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群文阅读的金钥匙

2016-09-10任永刚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鹅白鹅课例

任永刚

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不少专家、名师、一线教师撰写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经验、做法,给了广大读者有益的启示。笔者感觉不满意的一点是阅读方法的称谓有点“乱”,有的用“对比阅读”,有的用“比较阅读”,有的混合两种阅读(对比阅读与比较阅读)。笔者调查了我市教学一线的几位教师,他们提出了一个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阅读?笔者倾向“比较”之说。这里就几位教师的论文,结合有关课例,陈述几点拙见,与有关教师商榷。有不对的地方,敬请语文专家指正。

一、先说“对比阅读”

广东东莞陈康和老师在《当〈白鹅〉遇上了〈白公鹅〉》一文中介绍的是对比阅读。全文约2600字,含四个部分,其一,“对比阅读,找寻两鹅的特性”。做法是,“通过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找寻这两只鹅的特性,感受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以及表达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师:虽然都是傲慢,但两只鹅却又有各自的不同,发现了吗?

生:白鹅傲慢得富有攻击性,因为它还敢咬人。

生:白公鹅傲慢得更有派头,它总是昂着头不理会人。

师:带着自己的这些体会,再读读课文吧。

其四,“承继写法,升华两鹅的世界”。

师:《白鹅》和《白公鹅》的作者还运用了更加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妨重温课文,在文中找找。

生:运用了对比。

生:运用了反语。

生:还有拟人和夸张。

师:在结构上,大家还发现什么特点没有?

生:都是先总写特点,然后再具体描写。

这里,教师通过引导对比,找出了两文在写作上的相同点。(原文见2015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9期)

笔者认为,教师的介绍有三点不妥。

1.“对比阅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比”的解释是:(两种事物)相对比较。何谓“相对”?指性质上的对立,如古与今、新与旧(见词典举例)、虚与实、强与弱、优与劣、美与丑等。《白鹅》与《白公鹅》均为文辞优美之名篇,没有构成对比因素,不宜称说“对比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找寻出两只鹅都有“傲慢”的特点,又发现了“傲慢”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白鹅“敢咬人”;白公鹅“不理会人”。这个“不同点”,没有强弱之分,这样的“对比”没有意义。

2.“运用了对比”。这里的“对比”,指的是修辞手法。笔者以为,两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先说《白鹅》,为了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作者抓住叫声、步态、吃相这三点具体描写,其中写狗、鸭、鸡,并不是与鹅相对比较,这样写是从旁边陪衬烘托,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再说《白公鹅》,为了突出白公鹅的大“派头”,作者抓住姿势、步态、河湾生活这三点具体描写,其中一语提到“狗”,一语提到“邻近的鹅群”,就更谈不上运用“对比”。

3.“独特的表达方式”。对比、反语、拟人和夸张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独特的表达方式”,称说随便,不准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二、再说混合两种阅读

浙江宁波章婷老师在《对比异同 整体提升》一文中有这样两段论述:“对比阅读,即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帮助学生看到差异和共同点,把握文本的特征……比较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从一篇课文的学习发展到了两篇文本,打破了‘教课文’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对比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怎么写’的认识。”“比较阅读不同于以丰富阅读体验为目的的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辅助方法之一……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比文本,或者比较阅读与其他方法相比并没有优势,我们不建议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原文见2015年《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第7·8期)

此文约4000字,正标题是“对比异同……”,副标题是“对比阅读”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不知为什么,正文中却是“对比阅读”与“比较阅读” 混合运用,猜想教师以为“对比”与“比较”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两个词有区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比较”的解释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依据词典之解释,笔者试分析章老师的“对比阅读”是否合理:一是“相似题材的对比阅读——同中求异”。对比的课例:《跑进家来的松鼠》与《松鼠》,写作的对象相同,选材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方法不同。二是“不同题材的对比阅读——异中求同”。对比的课例:《新型玻璃》与《太空“清洁工”》,题材不同,说明的方法有相同之处。三是“同篇文章的对比阅读——比较侧重”。对比的课例:两种版本的《桂花雨》,同一篇文章,写作的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章老师列举的三种类型的课例都不属于对比阅读,找两篇课文的异同与找两种版本的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显然都是用比较的思想与方法进行阅读,应该说是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可以在两篇课文中进行,也可在多篇课文中进行。试举两例:如《白鹅》与《白公鹅》,编在同一组课文中,两文写的是同一种动物,比两种版本的《桂花雨》更便于进行写作侧重点的比较,前者侧重描写鹅怎样吃饭,后者侧重描写鹅的河湾生活。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与《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比较阅读,三个人物都是战斗英雄,三篇课文都有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可让学生比较发现各自的特点,悟到环境衬托的作用。还可以从课外读物中找与课文同类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章老师的研究课题改用“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方法不只用于“第三学段”,第一、二学段也可尝试。

三、后说“比较阅读”

北京东城区吴琳老师在《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听课随感》中概括了三点“创新”的元素,之三是“单元整合,比较阅读,教给学生实用的读写方法”。“比如闫君燕老师在《鱼游到纸上》一文中挖掘出‘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这一表达特点,让学生在整单元的比较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比如钟鹤童老师将《与众不同的麻雀》与同一单元的《毛毛虫的故事》和《小老鼠去旅行》进行比较,教给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原文见2015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2期)

吴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两位青年教师的比较阅读,笔者认为,用比较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群文阅读是合理的。古今不少名人有论述。早见于朱熹的《朱子语类》卷十九:“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说:“群文阅读本质上属于比较阅读。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识别事物。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较、分析、归纳,辨别出被比较因素的共同点和相异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笔者认为,“比较阅读”之说,与《现代汉语词典》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的解释,与教师的具体做法完全没有分歧,且有古今名人专家理论上的支持,应该是一个立得住的研究课题。“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它像一把金钥匙,能开导引领儿童步入智慧的乐园。一线教师只要立足实际,努力践行“多比较、多归纳”的思想,在词、句、段、标点、修辞(常用的)的比较上多下功夫,就一定能使孩子们快速增长知识,提升读写能力。

(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261400)

猜你喜欢

公鹅白鹅课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和鹅打架
我家的大白鹅
鹅,鹅,公鹅
课例
大白鹅
大公鹅勇士
地方良种——马岗鹅
神笔会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