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的“智慧之道”
2016-09-10柳泉敏
柳泉敏
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语文的智慧,应该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纯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产生中显现。智慧的语文源生于教师观念,生发于语文课堂,生成于语文生活。
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有人对他说,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瓜已经摆在这儿了,还用标出此处吗?于是卖瓜的把“此处”二字擦了。又有人对他说,“卖”字也属多余的,这么多的瓜不卖还能自己吃?于是卖瓜的又把“卖”字擦了。还有人对他说,这“瓜”字也不应该写,摊上放的就是瓜,谁看了都知道。于是卖瓜的索性把“瓜”字也擦了,剩下一块大招牌。再有人对他说,这招牌上一个字也没有,还要它干嘛,不如把它扔掉算了,于是那块空招牌也给扔了。令人发笑的故事背后隐含着一个深刻道理:“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把多余之物一件件去掉,让复杂的关系一层层剥落,世界就变得通体透明,本体大道就在我们面前打开。简单才是根本,简单才是把握大道。
然而,语文教学是有别于“为道”的“为学”过程。“为学者日益”,它非常复杂,而且日趋复杂。再简单的课文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个句子有它的思想含义,一个词语有它的具体解释,就是看起来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细细推究起来,也大有文章可做。这些东西都在语文教学的范围之内,都有必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学习运用语言,需要设计一整套教学流程,其间采用的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最后的效果怎样?还必须经过形式多样的试题加以检测,而试题的类型也越来越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语文教学回避不了,必须直接面对的。
必须承认,复杂也是必要的一步,没有它,语文教学将会显得单调和沉寂。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复杂化”的过程中从古代“蒙学”阶段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学科,而今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百花园”。但在各种阶段,形式毕竟是附着在本体上的外衣,它越增越多,越积越厚,在带来相应效果的同时,有可能蒙蔽人们的眼睛,使人迷失在复杂的现象之中,以致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迹。如语文中常见的修改病句训练,这项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辨析掌握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包括意思完整、用词正确、避免重复、前后一致等,但如果把它往复杂的路子上赶,过于程式化、机械化、繁复化,就会冲淡这项练习的“语文味”,甚至会僵化学生的思维,使“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不合“逻辑”的精彩被排斥在学生的“正确”思维之外。
智慧的语文教学呼唤简单。面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谁也没有本事把每一片树叶准确无误地画下来,高水平的画家却能跳出“复杂”,以简驭繁,寥寥数笔勾勒出树的大体特征,其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简单表现复杂,借助简单认识复杂,把握复杂。“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冗繁削尽”正是郑板桥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打磨,进入删繁就简,时而能虚之的高远境界的真实写照。语文教学也要从复杂中跳出来,在简单中把握其本真。具体而言,要精选教学内容,找到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要简化教学设计,提炼一条教学主线,找到一个教学抓手,并以此贯穿教学过程;要淡化应试练习,找到具有“举一反三”价值的训练点,取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概言之,就是要找到“一”,把握“二”,掌握开启“复杂”大门的钥匙,借此以简驭繁,把语文这棵大树传神地演绎好、表现好。
当然,简单不是一味地削减,智慧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包含着丰富内涵的简单。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简单,才算是把握了语文教学的大道。就拿教学设计来说,好的设计是简单的,但它具有开放性、再生性,它虚中有实,少中见多,可以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可能。如,在教学《三借芭蕉扇》时,一位教师扣住题目中的“借”字组织教学,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流程:回忆借——回忆生活中向别人借东西的经历和感受;理解借——理解课文中几次借扇的经过;评价借——对孙悟空“借扇”这件事进行评论。因其简单,教学就有了抓手,便于课堂上把握和操作,教与学也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又因为这样的简单是富有内涵的,因而避免了课堂教学空洞无物,使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二、自然:智慧语文的遵循之道
顺其自然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最高规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倾听和遵从自然的声音,准确地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只有跟自然联盟,才能得到幸福并且造福于别人。”依据自然规则建立教育理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自然”更是敬畏有加,他指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无数事实证明,遵循自然法则,一切得心应手;逆自然而行,则到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兴趣爱好不稳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心理特征在语文学习上也有相应的表现,如,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句子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都带有区别于成人的“孩子味”。但我们常常无视学生的这些特点,以自身的经验代替他们的经验,用一己的想法去推测学生的心理,并一厢情愿地去要求学生。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一位教师让学生做排列句子练习时,全班仅有几位学生正确。于是,老师跟学生做了详细的分析,学生终于“掌握”了。后来一次测试中刚好又出现了这道题,令人费解的是仍有超过一半学生做错。做过了的题目还是大面积出错,症结是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学生认知能力范围。无视学生的情况,学生只能还你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
遵循自然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什么?学生不是“白纸”,他们有着自己的力量和潜能,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定的认知能力,迥异的情感态度,好动的性格特点,易变的兴趣爱好。他们在牙牙学语时,没有人给他们专业的训练,但无意间我们就发现他们会说话了,而且说得非常准确。从不会到会,这需要多大的力量?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一些东西本来就存在于学生身上,而不是我们外力能强加的,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配合和引发。一篇课文,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他们的初步认识,虽然他们的认识离“要求”或“目标”有一段距离,但这“距离”正是教学的立足点,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欣赏“距离”,善待“距离”,才能缩短“距离”,最终超越“距离”。尊重学生还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上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期望陈景润在文学领域有多高的造诣,就像很难让高考数学才得了十几分的钱钟书把数学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一样。因为他们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当到达我们需要的高度时,他们本有的高度就不复存在了。
遵循自然的另一个要求是遵循教材内部的规律,用好教材。对待教材,我们常常把它看作一个静止的客体,一个有待开发的矿藏,引导学生“寻珍觅宝”。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发”,则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其实,教材有其自身内部的规律,教材之中已经包含了“方法因素”,教材是方法和材料的统一体。正如杜威所言:“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方法从来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
因此,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使“学什么”与“怎么学”统一起来,或者让方法直接从教材中产生,这样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如何体现这一过程呢?不妨举个例子。如《学会合作》教学,当一名学生说出“顾名思义”的意思后,教师顺势让学生对其他词语进行了一番“顾名思义”,理解词义。学完词语后,再来了个“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认知了词语,理解了课文。“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本身存在于教材之中,方法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合乎目的的活动,“学什么”与“怎么学”已浑然一体,不分彼此。这样的做法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却达到了事先预设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因“自然”而动的教学智慧。
三、创新:智慧语文的源头活水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和变化中,花谢了又开,草枯了又荣,但是再开之花、再荣之草不是过去事物的重复,而是与过去事物完全不同的全新。人是否定性的存在,那就是通过对自身的否定实现人生的超越,而这否定的过程就是弃旧图新、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需要,都具备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教学需要智慧,需要创新,离开了创新,教师的工作就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乏味劳动。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看似重复的劳动中演绎出变化,体味到精彩,感受到生命发展的价值。一些精彩的课堂,如果把外在的东西全部卸下,把精要的东西提炼出来,我们会发现,那主要得益于创新。大到总的教学框架,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是“创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闪烁智慧光芒的创新,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长久回味的艺术品,而这样的“艺术品”对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外面世界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需要和享受。它吸引着学生,启迪着学生,提升着学生。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淡忘之后,有可能教师的创新之举仍留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而把所学的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真正意义的教育吗?
创新需要智慧,智慧体现在创新之中。创新首先是一种有别常态的变化,它表现为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并不断有新的东西产生。但是体现智慧的创新不单单是“未曾有过”式的猎奇,而是符合规律的“应然”。它像一件艺术品,粗看让人一惊,惊叹于艺术家丰富的想象。但是过后觉得它应该是这个样子,其他别的样子都不如它来得好,它是理所当然的“应然”。别出心裁困难,因为它必须是全新的,具有超越性的;理所当然也不易,因为它要让人理解接受,让人觉得理所当然,非此不行。意想不到靠的是“出奇”,理所当然靠的是“合理”。光有合理会流于平庸,仅凭出奇会华而不实。智慧的语文教学要求两者完美结合,追求的是合乎规律的出其不意和意想不到的顺理成章。
创新无处不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在不自觉地“创新”。一篇课文,每教学一次,教学环境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最后形成的教学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这许多的“不同”中,教师就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满足自己的创新需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教学创新的案例俯拾皆是。如《灰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人、树、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植树造林对于爱鸟、护鸟的重要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先从句子中提炼出“人”“木”“鸟”三字,让学生练习组合说话,认识三者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把“人”“木”“鸟”三字结合,在黑板上板书了“鸺”字。学生看后一愣,这是一个生僻字,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教师抓住机会,向学生解释道:“这是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鸺留,这种鸟非常稀有,现在已经绝迹……只有植树造林,把‘人’‘木’‘鸟’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这种鸟留住。”听了老师的一番陈述,学生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体会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这一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出乎意料,又自然而成,几乎没有任何“替代的空间”。“鸺”字依据教学需要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但细细一品,与其说字从文来,不如说文因字生,因而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智慧要求。
创新不在于量的多寡、质的优劣,而在于能否给人以启发,让人获得艺术享受。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教具运用得当,都能体现创新的要求,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当然,要找到这样的创新,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我们所能想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没有”“全新”只是某种意义上的相对,而不是无条件的绝对。深入钻研教材,对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关注的探究状态,才能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或在教学需要的时候灵感顿显,运用智慧,产生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让学生经久难忘的“神来之笔”。
四、高效:智慧语文的产能保障
效率问题是困扰语文教学界多年的一个老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尖锐指出:“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还指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二千七百多课时”的付出,“大多数不过关”的结果,效率效果双双落空的现象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效果)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了,知识面变广了,特别是言语交际能力,更是过去的学生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时代在进步,新的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继续提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摆在了议程上。
效果和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效率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效果,提高效率一方面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还必须尽量减少付出。但是要有好的效果,一般无捷径可走,需要多下功夫,多花时间。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再高明的做法,不下苦功夫,不可能收效。拿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而言,不经过一定量的抄写积累,教学方法不论如何高明,字形掌握还是难以保证。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效率要来又有何用呢?在令人满意的效果面前,鲜有人会问取得这个效果下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时间?是否有少花些功夫、少耗些时间的必要?而只有当学有所退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如何调和两者的矛盾?积极的方法是关键。如教学一个生字,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让学生过目不忘的状态,获得刻骨铭心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肺”字时,为防止学生把右半部分写成“市”字,用了“透视法”。他先给学生出示“脯”字,让学生看看胸脯中有哪些器官。然后把“脯”的两横、一点依次去掉。通过透视,学生牢牢记住了“肺”字的写法。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成了要通过大量抄写强化才能牢固掌握的目的。如果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从得法开始,那就可以逐步逼近语文教学高度有效的愿景。
另外,还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是要树立科学的效果观。效果存在着一个“合理阈”,它的最佳点不在最高处,它会离理想的高点有一定距离。有人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处于班级中上水平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潜能最大,这一现象被称为“第十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着这样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处在这个水平段的学生,既没有优等生害怕别人超越的焦虑,也没有后进生落后被动的压力,前有进的余地,后有后退的空间,身心处于极佳状态,潜力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样,在语文学习上,不能忽视这样的“缺”,如阅读训练常有这样的情况,丰富多彩的答案常常伴有错误(如错字病句等),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求“完美”则免不了平淡。在“完美的平淡”与“缺陷的生动”之间,该作何选择?值得玩味和深思。谁也不会认为断臂维纳斯缺少了什么。不仅如此,就是因为她的“缺”成就了她的美,是“缺”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因此,追求效果不是朝着极限无限逼近的过程,而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恰当把握。确定了这样的效果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才有了可能,有了信心,更有了方向。
朝着最高的目标不断前行,在突破一个又一个“高度”的过程中,体验不断超越带来的快乐,我们的脚步会因此走得自信和坚实。而用另外一只眼睛看待“高度”时,我们就会发现身边也有美丽的风景,于是在欲超越而又暂不能的时候我们不再困惑和迷茫,我们的脚步会因此而走得更为稳健。我们就是靠这双脚行走在语文的世界里,不断去追寻着语文的“智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