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肴

2016-09-10无恙

中学生博览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二姐油条豆浆

无恙

今年新出的何炅跟王嘉尔主持的《拜托了冰箱》与《透鲜滴星期天》都是与美食息息相关的节目。不看则已,一看则喜。

每一个吃货待美味佳肴都是独爱情怀,然后我就边看节目边追溯起记忆里抹不去的味道。

早年家里有个烧柴火的灶台,上面的大圆洞常年放一口大锅,做饭煮菜烧热水都是用的它,长时间的柴火烧熏,使大锅底部附上一层厚厚的锅底灰。那时候常在巷子的尽头蹲点儿,看邻里老姆(潮汕话音译,指老奶奶)将锅反着放在地面,用锄头刮掉那层锅底灰,之后地面会留下圆圆的一圈锅底灰。

那时候煤气炉还不那么盛行,村里只有部分家境较好的在用。早晚饭点时分,家家户户起火做饭,满村的烟囱开工,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浓郁的乡村韵味。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印象深刻。

记事那几年,父亲教会哥哥生火煮饭等基本功后隔三差五一忙活儿就把做晚饭的任务全权交给他。说来也怪,那时哥哥也不过十来岁的年纪,生起火做起饭煮起汤来却是得心应手到不像话,纯粹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

后来,犯了小孩儿贪玩的天性,哥哥索性也教会了二姐生火烧水,有模有样地指导,二姐出师后,他便多出了烧水给弟弟妹妹洗澡的时间去跟伙伴们会合戏耍。

红霞晕染天际之时,在回家的那条坡路上总能瞧见他提着在小店买的肉丸配葱花一路蹦跶着的身影,热汗涔涔。

到家后按步骤操作,洗净大米后下锅,加水,盖上特大号的锅盖,转而坐在灶口守火加柴,等候白饭熟透。

哥哥很疼爱他的年纪小小的弟弟妹妹,米饭盛入小锅后他会把粘着锅的锅巴弄起来团成团,供排行尾端的弟弟妹妹享用,所以基本上都是弟弟妹妹有口福。我排在倒数第三这个尴尬的位置,偶尔锅巴多时且哥哥想起我来才能有份,多数时候唯有默默地在一旁擦着口水看着弟弟妹妹吃。

哥哥做的晚餐很是简单,常是一锅白饭加一盆肉丸蛋花汤,上面飘着几段葱花,有时会加以改动,变成肉饼紫菜蛋花汤,总之,鸡蛋是我们都爱的必不可少的一味食材。

夏季有时候还会买一瓶大瓶的雪碧或百事可乐,一人一碗配着饭喝,五个人就着地面围着饭跟汤团团坐着,吃得极其尽兴。

父亲常交代我们饭点儿到了就先吃,用不着等他,有时晚上饭点儿他回家刚好碰上我们在吃饭,见我们个个吃得满足,便笑得慈爱,添碗筷加入我们的行列,你一言我一语中晚餐时光其乐融融。

就这样,不晓得是因为哥哥投了我们所好还是因为我们太没追求,这样简单的晚餐总能得到我们的集体认可点赞,甚至在烹饪时总会止不住地期待能够快点煮熟我们好早点吃到。

后来煤气炉普遍化,家家户户购置,但为了节俭煤气费用,多数人家仍然用柴火灶用得比较多,煤气灶只偶尔启用。

许是尝到了煤气炉方便使用的甜头,此后父亲清晨煮早餐都是在煤气炉上进行。

不晓得什么原因,有段时间我早上都起得很早,睡眼蒙眬地呆坐在床沿,父亲又绽放他慈爱的笑颜,道:“那么早就醒啦。”得到的回应是我带着拖音的一声“嗯”。

静默了一会儿,父亲突然询问我要不要吃豆浆油条薏米,瞬间我精神头儿就来了,点头如捣蒜,生怕父亲改变主意,即刻跳下床沿,嚷嚷着 “阿爸你等我,我刷牙洗好脸后就跟你一起去买。”然后趿拉着拖鞋屁颠屁颠地去洗漱。

归来时父亲手提着一些刚买的食品跟生活用品,步伐稳健,我则如愿提着主动请缨到手的薏米油条以及一整包豆浆晶,小心翼翼。

到家里安放好东西,父亲便拿锅接水放煤气炉上煮至临沸,打开豆浆晶倒进锅里后搅拌,再下两三颗鸡蛋,搅拌,完工出炉。

父亲在叫我的兄弟姐妹起床的同时我在餐桌前一手持着调羹舀豆浆一手拿着油条默默开吃,心满意足。

我们吃父亲做的饭菜吃了十多年,纵然时间这样久,父亲也没能清楚地掌握我们的食物偏好。因他鲜少与我们沟通交流,也并不像那些主妇们那样细心于观察综合,更不擅长变通。

往往餐桌上出现不一样的菜式且合我们口味的话一般当顿就会光盘,然后接下来几天这道菜就会不断地出现在餐桌上,父亲这样的重复无一不让我们对那些菜式由爱变怕,好比之前的豆浆油条跟后来的肠粉炊面,而一旦我们开口跟父亲说明吃多回已经腻味后,再见这食物便是在计不清日子的将来。

父亲年少时家里食物欠缺,为了下饭奶奶炒菜就下很多盐,以至于父亲对咸度异常敏感,他做好菜后总会问享用中的我们会不会太咸,在我们回应后安下心来,嘀咕着“不咸就好”等话。

二姐初二以后,父亲便开始让她接手做晚餐的活儿,回回不忘提醒她盐不可以放太多。父亲偶尔会买我们很少吃且难处理的食材回来,通常都是把菜的做法简单说一遍后便出去溜达,徒留我们对着食材干瞪眼。父亲这样的随性让二姐很是头疼,有时候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整便气鼓鼓地把食材洗好后放置一旁待父亲回家自行解决。

高二下学期,二姐周末放假回家常专注于尝试做反砂芋、寿司、玉米胡萝卜排骨山药汤等食物,并且万恶地拍照上传,引得我在他处刷动态之时口水横流仰天长叹:美食啊,我们的缘分哪儿去了?呜呼哀哉。

遗憾我没能将父亲的厨艺好好地传承,五六年前沾锅许多回,做出来的菜基本不招弟弟妹妹青睐,他们的味蕾在无奈中被我折磨了两个半载,而我于下厨的热情也在这两个半载当中消弭殆尽,厨房当真不是我的天地。

如今家里掌勺的是母亲,事实证明还是母亲比较适合持家,营养搭配食物合味,轻轻松松地就搞定家里的一日三餐,并且深得我们所爱。

父亲做的南瓜饭、哥哥做的肉丸鸡蛋汤、二姐的招牌玉米胡萝卜排骨山药汤我还是会不时地想起,记忆中的佳肴,抹不去的味道。

猜你喜欢

二姐油条豆浆
秋天也爱喝豆浆
二姐
油条为什么都是两两相抱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扭在一起炸等
苦涩的甜蜜
开车
每个烧饼多少钱
豆浆新吃法
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