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佐治亚州学前全纳教育及其启示

2016-09-10彭宇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

彭宇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美国佐治亚州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状况,包括立法保障、幼儿教育机构举措、教师专业发展、民间机构及家庭的辅助措施等,结合国内现状,从立法、政策及家园合作三个方面对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美国佐治亚州;学前全纳教育;特殊儿童

学前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家庭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学前全纳教育对儿童入学准备和社会情感、技能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使得学前全纳教育不容忽视。

一、实施概况

美国佐治亚州政府网站有一则标语是“每名孩子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其学前全纳教育由以幼儿教育机构为中心的全方位团队合作开展,致力于为所有儿童和家庭提供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高品质全纳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佐治亚州学前全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一)综合立法保障

相关法律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是佐治亚州成功开展学前全纳教育的保障之一,这包括美国国会1975年颁布的《残障儿童教育法》(the 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EHA),并于1990年改名为《残障人士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IDEA),以及1990年颁布的《美国残障人士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DA)。IDEA是保障美国学前全纳教育实施的主要法律之一。它提出了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免费和适当教育、最少限制环境、合法诉讼、家长参与六项基本原则[1],并为0~3岁特殊儿童在发育早期提供相关帮助与服务,使得特殊儿童家庭享有个性化家庭服务计划(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IFSP)的机会,同时为3~21岁的特殊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等。IEP要求政府为3~21岁的残障青少年在全纳环境下提供免费的、适当的公立教育,针对儿童的个性化特征制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个性化教育计划。[2]

教育立法越来越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使得美国学前教育普及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经多次修订后,IDEA确保超过650万名特殊儿童能接受到与同龄人同等的免费公共教育。ADA是一部保护残障人士免受歧视的法律,同时保障其拥有参与和享受社会活动的机会,包括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不仅公立幼儿教育机构必须执行ADA的要求,私立幼儿教育机构也必须达到ADA的标准。为了使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ADA要求幼儿教育机构作出相应调整,包括修订相关政策和课程、改进基础设施、提升教职工专业技能。此外,美国联邦司法部为所有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相关信息和专业热线服务。这些法律措施的目的是适应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保证特殊儿童享有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核心作用

幼儿教育机构是儿童重要的活动场所,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要求幼儿教育机构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所有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在政策方面,幼儿园对内部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确保对所有儿童开放,不排斥特殊儿童。当有家长咨询时,幼儿园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在充分了解其特殊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为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任何机构都不能因为儿童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陷而剥夺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全纳教育要求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儿童能够愉快地玩耍和学习,并发掘他们的潜能,使其理解并接受各自之间的差异。在物理环境方面,幼儿园积极排除物理障碍,包括对一些设备进行重新布置和安排,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入学,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为特殊儿童提供轮椅和其他辅助性设备,选择适宜儿童的生活用品。

在资源环境方面,幼儿园积极创造有助于所有儿童学习的环境,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儿童交流,积极响应儿童的兴趣和能力,使其充满活力和灵活性,如安排户外活动,增强儿童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展示自然赋予他们的天性等。

在社会环境方面,首先,尊重每名儿童,不在特殊儿童面前讨论其身心缺陷。家庭及其他关系给予的安全感为儿童探索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其次,在与儿童直接交流时,表达清晰,给予儿童充分的反应时间。再次,发掘儿童的优点,并强调儿童之间的共同点,必要时,对特殊儿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同伴的活动当中去。最后,积极响应儿童需求,发现他们的优势、能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创造平等互助的氛围。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幼儿教育机构充分考虑教职工的专业发展需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纳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使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设施、网络、数据库等。同时,幼儿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进行反思性实践,指导特殊儿童学习。佐治亚州学前教育管理部门为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专业发展注册表”,记录他们的学历、培训、工作经验等,确保幼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教师致力于营造适合所有儿童发展的平等氛围,帮助儿童实现自身价值;发现儿童成功的阻碍,采取一定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发现导致产生不平等教育实践行为的原因,开展能够促进包容和鼓励全体儿童参加的课程,并对儿童特殊行为作出自然合理的反应;清楚与儿童交流的方式,并对他们产生适当的期望。

(四)民间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作用

民间机构对美国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佐治亚家长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专门为特殊儿童的家长提供支持和特殊保健服务,主要包括“一对一”的情感交流、相关数据搜集及对比服务等。

佐治亚学习资源系统包括17个地方区域性组织,主要工作是给学区人员、特殊儿童的父母,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个体提供培训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提高毕业率等。佐治亚学习资源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学校内特殊儿童的专业学习、技术支持、教育培训等。此外,该州还有相关机构为儿童提供经济适用的健康保险和指导老年人教育儿童的计划。

此外,佐治亚州把全州分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一位专家,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他们为幼儿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提供专业的资源和策略,以保证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同时为家长和特殊儿童增加学前全纳教育机会和选择权。在家长许可的条件下,专家能够在许多层面为家长、教师等相关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例如,儿童能够参与哪些活动、如何应对某些特定的行为、如何确保个性化的保健需求、怎样寻求其他有用的资源和服务等。而且专家可以在幼儿教育环境方面给出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如物理治疗师能协助儿童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专家可随时将最新动态告知家长与幼儿教师,并对其疑问进行解答。

总之,民间机构为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专业指导,从多个方面保证特殊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家庭的引导

家长与教育者携手,针对每名儿童建立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儿童药物过敏及其他特殊保健要求、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与儿童相处时行之有效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方式、儿童喜欢的活动与游戏、积极行为支持计划、可能需要的具体住宿条件等,方便儿童家长及其他人了解与帮助儿童。教师尊重每名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等,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重视彼此在儿童发展中的贡献与作用。教师还定时与家长讨论儿童发展问题,确保儿童相关问题得到良好的沟通。

二、学前全纳教育的作用

特殊儿童进入学前全纳教育机构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3]。学前全纳教育的有效实施,对儿童、家庭以及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发掘儿童个性特征

研究发现,在全纳教育环境中,特殊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并在与普通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发展独立能力,增强自我概念,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乐于学习新事物。对普通儿童而言,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过程中,能减少他们对于特殊儿童的歧视,促进儿童之间建立平等互助的相处模式[4]。学前全纳教育使得所有儿童在全纳的环境下富有创造性以及团队精神,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友谊,在欣赏自己与他人差异性的同时发现个性特征,最终形成归属感。

(二)为家庭提供更多选择

对拥有特殊儿童的家庭而言,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普通家庭交流与分享育儿经验,了解普通儿童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从而进行对比,帮助特殊儿童健康发展。对于普通儿童家庭而言,学前全纳教育有益于他们了解并接受儿童之间的差距,在理解的前提下获得与特殊儿童正确相处的方式[5]。学前全纳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学前教育选择,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特殊儿童,并更好地与他们相处,享受社区资源与服务,与其他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学前全纳教育通过新的伙伴关系使社会人士加强对学前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丰富了他们与特殊儿童相处的实际经验,使得他们更坚信人人平等的信仰,在与特殊儿童相处时学会欣赏所有人的差异性以及独特性,在必要时给予特殊儿童帮助,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三、对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实施的启示

随着全纳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我国也十分重视全纳教育。1994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截至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全国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7.07万人。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纳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实践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学前全纳教育在我国的进展较为缓慢,只有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开始了试点工作,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尤其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尚未推广学前全纳教育工作。但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工作[6]。2014年,教育部等部委启动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着手推广全纳教育工作,更好地保证特殊学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7]。该计划强调,各地要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并加大资金扶持,鼓励幼儿园多接收特殊儿童。各地也积极开拓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对特殊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资助。由此可见,我国的学前全纳教育还需要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

佐治亚州学前全纳教育的开展为我国推动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特殊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实施学前全纳教育的基本保障,而我国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没有对残障人士教育发展提出强制性要求。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保障特殊儿童公平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有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其次,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尤其是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引进民间资金,改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从而解决部分幼儿园对特殊儿童收费高的问题。此外,政府应积极构建全体参与的全纳教育氛围,减少对特殊儿童的歧视现象,不排斥任何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使幼儿园针对特殊儿童的物理障碍以及歧视得以减少。

最后,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家长与教师要积极互动,携手努力,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中增强特殊儿童的能力,从而促进特殊儿童身体、社交、情感和精神状况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滢.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2):30-34.

[2]于素红.美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立法演进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1(2):4-8.

[3]杨希洁.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9):3-7.

[4]谈秀菁.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63-67.

[5]林楠.浅谈“全纳教育”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培养[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4):1.

[6]彭霞光.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2(9):19-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EB/OL].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401/t20140118_66612.html,2015-08-23.

[8]GA Decal Bright from the Start. Inclusive Child Care Booklet-Complete[EB/OL]. http://decal.ga.gov/documents/attachments/InclusiveChildCareBooklet.pdf,2015-08-20.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吴婷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
心理游戏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数学计数器在特殊学校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国内特殊儿童性教育问题探析及启示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