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巨人的花园》走向《自私的巨人》

2016-09-10吕绿扬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巨人花园原文

吕绿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以下称“课文”)是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以下称“原文”)改编而成的。改编之后,除了文章的篇幅长短不同以外,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笔者以此为依据,就文章的表达顺序(文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旨)、文章的表达方法(文法)三个方面对这篇课文与原文加以比较,以明确两篇文章的异同,由课文走向原著。

一、文路: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事情发展、人物出现、逻辑关系等等。那么,《巨人的花园》属于什么表达顺序呢?我们不难看出,可以用不同的依据列出不同的表达顺序。“花园”“巨人”“孩子”“围墙”四条线泾渭分明,各自相对独立,但四条线互相交织、互相作用,螺旋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才使故事的情节变得如此完整,如此曲折,这才符合童话的特点。这方面,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定要分个强弱,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原文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略胜一筹。我们不妨在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等三个方面作一比较。

1.情节开端的比较

【课文】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原文】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他和朋友一起待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因为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接着巨人决定回他自己的城堡了。

课文的开端只交代了“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即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花园的主人是谁?二是他干什么去了?仅此而已。原文就不同了,文章紧紧抓住了童话夸张、幻想的特点,在开端就引发儿童的兴趣。“妖怪朋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串门(不称做客,也不叫旅行)”一串就是七年,儿童就会想:串门哪有这么长时间呀?“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他讲了哪些话?他真的讲完了吗?“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既然是串门,怎么就会受限制呢?如此种种,儿童对每句话、每个词都感兴趣,这叫作“引人入胜”。

2.情节发展的比较

【课文】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原文】那是花园中最远的一个角落,一个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因为他个头太小了,不能爬到树枝上,只能围着树转来转去,一边走一边哭。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快爬上来呀,小孩子!”树儿说。它尽可能地垂下枝条,可是那个孩子太小了。

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他,就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细腻生动的笔调,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描写生活环境和背景。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人物的个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丰满生动,呈立体化。比较课文与原文,在情节发展中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课文中的巨人,从对他的语言描写的三个“滚出去”,从对他的神情描写的“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斥责”,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巨人是粗暴的、蛮不讲理的,是平面化的。而原文中第一次巨人见到孩子玩耍时,虽然有“粗暴的语气大声吼起来”这样的神态描写,但没有说“滚出去”,而是说“你们在这儿干什么”。第二次巨人看见孩子们爬过墙上的小洞来到了花园的情景,心里感叹:“多可爱的情景啊!”第三次巨人看见孤零零的小男孩,“巨人的心融化了”。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巨人虽粗暴但不失和蔼,虽自私但不失慷慨,是立体化的。所以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原文就显得更加起伏有致、丰满生动。

3.情节结局的比较

【课文】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原文】小男孩对巨人露出了微笑,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当孩子们跑进花园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静静地躺在那棵树下,已经死了,满身覆盖着白花。

童话的结局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向善的”,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课文和原文的结局都是美好的,这一点是相同的。但细作比较,课文以巨人开放花园,孩子们与巨人尽情玩耍,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这与儿童纯真善良的心理是非常吻合的。但深层次地说,就显得比较一般,没有悬念。而原文的结局就更为深邃。其一,解开了课文中“小男孩”的身份,只有天使才有这样的神奇,非常符合童话具有幻想的特点。其二,巨人死去虽然是悲伤的,但从巨人“静静地躺”可以看出,巨人临死前是多么的平静、多么的安详、多么的幸福。因为他把欢乐给了孩子们,他死后可以上天堂。这是一种以悲衬喜喜更喜的写法。

二、文旨:文章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思想感情是塔身的话,那么中心思想就是塔尖。《巨人的花园》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笔者罗列了各个版本的教参或教案,有这样一些学生感悟出来的思想感情:“快乐一起分享”“人不要太自私”“孩子天真活泼”“巨人是自私的”“巨人是大度的”“巨人是讨厌的”“巨人是可爱的”“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懂得待人要宽容”“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章的思想感情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思想感情是丰富的、多元的。可以在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中感悟到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课文与原文在思想感情上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1.巨人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

①“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③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其一,巨人对孩子的态度。从课文对巨人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体会到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的、粗暴的,甚至一次比一次激烈,最后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原文中巨人由初见时的粗暴,到再见时的羞愧,再到最后“轻轻托起孩子”的动作,巨人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善良可爱。其二,巨人心理的变化。课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靠天气的刺激、孩子(特别是小男孩)的言行教育而产生变化的,是被动的。而原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自觉的,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是主动的。由此,我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巨人是自私的、毫无感情的,是个冷血动物,感觉是个“反面”人物。而原文中的巨人也有自私、粗暴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自责、懊悔、善良、大度,说不上是“正面”人物,但至少也是个“中性”人物。

2.小男孩的情感比较

【课文】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其一,小男孩不跑的原因是不同的。在巨人的大声叱责下,小男孩没有跑,这一点两篇文章是相同的,但不跑的原因却是不同的。课文中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是无所畏惧的。留下来是准备“教育”巨人,请他“改邪归正”,是个“强大、主动”的孩子。而原文中的小男孩,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他为什么会伤心地流泪呢?他可能会怨恨巨人的自私、凶恶,他可能会怨恨自己的渺小、无能,他更担忧其他孩子永远得不到开心、欢乐。他是个“弱小、被动”的孩子。其二,小男孩的表现是不同的。课文中“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的“一伸”,是“主动出击”,多么潇洒,多么神奇。但读者除了感觉到小男孩威力无比外,其他就少之又少了。而原文中巨人“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被巨人的“一放”,虽突不出小男孩的强大,但说明鲜花、鸟儿是多么喜欢小男孩啊!突出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这一主题。孩子、巨人、花园互相给予、互相依存,人类、动物、自然的关系也不正是如此吗?

3.孩子们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②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③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原文】

①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但是孩子们一看他,就都吓得逃走了。

③当人们去赶集的时候,发现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玩耍。他们玩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后,孩子们要和巨人说再见了。

其一,前两次小孩子都吓跑了,两者是相同的,但吓跑的程度不一样。课文用“四处逃散”“纷纷逃窜”等词,说明孩子们心里是相当害怕的,达到了慌不择路的境地,同时反映出巨人的“蛮横、凶恶”。相比之下,原文就显得平和得多,只用了“吓跑了、逃走了”等词。虽然还是用了“跑、逃”,但孩子们的害怕程度相对轻了许多,同时巨人的形象也温和一些。其二,孩子与巨人同时尽情地玩,尽情地享受,两者是相同的。但原文是通过人们的视角来描写孩子们与巨人同乐的情境,比课文中作者直接叙述要有情趣得多。在“玩耍”前加了“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这一修饰语,不仅仅是孩子与巨人欢乐,还有人与花园的和谐,文章的立意就不一样了。

我们说,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是多元的,但不管怎么样,两篇文章的价值取向(中心思想)是相同的,即“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三、文法:文章的表达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指的文法,不是词典里所解释的“语法”,也不仅仅是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中间还包括了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在文章的表达上都富有特点,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章语言富有美感。

1.表现手法的比较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比较曲折。如何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吸引读者,需要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那么,怎样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呢?课文也好,原文也罢,都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从上文“表达顺序”一节的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感悟到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其一,前后的对比程度,课文显得更加强烈。无论是“花园”变化线、“巨人”变化线、“孩子”变化线,还是“围墙”变化线,“花园”的春夏秋冬,“巨人”“孩子”的喜怒哀乐,每个阶段都写得十分明确,儿童既能一读就懂,又很有快感。这都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这一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而原文在对比的程度上,就显得“模糊”得多,但人物的心理变化要合情合理一些,使之更加自然、更加含蓄、更加可信。其二,前后的对比内容,课文显得简洁明了,花园要么鲜花盛开,要么雪花飞舞;孩子要么欢乐,要么害怕;巨人生气、生气、再生气,直至最后才醒悟过来。原文就显得复杂一些。无论是巨人、孩子的心理活动、言语表达、行动表现,还是花园的前后变化,都是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慢慢演变而成的。

2.表达方法的比较

【课文】

①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大家知道,要使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必须运用人物描写的表达方法。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等。

读了课文中巨人的话,我们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了一个“自私”“任性”的巨人,为什么能感悟到呢?就是因为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用词褒贬分明,三个“滚出去”,而不是“走出去”,充分表达了巨人愤怒的心情。其二,标点十分恰当,三次说话,用了五个感叹号,可谓感情强烈。其三,尽量使用短句,说话内容,少则一字“喂”,再则三个字“滚出去”,多则也只有八个字。这一语言风格与人物的心理是吻合的。其四,恰当使用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课文从“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叱责”,内心愤怒是一层高于一层。所以说,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是富有特色的。

再看原文,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够突出,但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可圈可点的。其一,动词的准确性,句中的“来到”“托起”,都用得十分贴切,用“来到”,而不用“走到”“跑到”,因为“走”感觉太慢,“跑”又感觉太“急”。“来”字更有想象的空间。其二,修饰语的准确性,“走”的前面用“悄悄地”,是因为只怕惊动小孩。“托”的前面用“轻轻地”,是因为巨人醒悟后的羞愧,是对小孩的感激,对小孩的挚爱。可谓一个动词牵动着一片深情。这也许是人物动作描写的魅力吧!

3.修辞手法的比较

【课文】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原文】像星星一样美丽的鲜花,在草地上随意地盛开着。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甜美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他们唱得很动听。

我们知道要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就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同样是对花园的景色描写,两者就相差甚远。课文通过改编后,从词语的角度看,运用了汉语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四字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内容含量很大,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句子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方法。描写春夏秋冬的四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形成了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协调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相比原文,虽然译成中文,但更尊重外文原著,由于中外语言特点的差异,读起来韵味就差远了。再看下面两段文字:

【课文】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原文】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把所有的树木涂上银色。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也欣然应邀而至。他穿着一身厚厚的毛皮大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把烟囱的罩盖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也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他都要不停地下三个钟头,大大的冰块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他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飞跑,浑身上下灰蒙蒙的,呼吸喷出的全是冰。

上面课文的段落,虽简单明了,但动感不强,缺乏童话的趣味性。相比之下,原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雪、霜、北风、冰雹等”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人的语言、人的情感,“乐不可支”“应邀而至”等词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移植到景物描写当中,使整个故事情节妙趣横生,达到了童话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路、文旨、文法三个方面对课文和原文进行了比较,不难发现原文比课文要丰富精妙一些,譬如,课文《丑小鸭》与译文,课文《西门豹》与文言文及译文等大体也是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在理解教材、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中能结合原文,是否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高效地完成我们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让每个孩子走向原著,阅读经典,爱上经典!

(浙江省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322100)

猜你喜欢

巨人花园原文
国内
直立的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