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6-09-10王涵
王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生命教育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生命教育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十二五”期间,学校核心文化建设聚焦于“生命教育”,并确立终极目标,即:引领学生建构健康的生命观;培养学生道德思考能力;统整其知情意行,提升其生命境界。
学校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打造生命课堂。2012年6月至今,学校围绕“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生命”“人与环境”四大主题,从“自我角色认同、心智成长与情绪处理、两性平等教育、人际关系处理、人文与生命关怀、品德教育创造正确人生观、家庭和谐促进、养成良好环保概念,建立关怀大自然胸襟”八大维度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对生命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提出“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打造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从课堂中学有所获,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学习的乐趣。各学科紧密围绕四大主题、八大维度,对生命化的课堂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与生命关怀特征,因此是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重点探究领域。语言文字更深层次的魅力恰恰在于其蕴藏的浓郁的爱的气息,这也是语文学科最大的魅力所在。以《喂,出来》为例,文章题目意为一种呐喊之声,结合生命教育“养成良好环保概念,建立关怀大自然胸襟”这一维度,教师呼吁学生不要破坏与漠视自然,应对其包容与保护。
数学学科是具有数理性、逻辑性特征的学科,但这并不与其表现出的人文特征相冲突、相矛盾。数学知识既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必定充满丰富的人文特征与内涵。在《水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一章节,教师不再是枯燥地向学生讲授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知识,而是融合了“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等人文理念,向学生普及水源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水的组成以及我国缺水的程度,可谓“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了水资源宝贵的意识。
在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探索过程中,学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不仅传授乐理与绘画常识,更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加强了学生对于美的欣赏以及创造美的欲望;体育学科则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发育与体魄健康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应有迎头赶上的决心;品德教育作为与生命教育特质最为贴近的学科,更赋予了生命教育新的内涵;而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也同样实现了生命教育理念的融入。
为使学生通过浅显的故事和主题活动体悟生命的美好,三、四年级进行了“绘本生命教育课程”实验教学,通过《人—己》《人—人》《人—环境》《人—生命》四大单元的系列课程,有序、有机地建构学生正向良好的自我形像,引导学生学习建立爱的人际关系,发展面对环境挑战的应变能力等。
“绘本生命教育课程”实验教学团队每次都要经过单元课前的集体备课、说课、讨论、总结与交流,力求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每个学期,学校都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观摩。课后,生命教育专家针对授课情况进行现场答疑并分享授课、备课经验。
目前,学校已经逐渐打造出一支由骨干教师引领、社会义工力量(四位爱心妈妈)参与的生命教育绘本课师资团队。未来一年,我们将通过分享27本绘本故事,完成四个单元的授课,力图让学生在老师爱的教导中建立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活得快乐又精彩,有面对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艰难挑战的能力。在带领学生们进行生命体验的同时,师生建立了正向优质的生命信念,最终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在燕丹学校,生命教育就是要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这是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教师们努力用充满生命的情怀与律动的课堂,实现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