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老化工企业的逆袭

2016-09-10唐浚中

当代党员 2016年13期
关键词:曼海姆东安合成氨

唐浚中

2014年6月,一个闷热的下午。

潼南区桂林街道五湖路,重庆万利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控制室,风机螺旋桨不停地转动,正发出低沉的声音。

操作员李建军正在操作台上忙活。

“减少送风量!”步话机里传来新命令。

“收到。”李建军叹了口气。

减少送风量就表示减产——对他来说,意味着收入又要降低了。

彼时,万利来化工公司主要生产合成氨、甲醇等基础化工产品,面临市场饱和以及生产成本攀升的双重压力。

“少赔一点是一点。”李建军无奈地伸出手,将一颗旋钮逆时针转了几度。

风机转速迅速下降。

厂房里,燃烧炉观测员唐志强看着逐渐降低的火焰,摇了摇头。

唐志强已记不清这是当年第几次减产,只是感到燃烧炉发出的温度没有了以前的炙热……

涅槃转型

一个月后的一天,万利来化工公司办公室,企业负责人沈志强眉头皱成了一团。

桌上一摞财务报表,上面记满了企业亏损的详情。

这时,电话响了。

“合成氨市场价又跌了,我们报价稍高,几个老客户就表示不愿从我们这里进货了。”电话里,公司一名销售人员快哭出来了。

闻言,沈志强心头一紧。

“再和老客户说说,报价不能再低了。”他说。

放下电话,沈志强自己却觉得底气不足。

2014年以来,沈志强常常接到这样的电话。

除了不断鼓励销售人员,沈志强也拿不出其他法子。

沈志强明白,早在十多年前,企业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彼时,合成氨行情正旺。见有利可图,不少同行都竞相生产。

万利来自然不能退让。

作为本地龙头企业,万利来将合成氨生产线扩充到年产10万吨的规模,成为重庆的生产大户。

但好景不长,2008年初,在重庆长寿和四川广安两地,分别有企业上马工业尾气制合成氨项目。

沈志强明白,虽说自己企业产能高,采用的却是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生产成本高,受天然气、水、电价格影响大。

而對手采用的工业尾气制合成氨技术,则是利用上游工业链产生的废气为原料,污染小、成本低。

“我们危险了!”沈志强发出感叹。

不出所料,对手项目竣工后,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而合成氨市场的厮杀,才刚刚开始。

在市场的需求侧,几家合成氨需求大户开始自建工厂,让这块“蛋糕”迅速缩水。

很快,合成氨市场价格从每吨2800元降到2000元。

“我们的成本是每吨2200元。”望着不断扩大的亏损,沈志强坐不住了。

沈志强找到区经信委主任吉光进,寻求“药方”。

“国家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复合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硫酸钾是重要的复合肥基础化工原料,何不试试生产这个?”吉光进给出方案。

很快,在区委、区政府帮助下,万利来拿到调研报告——上马硫酸钾项目可行。

2014年8月26日,万利来董事会制定了产业发展新策略——成立重庆东安钾肥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通过生产新供给延长产业链条。

提升平台

“砰砰砰……”2014年10月26日,潼南区工业园北区,打桩机的声响划破天空。

这天,东安钾肥有限公司破土动工——255亩的工地里,七八辆工程车开始轰鸣。

望着工程车排气管冒出的蓝烟,已就任公司总经理的沈志强感慨万千。

几周前的一次讨论会上,万利来决策层正为选择哪一种硫酸钾生产工艺发愁。

“就用高温盐法生产硫酸钾,好掌握。”有人说。

一阵附和声传来。

彼时,主力产品线突然改变,让不少高管打起退堂鼓。

这时,沈志强拿过话筒:“不行,要用德国曼海姆法生产!”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沈志强明白其中利弊——高温盐法易掌握,但建设成本高,设备维护费用大,浮选药剂对产品的质量有一定影响。沈志强娓娓道来:“曼海姆法生产工艺成熟,生产出来的硫酸钾品位高,损耗小。我们被迫转型,就是因为原来工艺落后,生产效益低下。而改变生产方法,正是我们从‘黑大粗’向精细化转型的第一步……”

不少与会者开始点头。

接着,沈志强开始对市场形势展开分析:“现代农业将成为主流,精确滴灌是大趋势,而且曼海姆法生产出的硫酸钾复合肥溶解性高,不会堵塞滴灌喷头。”

公司决策层逐渐转变了态度。

最终,曼海姆法生产工艺上马,企业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2015年4月26日,项目试运行启动,新一轮提升产品质量的谋划随即展开。

曼海姆法对生产原料要求高,如何保证原料质量?

吉光进再次开出“药方”:利用长江航运业,广开采购渠道。

拓展序列

2015年10月26日,东安钾肥有限公司完成调试,年产10万吨硫酸钾项目投产。

沈志强悬着的心并没有放下。

企业正面临一个新挑战——曼海姆法会产生大量副产品盐酸,市场难以消化。

对这个问题,沈志强面临两大难题:第一,虽然企业建成了处理盐酸的装置,但是又会产生大量市场需求同样不旺的氯化钙;第二,该反应产生的另一副产品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环境不利。

如何扩大氯化钙市场?

沈志强开始琢磨:企业坐拥航运、铁路两大物流渠道,成本优势明显——何不与分布在全国的下游企业合作,构建紧密的销售链条,拓宽氯化钙销路?

沈志强眼前一亮。

随后,公司逐步与广西、云南、贵州等产业链下游企业展开合作,为氯化钙开拓出一条稳定的销路。

接着,沈志强带领研究团队,攻关二氧化碳处理技术。

“二氧化碳不是污染气体,直接排放就行,费什么功夫?”有人不解。

而在沈志强看来,利用好这不起眼的“废弃物”,正是深挖工业副产品价值,丰富产品序列的机会。

几周后,一次延伸产业链讨论会上。

沈志强思索着解决方案,手中的笔不住地在纸上划着。

“嗤啦”一声——他摇摇头,将写满化学公式的纸撕掉。

“园区里有家生产食用碳酸气的公司,或许可以合作。”一名技术员提醒说。

“对!二氧化碳正是制作碳酸气的原材料,加工汽水啤酒都靠它。”听闻,沈志强大喜。

研发团队迅速展开研发。

通过研发,东安钾肥有限公司让原本直排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了可回收,与食用碳酸气体公司达成合作。

今天,东安钾肥有限公司的产业链延长战略还在持续。

“整合产业链,进行氨基酸、钛白粉等产品的研发!”在沈志强的信签纸上,有了更多的化学方程式。

猜你喜欢

曼海姆东安合成氨
陕西黑猫8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合成氨装置引风机组保护及控制系统浅析
与曼海姆定理有关的一类几何问题
HOLLIAS—MACS—V6系统在合成氨装置上的应用
东安屯有我辽阔的往事
在列车上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
现代合成氨工艺流程及特点
简析卡尔·曼海姆的乌托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