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文本解读切入点的选择

2016-09-10韩荣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切入点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解读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切入点的选择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益。选取恰当的文本解读切入点,如从题目切入、从关键语句切入、从主旨句切入、从朗读切入等,会有别样的收获。

【关键词】文本解读;切入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43-02

【作者简介】韩荣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42)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会根据文本的体裁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将异彩纷呈的文本放在固定模式中解读,程序化的分析看似有序可循、有条有理,但是这种文本解读的方式不利于具体地阐发文本自身的丰富性,不利于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所以教师对文本解读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切入点的选择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益。教学中如何比较到位地理解文本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解读呢?

一、从题目切入,扣住文眼,领会主旨

学生解读文本是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创造意义。文本解读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以从文题切入,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如教学《幽径悲剧》时——

师:学习本课我们先从课题入手,寻找“文眼”解读课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是文章灵魂的窗口。那么,这篇课文的“文眼”是什么呢?

生:悲剧。

师:什么是悲剧呢?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对美的追求。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美?

生:作者总写藤萝之美……

……

师:很好,大家读得很用心,很有自己的见解。同学们谈到的美,也就是鲁迅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才是悲剧,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毁灭美”的行为。

……

师:“毁美”是何人所为?

生:愚氓。

师:面对这样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做的?

……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抓住文眼“悲剧”,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解读出“藤萝之美”这一“有价值的东西”和“愚氓”毁灭藤萝的过程,按照“寻藤萝之美、批愚氓毁美、作者维护美”的思路解读,“牵”住“悲剧”这一“发”,调动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实现了“动全身”的目的,升华了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艺术的震撼力。

二、从关键语句切入,由果溯因,贯通全文

文本解读的深浅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以抓住关键句切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抓住“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一词牵出对古仁人、滕子京、迁客骚人以及作者等人物的解读,由此倒溯,用“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证明你的理解吗?”在初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学生搜集相关阅读信息后总结概括: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越明年,政通人和”;范仲淹虽遭遇坎坷却能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伟政治抱负。教师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感知与把握,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融合学生的个性解读,最终形成自己的文本解读体验,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从主旨句切入,立足中心,融会贯通

文本解读在立足整体的视野下,既可以向内探究更细小的局部,也可以向外探究文本外部的制约因素和潜在影响。有些文本的解读可从主旨句切入,从局部入手进行教学。如笔者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就是选择文章结尾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一局部,结合欧阳修的政治经历这一外部因素,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思维的碰撞。抓住这个主旨句,突出“醉”与“乐”两个重点。在文本中,学生理解“乐”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醉”的解读,或许会成为学生解读的障碍。这时就需要教者适时引入作者写作时特定的情境和他无法脱离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传统。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却“醉”在山水美景之中,“醉”在与民同乐之中。借助“乐”字,让学生读出作者隐藏在寄情山水背后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从朗读切入,对话交流,感悟真情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学生解读文本就是一种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重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借助朗读,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解读文本的切入方式。如唐江澎老师教学《生命的意义》一课就是从朗读切入,给我们做了示范。

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来朗读,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完了以后,大家来评评,看他们的读法有没有表现他们读法设计的道理。

……

生:我指出他们组朗读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们读得没有感情,没有理解保尔当时的心情……

师:太重要的一个提醒。看来,我们应该去把握主人公的感情,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来读。大家既然已经读过小说,那就随我一起回忆一下有关情节。在此之前,保尔已经单目失明,退伍后参加筑路,得了场伤寒重病,在床上躺了一个冬天。他已经经历了一个死亡的考验。现在他想回到工作岗位去,走之前,来到了——

生(众):公墓。

师:公墓里埋的是——

生:革命烈士。

生:不,是瓦利亚等,是保尔的战友。

师:是童年的伙伴。本该是鲜活的生命,现在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保尔在什么环境中思考了什么?

生:公墓中,面对战友的坟墓,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师:现在知道应该怎么读了吗?

生:我觉得保尔大病初愈,步履蹒跚,节奏不应该读得那么快,语气应该是沉重的。

师:的确,它是保尔面对战友的亡灵而产生的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这段话提出了两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一是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人应该怎样活。前者决定人生目标,后者决定生活方式。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高尚的人生追求加上充实的生活构成了保尔生命的伟大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而活?你又将怎样活?让我们在有关生命这一重大话题上与保尔进行一次对话,看看能否进一步理解他,从而更准确地读出他的感情。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文本字面解读没有难度,但是要想让简单的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灵却不太容易。唐江澎老师的教学设计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从朗读这一切入点入手,引导学生读出真情、悟出真意。唐老师通过情境朗读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的、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呈现这种理解,有效避免了文本解读的浅表化、随意化。教师努力使学生走近保尔、理解保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准确把握朗读“人生意义”这样严肃话题的基调,进而读出保尔那种直面死亡、体验生命易逝之后才有的對生命价值的珍惜感。

文本解读本身无所谓深浅难易,关键在于教者在指导学生解读时如何从文本资源中发现教学价值,撷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方式进行教学,这是语文教师应该不断追寻探索的。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切入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如何选好话题作文的切入点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