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件制作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2016-09-10王丽萍
王丽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有所获。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制作课件不仅不是一件难事,反而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件乐事。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
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课程改革试验中,教师走下讲台,从控制学生转变为依靠学生,从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服务者、引领者,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时,首先师生一起明确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印第安这个民族的介绍,西雅图为什么要求白人善待空气、河水和动物等。然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自选主题,由小组长给每个人布置任务。各小组的成品上交后,教师要一一审阅各小组制作的PPT。对于学生在网络中提取的有效信息,老师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并给予修改意见。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自读课文筛选问题,在小组合作中丰富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升认识。这样的学习与思考不仅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还使学生有准备地走进了课堂。
课中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深入探究
上课伊始,当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学生们被震撼了。在学习第二部分时,学生读到西雅图让白人善待这片土地上的河水、空气和动物,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了那些触动人心灵的语言。在这样的思考之后,又有学生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课前查阅的文字与图片资料,生动的事例、真实的画面更让他们触目惊心。
在课堂展示时,学生自信地走上讲台大声地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课件。台下的学生听后不约而同地为讲述者鼓掌。这掌声既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精彩讲解的鼓励。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课后引发学生思考,延续探究
当读到演讲稿的结尾时,学生真正理解了西雅图的今天为什么如此美丽:西雅图教育子孙要热爱这片土地。当学生代表把自己小组制作的“今日西雅图”展示给同学们看时,学生们由衷地感慨:西雅图美丽依旧。
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后,他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于是,教师向学生们发出倡议:找一找身边保护环境、热爱土地的例子,做成小课件展示给同学们看。当学生们用心观察、寻找发现后,再次制作的小课件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西雅图最后的呼喊:“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感情来保护大地。”因为,他们抓住了身边的变化: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天的滨河公园,原来的砂石地变成了今天的七孔桥花海……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因此明白,课文学完了,可是学习不能就此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