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融合 整体育人
2016-09-10王蕾
王蕾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坚守“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为学生一生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教育“回归学生本体、回归实践本体、回归生命本体”,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近年来,学校在“课程融合,整体育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培养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既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又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课程研究。依托实践课程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确立“重核心素养,育博雅之人”的课程目标
一六六中学成立于1864年,在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悠久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文精神绵延不绝。结合学校历史传统,聚焦时代需求,一六六中学坚守“回归学生本体、回归实践本体、回归生命本体”的博雅教育:既引导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探索,更为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善的基础、美的基础、理性的基础、广博的基础、雅致的基础,激扬学生生命本质,让学生成为一位博学雅行的平凡人。
具体而言,“博”是指心胸博大、知识渊博、博采众长,具有世界意识、国际视野和博爱精神;“雅”是指修养身心、自尊自觉、从容和谐。我们关注六种核心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注重培养六种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决策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遵循“融合,实践,自主”的课程原则
融合。“融”就是(1)融合要素:教师的归属感、学生的愉悦感、教职工的认同感;(2)融合技术: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分析精准,数据结论应用;(3)融合系统:教师职工融合,学习评估融合,知识人格融合。此外,“融”还有“通”的意义:连通150余年的时光,博雅不变;融通考试与素养,课程整合;打通苦读与快乐的边界,兴趣为先,通则不痛。
实践。实践是学生认知、成长和适应的基础,是满足学生本体需求的方法和过程。学校强调实践本体,强调传统讲授之外的观察、动手、参与、体验、探究过程,也就是全感官“阅读”。学校力求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主。一是凸显学生主体。课程的设置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原则。重视与挖掘学生在课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二是成就自主选择。好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懂得选择、学会选择、善于选择,即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体系
1.依托传统学科教学的育人课程
依托语文学科开展“老校友采写”实践课程。学校积极利用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首先,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位校友,查找与校友相关的信息,与校友沟通,确定采访提纲;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采访指导,由学生独立完成现场采访,做好采访记录;最后,学校再把学生的成果编辑成校友采访录。这种实践课程让写作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的过程,学生既完成了写作的训练,又在和饱经沧桑的校友交流中经历了对人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学校文化传统的再认识。同时,这样的实践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依托政治学科开展“小小政协参政议政”的实践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政治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校依托政治学科开展“小小政协参政议政”实践课程。具体内容包括:让学生观摩政协日常工作;学生模拟召开“小小政协”会议,会上学生提交议案、对议案进行讨论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每一份议案,怀着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认真履行“小小政协”委员的职责。每一年都有学生的议案通过学校提交给北京市政协会议。
2.社会综合实践育人课程
“忆峥嵘岁月勿忘国耻,做有为青年振兴中华”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缅怀,对抗战老兵敬仰,学校设计实施了“忆峥嵘岁月勿忘国耻,做有为青年振兴中华”教育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学校校友、著名抗战将军张治中的女儿张素久奶奶在2015年9月7日的开学典礼上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宣讲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学生暑假期间围绕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创作诗歌并诵读;组织学生学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原创歌剧等;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寻访抗战老兵,感怀抗战岁月”义卖活动;组织初中两个年级学生集体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红色影像展”“奥斯维辛集中营展”“一个人与一个时代展”“日本侵华罪证展”四个主题的学习,追忆历史,缅怀先烈。
协和医院志愿服务课程。参与社会、投身社会、贡献社会,是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因此,学校开设“协和医院志愿服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协和医院的志愿服务中,亲身体会医学乃至科学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意义,并和青年医生做心灵之间的交流。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在健康与医学方面的知识,更能使学生体会健康生活的意义,也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有建设性指导作用。
“印度、肯尼亚国际志愿服务”课程。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中国公民,学校与青少年国际素质教育和志愿者项目组织机构Me to We合作,鼓励学生暑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课程围绕“教育”“洁净水源”“收入”“农业”“医疗”这五个话题展开。学生到访当地的家庭、学校或医疗中心,了解当地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医疗情况。看到当地水资源匮乏人们却心怀感恩,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求学,学生们深受震撼。有学生写道:“这趟旅行让我懂得了要时刻感恩,也懂得了团队间要互相包容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力量,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3.“中华传统文化实践”育人课程
“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系列德育课程。为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传播民俗知识、传承中华文化、深化爱国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校挑选五个文化内涵深厚的重要民俗节日构成一套完整的民俗节课程系统。
“体验非遗项目,传承民俗文化”元旦嘉年华课程。为激发学生对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请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人为学生们讲解知识、教授技能。此外,有快板、抖空竹、吆喝竞猜等文化体验项目,滚铁环、猜谜、象棋对弈等传统游戏,毛猴、面人、糖画制作,以及兔爷、脸谱、迷你风筝的彩绘描摹等非遗主题课程。
4.特色校本育人课程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和综合能力,将学校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学校为学生搭建平台,开设“小讲师”“小导师”课程,具体课程内容由学生申报,学校审批。
一是“小讲师”课程。学校开办“小讲师大课堂”系列讲座。以此为平台,“小讲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果与感受,内容涉及经典名著、国学文化、侦探小说、魔方、无人机、蜘蛛、书法、民用飞机等多个方面。例如,“红楼梦小讲”“国韵茶文化”“奇妙的蜘蛛世界”这三门课程,既有知识讲解,也有实物观察,更有动手实践,受到学生、听课老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是“小导师”课程。具体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携手共创科学梦想”系列课程,二是九年一贯制“小导师”课程。
(1)“携手共创科学梦想”系列课程。例如,生科班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帮助特教学校的同学们走进科技馆,共同感受科技的魅力。因此,学生自主开发设计了“我愿做你的耳朵,帮你聆听世界”课程。生命科学班的学生做了充分准备:学习手语,到科技馆勘察场地确定内容,制作厚达66页的讲解手册提供给特教同学使用,5次在校内进行模拟讲解。此外,自主设计活动环节:首先是知识讲座,涉及四大主题: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然后是主题参观,每组同学商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主题参观、搜集整理信息,在活动之后绘制一份科普知识小报并在特教学校和166中学展出;最后是分初、高中组分别进行知识抢答竞赛。
(2)九年一贯制“小导师”课程。这是九年一贯制背景下德育课程形式的新探索,由学校高年级同学指导、带领低年级同学参与课程学习,展现自己的博雅素养,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起照顾小同学、组织活动的任务。例如,2015年5月29日,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与小学部一年级学生共同参与“携手过六一,欢乐校园行”主题活动:一年级学生走入中学部校园,体验学校的博雅文化,而初一年级的“小导师”们则全程负责一年级同学的安全组织及课程体验。结合初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及特长,初一学生开设了“百年校史我知道”“小蜘蛛大世界”“我的健康我关心”“探秘DNA”“乘着歌声的翅膀”“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六节雅行课程。此外,初一年级学生走入小学部的校园,与六个年级的同学一起举办义卖活动,并将义卖所得购置图书捐赠给云南腾冲的小学。
除了“小讲师”“小导师”课程之外,为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扩大学生的话语权,学校从2011年开始设立“校园观察员”制度,组建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校园观察员”队伍参与学校建设决策。“校园观察员”队伍由非毕业班学生组成,队员将获得由学校颁发的聘书。定期召开例会,由校领导将学校为师生们办的实事向观察员们做介绍,而校园观察员们的责任在于多观察、多反馈,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为学校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回归生命本体,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这是我们教育中始终坚守的信念。我们深知,课程的核心育人功能和价值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灵魂。合理规划,不断完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我们的着力点。聚焦育人价值的落实,以自主灵动的实践过程为载体,丰盈学生的心灵,促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