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第一学段实用类文体科普文教学的适性策略

2016-09-10吴昊旦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活化石银杏树科普

吴昊旦

科普类说明文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科上,既担负着第一学段重要的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阅读任务,又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的思维与习惯,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因相较于其他课文没有生动的情节与丰富的情感,语言简洁、平实,科普文的教学常常是学生读,老师讲,甚至无限制地补充科普知识,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脱离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课文,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浅议如何实施实用类文体科普文教学的适性策略。

一、适情朗读,读出言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纵观现今课堂,不分文体,不辨特质,课课“有感情地读”,堂堂“美美地读”,课堂虽热闹,学生却懵懂。笔者认为科普文教学要重视朗读,但更要结合文本,凸显科普文文体特点,引导学生读懂句子,读得生动,读出趣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内化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请看二年级上册《活化石》的教学片段。

师:第三句话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读。

(生读)

师(引读):哦,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师:读着读着,你感觉怎么样啊?

生:我感觉银杏树长得慢极了。

师:长得慢极了,有多慢呀?

生: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师:这位小朋友,你现在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呀?

生:一直要等我变成老奶奶的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呢。(生笑眯眯地回答,其他孩子都觉得有趣,哈哈笑。)

师:这位老爷爷,你家院子的银杏树结出果子来了,你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呢?

生:是我小时候种下的呢!(生自豪地回答,其他孩子再次偷笑。)

师:真好玩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读懂每一句后,教师和学生合作,用问答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梳理段落。)

师:刚才我们一句一句把这段话读好了,现在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队伍,我们连起来用问问答答的方法来读,我问你读,准备好了吗?

师:为什么说银杏树是活化石呢?

生(齐读):银杏树,又叫白果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生(齐读):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教师再次引导孩子梳理段落内容。)

师:你看,这段话先向我们介绍了“为什么说银杏树是活化石”,再写“它是怎么样的”,介绍得多清楚呀。来,我们连起来再读一读。

教师引领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再通过师生合作的问读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读懂一段话。特别是理解“银杏树长得慢极了”“一直……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结合体验达成的,把文中的“你”转化为“我”,学生一下子就与文本拉近了距离,鲜活的感觉跃然而出,读得通透,读得有趣,读得适情适性,读出言语魅力。

二、适时训练,习得语言

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语言文字上着眼、着手、着力,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语文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本位的回归。结合文体特点,充分开发利用“文本资源”,适时规范句子训练,使学生学习科普文,不仅是了解科学的知识或道理,更是从科普文中获得语言的习得。

1.找叶子理解“辨认”。

师:老师这儿有好多叶子呢,你能找到哪一片是银杏树的叶子吗?来指一指。

(生上台指出银杏叶)

师:为什么你一下子就找对了?

生:因为银杏叶长得像一把把小扇子。

师:你真会读书!刚才我们在一大堆树叶中找到了银杏叶,这个过程就叫——

生:辨认。

(师板贴词卡)

2.结合句式用“辨认”。

(出示:“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师:谁来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你看,这是什么树呀?(枫树)这个呢?(铃兰花)也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自己先练练。

(出示句式:

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像  。)

生1:枫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小手掌。

师:一只只小手掌呢,不仅说正确了句式,而且说得多有趣呀。还有谁想说枫树的吗?

生2:枫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个个小鸭的脚印。

师:多好玩呀。谁喜欢铃兰花呀?

生3: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花像一个个小铃铛。

生4:铃兰花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朵朵花像一个个小灯笼。

师:你瞧,用上这样的句式,说得多有趣啊。挑一种自己喜欢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运用,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母语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作为本课重点的句子范式“  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像        ”,教师并非机械地复述强化,而是巧妙地提供素材,创设言语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材料,融会贯通后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是一个不断激励学生积累语言、活化语言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一次次地去亲近文本、表达文本、超越文本,逐渐改善原有表达的语言结构,获得更好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在语文课堂学有收获、学有兴趣、学会学习。

三、适度拓展,回归本体

面对科普文中的科学知识,教师不能不讲,但也不能多讲。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但认知却是有限的。但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遇到另一个新问题,从而陷入一个反复讲解、繁琐分析、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

曾听一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活化石》时,为引导学生理解“珍贵”,拓展了如下内容:银杏树浑身是宝。它的木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白果可以做药用,可以治疗气喘病和肺病。它的叶子是一种很好的农药,能防治害虫。如果你用银杏树的叶子做书签,可以驱除书中的蛀虫。长长的一大段文字用课件播放出来,二年级的孩子单就理解文字内容都不甚容易,更何况通过理解这些文字进而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笔者就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作了如下处理:

1.图表理解:“几亿年前”。

师:几亿年前呢,孩子们,如果这表示一百年,几亿年就相当于这样。看了这个图表,你想说什么?

生:几亿年好长好长啊。

师:是啊,真漫长呀!

2.说文解字:“十分珍贵”。

师:所以课文说银杏树——

生:十分珍贵。

师:“珍”在古时候是这样写的:左边王字旁,代表宝玉;右边,人+三撇,表示长着白头发、长胡子的老人。合起来,“珍”的意思就是老人留传下来的宝玉。根据意思,你能给珍贵找个近义词吗?

生:宝贵。

师:到底有多宝贵呢?小朋友看,几亿年前和银杏树一起生活的古生物还有很多呢,三叶虫,恐龙。可是两亿年前,三叶虫灭绝了;6000万年前,恐龙也灭绝了,只有银杏树一代一代地存活到了今天。怪不得,银杏树被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多珍贵呀,谁能读好。

科普教学的课堂,在于把复杂的知识讲授得浅显易懂,把高深的道理表达得透彻明了,把枯燥的事物描述得生动形象,把一切远离儿童时间的东西拉到儿童的眼前,净化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适度的有效的拓展,让科普文中的语文味在课堂上如翩翩蝴蝶般比翼双飞,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田。

四、适境入文,翻转课堂

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在科普文的教学中适时引入趣味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课文中所包含的科普知识,在说的过程中更加明朗,学生能感受到一种“豁然洞开水底天”的乐趣。同时,课堂中充满笑声,课堂上就会呈现出语文的轻松和愉悦。

师:这时候,一群叔叔阿姨也来到活化石博物馆参观,看到美丽的银杏树,他们都被吸引住了。哪位小讲解员为他们介绍一下呀。

提供开场白:大家好,欢迎来到活化石博物馆。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活化石是银杏树。

用上提取出来的重点词:

银杏树 白果树 公孙树

几亿年前 十分珍贵

容易辨认 小扇子

长得慢极了

生看屏幕自主练说。

生1:大家好,欢迎来到活化石博物馆。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活化石是银杏树。银杏树,叫白果树,还叫公孙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呢,历史比我们人类还要长,十分珍贵。它长得很慢很慢,因为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它又叫公孙树。

师:你介绍得真好,还加上了自己的话呢。不过,讲解员小朋友,银杏树长得怎么样,我还不知道呢,能给我介绍介绍吗?

生1:能。银杏树长得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黄黄的小扇子,你一看见它就能认出来。

师:哦,原来银杏树的叶子很像小扇子呢,真有趣。

生2:大家好,欢迎来到活化石博物馆。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活化石是银杏树。银杏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有好几个名字,叫白果树,还叫公孙树。为什么叫白果树呢,因为它的果子是白白的,叫白果,所以它叫白果树。为什么叫公孙树呢,因为它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呢,所以它叫公孙树。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可好玩了。

师:你先介绍了银杏树两个别名的由来,再介绍它的样子,介绍得多有条理呀,你已经成为金牌讲解员啦!掌声送给他。

科普文教学,要将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语言实践情境。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氛围或情境下表达出来的,离开了它,就落入枯燥的训练中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响应,大胆地阅读、尽心地思考、尽力地发挥,进而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体得以激活,将阅读信息浓缩成简练的文字,进行合理的摆放,是学生对科普文理解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在交流中,在文本的二次创编过程中,自主阅读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生命个体的全新体验。

五、适用生活,大语文观

俗话讲,“水有源,树有根”,任何一种物象都是生活的翻版和重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到立足文本,回归生活。诚然,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生活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互相对接,形成知识组块。

笔者在教学新词“博物馆”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谈话:

师:我最喜欢去每个城市的博物馆参观。谁想跟着我去玩玩?(生举手)好,出发啦。我们来到了——宁波博物馆(课件出示),那儿展示的可都是我们宁波的历史文化。

师:瞧,这是我们宁波的老字号,一只缸,一只鸭,一只狗,叫:缸鸭狗。那里的汤团可是我们宁波一绝呢。

师:这是石磨,以前的宁波人用来磨豆子、磨米的。

师:这是舂米的工作,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好像是做年糕的时候用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过。

师: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这就是做年糕或者麻糍的时候用到的呢。有兴趣的小朋友双休日可以请爸爸妈妈带你去宁波博物馆参观参观,一定能了解更多我们宁波的历史。

“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教师除了要把握好课堂上的40分钟之外,更应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跳出课堂教语文。”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更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根据学情,依据年段目标,适情、适时、适度、适境、适用地从教材中寻找合宜的语文知识学习点、语文能力实践点、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研制适合当下学生的科普文教学内容,使之更切合语文特质,更贴近学生学的起点与需求,让学习方法的指导润物无声又深入人心,让学生学会感受母语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真正习得能力,生长智慧。

猜你喜欢

活化石银杏树科普
萧彦昕的诗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海底活化石
蓝血的活化石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