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办有未来的学校
2016-09-10杨静
杨静
一、“我们”是谁
“我们”是谁?这是一支怎样的团队?用创办者王昌胜校长的话说,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相对松散的自组织。“我们”工作室,是由一群有着共同教育梦想、致力于“未来学校”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建起来的。创办者王昌胜,是中国最年轻的职业校长,同时任职于多所公办和民办学校。“我们”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王昌胜校长任职的学校。这些学校不仅跨越公办、民办,更跨越好几个省市。以“我们”命名,体现了工作室的发展理念:我们一起做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性,发现每个成员的兴奋点,发掘每个成员的潜能和特质,将自己的发展与工作室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工作室完全草根,以大家共同的教育情怀为出发点,以共同的教育愿景为奋斗目标,携手
前行。
二、“我们”的基本形态
“我们”工作室作为一个滋养教育管理和研究人才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有着特别的运行方式和文化特征。
1.“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正如王昌胜校长所说:“工作室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首先,工作室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从来不是由一人决断,而是由大家共同商量决策,每个成员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决策者。其次,工作室成员在学校无论是校长主任,还是普通教师,在工作室都是平等的。每个成员都按自己的长处发挥最大的能量,又能够互相帮助、精诚合作,将“我们”工作室的教育理念及研究成果,在各个基地学校实施、
落实。
2.引领教师们做研究,“做事就是发展人”
孩子站在台前,教师退到幕后;教师站在台前,领导退到幕后。带着教师们做行动研究,研究教师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工作室就是这样引领教师们不断成长的。孩子不交作业怎么办?合作中有孩子不愿参与怎么办?怎样促进家校合作?怎样开发可操作的课程以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一线教师每天面临的,就是这些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个小问题。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小问题、小策略”的研究,才是一线教师真正需要的。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工作室带领基地学校教师梳理策略、开分享会、做策略卡、成立策略库,帮助教师们在研究中获得强烈的策略意识和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仅梳理出许多有效的策略,更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案例:《水长的故事》《跟着课本游湖南》《采茶的故事》《专利墙》……“100个案例成就一个教育家。”策略研究和案例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草根专家”,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传授经验。“我们”工作室最大的职能就是引领教师做研究,做教师自己的研究!倡导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帮助他们梳理个性化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来自一线,能够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
3.微信平台,一线教师的展练舞台
进入“我们”工作室的微信平台,你看到的不是名人名篇,不是专家智慧,而是一个个“不知名”教师的作品。这些作品,是教师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教师们相互学习、共促成长的“好帮手”。许多教师从展示的作品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许多教师从阅读他人的作品中得到教学的启示。这些作品是怎么来的呢?最早,工作室有一个传统,即鼓励教师们及时记录自己工作中的心得、故事或策略等,做成“每周一得”。教师每周完成一篇,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每所学校科研处教师负责收集、整理、编辑成册。科研处教师不仅请专人对每篇文章进行点评,而且还会挑选出优秀作品,推荐给“我们”工作室。每个月,工作室微信平台的负责人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各学校的优秀稿件。微信平台负责人会细心地将稿件编辑上传,供教师们阅读交流。
几年下来,许多教师已积累了30多万字的文稿,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教师作家。教师们发现,量的积累带来了质的蜕变,有的教师从大量的文字中发现了自己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教学兴奋点;有的教师越来越善于反思,习惯于从文字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有的教师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多篇稿件刊登在国家级刊物上……最有价值的是,孩子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其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孩子的快速
成长。
4.丰富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办学理念的“可复制性”
注重反思,是“我们”团队最显著的特点。团队成员带领基地学校的教师一边进行实践性研究,一边反思梳理大量的案例。每学期都举行一至两次大型分享会,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成果录制成视频,制作成微课程,再转化成一个个二维码,通过“码”书与“码”课,以及在研究室里布置的“码”墙等,进行推广与传播,使更多教师能够从中受益。几年下来,“我们”工作室共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成果视频300多集,形成了一系列课程资源,汇集成了一个强大的课程资源库。这些课程分板块、成系列,并且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发展程度设立1.0版、2.0版、3.0版等多个版本,循序渐进。基地学校的管理者结合校情,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这些经验成果,从而实现了办学理念和方法的“可复制性”。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优秀管理人员获益匪浅,快速成长起来。
三、“我们”与“未来学校”
“我们”的愿景是“办有未来的学校”,影响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未来学校”行动研究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提出,并亲自担任首席专家成立专家团队给予指导,由王昌胜校长任实践组组长、“我们”工作室成员组成核心实践操作团队具体实行。目前,我们已在郑州、宜昌等地承办多所学校。“未来学校”研究项目,不追求学校硬件上的“高大上”,而是追求内涵品质的“有未来”。近年来,工作室带领教师们在学校管理形态、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改革,施行“人在中央”的教育理念,“把资源用在离教师和孩子最近的地方”,梳理出了“未来学校”的七大核心板块。
支持性空间。“重要的东西要看得见,提倡的东西设在动线上,学校建筑要与社区对话,建筑应承载文化与灵魂。”这是未来学校空间设计的理念。基于此,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有以下特质:“顶天立地”,校园文化既体现“互联网+”、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又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撞见学习,打开教室隔断,将教室变为大空间,设计成资源触手可及的现代化学习空间;右脑开发,将室外设计成集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学习空间,结合“人”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在玩中获得丰富的认知与经验。
协同化管理。“管理管理,应该少管多理,轻管重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王昌胜校长经常告诫中层管理人员的几句话。在“我们”工作室的基地学校,管理的形态经过了几次变革,从最初的科层式到之后的网状结构、扁平化,再到现在的雁阵形,变革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教师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以一位青年教师为例,当他有某一种成长需求时,他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帮助与支持,而且还可以得到像“我们”工作室这样的教师自组织的指导。当一所学校规模较大、每位教师的发展和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关注时,就需要强化年级组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各种自发成立的教师自组织快速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年级组长、个人工作室负责人等,都能得到极好的锻炼,快速成长,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头雁。教师们,则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学期计划的制定、学校发展愿景的规划、学校核心文化的提炼、学校大事要事的决策等,都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完成。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
过程。
实践性研究。未来学校用“生长”一词来描述教师成长,因为生长是源自主体的。如果说有什么途径能促进教师快速生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研究。一线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问题”,从小问题入手。从2010年开始,王昌胜校长带领教师们在“小问题、小策略”中亲近研究,在解决一个个教育教学小问题的过程中,着眼于“点”的积累。一段时间过后,教师们逐渐从这些散点中发现了许多背后的故事,此时开始引导教师们进行叙事研究,即“每周一得”。书写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反思、调整和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们的思维方式由“点”串成“线”的过程。这个阶段之后,又引导教师们进行了模块研究和项目研究,引领教师们的思维走向“面”和“体”,最后达到系统思考的能力目标。
生长型课程。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兼顾社会发展需求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梳理出“三心”(爱国心、责任心、同理心)、“三力”(理解力、学习力、生长力)育人目标。由跨学科、多元化的3+X课程到基于核心素养的生长型课程,不同的阶段我们采用不同的课程,让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已有相关微课程50多集,可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分享式学习。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基地学校的孩子们给出了答案:表达流畅、大方质疑,甚至可以主动调控课堂……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教师们结合了孩子好奇、好分享、好探究、好讲理的天性,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实质性交往、互动、合作、分享,并尽可能地扩大他们合作分享的内容与区域,将“执行的课堂”变为“质疑的课堂”“说理的课堂”“创造的课堂”,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说理、善于创造。
民主化班级。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班级管理如何适应?如何肩负起培养未来公民的职责?如何更好地引领家校合作?圆桌会议、花样奖励、方法墙、专利墙、个性化社团……无数充满智慧的策略与方法形成了强大的民主班级磁场。班级最大的功能,是为孩子提供心灵的居所以及丰富的支持资源,从而关注并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所以,在基地学校,“只要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就值得去做!”于是,有的教师将教室的半面墙壁改装成攀岩墙,成立“攀岩公司”,帮助孩子合理释放能量;有的教师带领孩子写书出书卖书,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自主开发家长课程,以专业引领家庭教育,同时凝聚家长力量共同陪伴孩子成长……每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孩子在这个小社会里,丰富体验,绽放精彩。
典型性活动。学校活动是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开学典礼、六一、校庆、元旦……从设计、执行到体验、反思,每一项活动,都是孩子站在中央。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让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教育的味道,让每个人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还在进行,未来的家校关系是怎样的?未来会有怎样的学习方式?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呈现怎样的形态……未来学校的样态正在这不断的研究与梳理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工作室不是行政组织,没有功利性,没有行政化,只有“我们”—一群有着共同教育理想的“我们”。办有未来的学校,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人”在中央,是“我们”共同的理念;反思与分享,是“我们”共同的方式。“我们”在一起,用研究的方式,做未来的教育。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王昌胜“我们”工作室)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