”。

策略五:搭建平台、个体展示,大力推进“提升工程”的质性运作

区级层面以“曲水流觞·教育学术大讲堂”为平台,积极宣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及时交流和介绍“提升工程”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把“一师一优课”“情满课堂”“教育技术专项论文评比”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效益。上半年越城区在第七届“情满课堂——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综合比武”活动的方案中就提出设立课堂考核、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微课制作3项考核内容。

学校则以教科节等活动为平台,把提升工程与课堂观察、专题读书、才艺展示、论文评比、课题推介等活动结合起来,达成网络载体与校本研修的有效契合,确保研修活动取得实效。例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以“推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的,举办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大赛。

策略六:深化研究、创建特色,高度体现“提升工程”的价值追求

越城区有第一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有省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学校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还有5所市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学校,4所区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国家、省、市、县四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体系初具雏形。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将“百草园”网络课程建设的筹划与开展与校本研修整合,设立了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疾风野草、水乡社戏、现代闰土、“风筝”记忆、上天入地、童年如画8大内容板块。目前,该校已建成40余门微课程并正式上线。2015年5月22日~25日,鲁迅小学的“百草园”数字课程作为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重点推介项目,亮相由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受到了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领导及国内外教育界同行的充分肯定。

在学校层面,各校也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处和教师研修处的机构优势,以“校本课堂建模”为载体,强化情境体验,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鼓励教师构建起基于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或策略。陶堰镇中心小学在工作坊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构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一二三”模式,即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整合两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专家引领辅导;从三个方面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教法集锦、教学后记、课例评析。学校以信息技术搭建的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识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研修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学校的教学特色。

提升工程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它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创新意义非同一般。

从政策层面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树立了“技术推动教学变革,信息促进教育展”的培训理念,简易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和移动教学环境等在课堂的使用,改变了长期以来“粉笔+黑板”“课本+教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技术层面看,开发了“能力标准+系列主题”相结合的培训课程,设置“综合课程”“专题课程”“实践课程”和“支持性课程”等4类课程,各类课程下设若干课程系列与主题,便于通过诊断性测评后的教师进行自主选学。

从培训层面看,构建了“基础+支撑”的培训模式,推行了“分层分类、开放自主”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有效解决了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改变了以往教师培训中“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

从应用层面看,实施了“坊主管理和评优导向”的运行机制,在制订个人研修计划、专题课程学习、校本研修等3个环节中,发挥坊主组织、联络、监督的职能,抓线上和线下的任务落实;在“情满课堂”评比、“一师一优”课评比、教育技术专项论文评比等活动中,突出技术和资源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领域。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越城区研修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精选细讲数学复习课例题
小螃蟹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