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在合作中品尝写作的快乐
2016-09-10朱章芳
朱章芳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借用日记接力的形式来写日记。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带入“循环日记”,让学生们品尝到了写作的快乐、合作的热情,更提高了写作水平,是一箭多雕的活动形式。我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写作基础分成大体均衡的六组,每组的五六个同学就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共同体、竞争体,组与组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一小组的日记写得最有新意,最吸引人。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还让每一组的学生分别给自己小组取个响亮而有意义的名字:“雏鹰展翅组”“神奇宝贝组”“童话大王组”……每个名字都充满童趣、富有个性。日记得到了星,小组就相应地加星,到最后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星最多,哪一组就是写日记冠军。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集体的利益,日记不再是随意的敷衍、恼人的负累,而是倾吐的需要、真情的流露。自从在班里推行了“循环日记”后,学生对写日记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我则开始尝试用“循环日记”的方法来探求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益。
一、“循环日记”中的学生
1.他们,下课忘了休息
“丁零、丁零”,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语文课下课了,我和往常一样,又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聊天、交流,不少学生围着我像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猛抬头,发现前面五个同学围在一起,似乎在讨论着什么,特别是以前一下课就往外跑的黄峰利也在其中。我好生奇怪,走到他们身边,才知道他们正在帮助黄峰利同学,告诉他怎样写循环日记,商量写什么内容,怎样写得更精彩。因为他们小组想在第一周的“循环日记”评比中得第一。一向讨厌习作的黄峰利同学不仅在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而且还在认真地做笔记呢!他们见我来了,立即抓住我问这问那,问的全是关于写作的。“丁零、丁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放过我。英语老师进了教室,我才从教室里出来。虽说课间被同学们问得晕头转向,但我心里却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了一群正在合作学习的孩子,感到了一颗追求进步的心灵。现在,在合作竞争的激励下,小组同学不仅能积极参与“循环日记”的写作,而且都能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了,原来“循环日记”还有这么大的魅力!
2.他,第一次向家长请教
张卫,班上最内向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很少与同学交流。家访中听他爸爸讲,张卫在家里都是家长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很少主动和家长谈论学校的事,更不用说向家长请教了。
那天清早,张卫的家长就在校门口挡住了我。他妈妈拉着我的手,高兴地告诉我说:“张卫昨天晚上真是破天荒,拿着一个日记本向我问起怎样切蛋糕……”我一听,就知道是“循环日记”的功效,让张卫第一次向家长请教,第一次主动与家长交流。
来到学校,打开第三组的“循环日记”,真的看到了张卫的日记:“同学们,我写不出好的文章,只得告诉你们一个生活小常识,让你们的生日Party减少一些麻烦。我们经常在用刀切蛋糕时,蛋糕总会黏在刀上。如果我们在切蛋糕时,先把刀用开水烫一烫,然后再来切,蛋糕就不会黏在刀上了,并且切的蛋糕非常整齐,非常好看。不信,你就试试看……”一颗愿为同学支招的善心,一个大胆向家长请教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没想到,“循环日记”还让学生迈出了与家长合作的第一步。
3.他,跑进了办公室
“报告!”响亮的声音让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一看,原来是“童话大王组”的李英。“老师,您帮看看,我写的《星期天的故事》,是写我上特长班真实的感受呢,还是违心地写一些家长认为是好孩子的思想呢?”听了她突然的发问,我一时还无法回答。当我细问,才知道她被妈妈逼着星期天到外面学习英语,她心里不是很愿意,所以准备通过“循环日记”来表达自己苦闷的感受。当草稿在小组内传阅时,引起了争议。争议不能决定结果,最后她才来问我。“日记就是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我赞同你的观点,说不定你的日记能改变你妈妈对你的教育方法呢!”听了我的回答,她满意地走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笑了,同学们在写“循环日记”的过程中碰撞的交流火花太让我满足了。
二、“循环日记”中的教师
1.我感动:学生们的纯真童心
在“循环日记”的“专题日记”训练中,我尝试着让每组讨论商量确定一周“循环日记”的专题。不久,“童话天地”“人物叙写”“名川秀山”“动物长廊”“每周要闻”“教你一招”等“专题日记”出炉了。在这些专题栏里,同学们纯真的童心深深地感动着我。“心灵独白”日记中一个同学写道:我长了水痘,医生建议我在家休息,可爸爸又怕影响我的学习,他非要我来上学。我怯生生地来到学校,班主任看见了,又要我回去。夹在爸爸和老师的中间,我为难地流下了眼泪。班主任见我很伤心,便问我原因。当他知道我爸爸的意思后,他立即拿出手机给我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爸爸不要担心,并承诺等我痊愈后一定给我补课。我回到家,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很孤独,但能不传染给其他同学,我心里坦然多了。“童话大王”日记里一个同学编出了一连串的“手机的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手机的出世”“手机的神功”“手机的烦恼”“手机的爱情”等富有童趣,又有童心的童话故事。
以前每天面对四五十本日记本,面对大多数同学对日记的敷衍,我头疼,我烦心。现在,每天的10本,每本的新奇,让我时刻渴望看到同学们的杰作,时刻被同学们的杰作感动着。
2.我惊叹: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小学生,独生子,合作精神肯定欠缺。可是,学生在“循环日记”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却让人惊叹。在给小组日记本设计封面时,每组的合作分工就显出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两个上网查找有创意的名字,两个负责设计日记本的封面,一个专门搜集其他小组的信息,以免和别的小组雷同,“雏鹰展翅组”的同学们分工多么细致。在写“循环日记”的过程中,“童话大王组”的同学们,一人独立写出以后,必须在小组的同学中传阅,互相修改以后才能誊写在“循环日记”本上。合作取得一致是经验,合作产生分歧是财富。同学们合作写“循环日记”的过程中也产生过很多分歧,有的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取得统一,有的仍然是分歧,分歧也是学生个性的展示,又有什么不好呢?这不正体现了语文课标中提出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吗?
三、“循环日记”,凸现合作学习魅力
新课程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循环日记”创设了合作学习的具体情景,引导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潜力,凸现了合作学习的强大魅力。
1.“循环日记”让学生与学生产生了合作
“循环日记”创设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情景,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荣辱与共”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让同学们意识到个人目标与他人目标的依赖关系,他们知道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日记每天都要与大家见面,还要接受同学们的批评,所以写作个体一定会不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写出高水平的习作来。另一方面,小组的同学们会时刻关注组内同学的习作,会经常提出建议,达到共同进步。“循环日记”可以说是按时间分工的“合作事业”,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棒,同学们一定会密切配合,既会按时按质完成自己的任务,又会及时地交接。如此的循环往复,如此的自律与他律,同学们会获得合作的成果,也会尝到合作的乐趣。
2.“循环日记”让学生与家长产生了合作
“循环日记”是有“读者”的日记,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表欲”,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的引导,一些孤僻、内向的学生开始在家里试着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能为他的“循环日记”出点力。同时,家长也通过“循环日记”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在“循环日记”的驱使下,家长与孩子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代沟就会越来越小。
3.“循环日记”让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合作
新课标提出了新型师生关系:合作关系。学生更愿意通过“循环日记”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很容易通过“循环日记”了解学生心底的所思。交流是合作的基础,学生在写作“循环日记”时,会时不时地向老师请教,会从老师的评语中得到启发。教师会通过集中或单个的评讲,点拨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讲述习作中的技巧,奖励习作进步的学生。“循环日记”使师生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平台。
“循环日记”,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快乐中提升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总结,我深深体会到“循环日记”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习作中产生的无穷魅力,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巧妙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