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视频与品德课堂有效对接
2016-09-10谢林燕
谢林燕
摘 要
微视频的应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度使用会挤占学生的思维空间。唯有把握时机,用适宜的微视频拓展教材内容,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引领学生的道德生活,才能使其与教学有效对接,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信息技术;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2-0040-03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微视频以其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等优势,迅速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与品德教材相比,微视频集视听、时空、动静、表现和再现于一身,更加立体、饱满、生动,能极大满足学生的多种感官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备受品德课教师的青睐。但在实践中,微视频堆砌拼盘使用,导致色彩绚丽的“视觉盛宴”挤占学生的思维和体验空间等现象并不鲜见。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等,选择适宜的微视频,并找准微视频与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才能使其与课堂有效对接,真正为“学”服务,助力学生的道德成长(文中课例均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
一、“简约”or“增容”:用微视频拓展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品德教材所提供的只是一些范例,以及供师生讨论的话题。如果学生要深入开展学习,仅靠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因“学”制宜,适度拓展教材内容便成为品德课教师的必备功课。而微视频可谓是品德教材重要的“语言”形式,包含着教材所要表达的许多“言外之意”。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微视频,能拓展教材内容,加深学生认知。
1.“简约型”微视频:凝练文本知识
地理题材的教学一直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难点。地理题材的主题活动涉及知识点多、散、小,且内容广泛。而借助微视频,我们可以整合相关内容,将凌乱松散的知识巧妙地“穿针引线”,让教材中散点的知识变得简约凝练。学生按图索骥,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例如,《节日大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课旨在引领学生了解中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课前,教师整理狂欢节、圣诞节、万寿节等外国代表性节日的民风民俗,制作了一段微视频——“外国节日串烧”。如此,用简洁、生动的视频呈现丰富多彩的节日民风民俗,将内容丰富而散布的知识串在一起。学生们在“惊鸿一瞥”中了解、感受到各国代表性节日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强烈的探究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眼世界,深刻领悟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节日文化。
2.“增容型”微视频:丰实教材内涵
小学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注重在逐步拓展的生活领域中,在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中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与更新教材内容,赋予品德课堂真实性、针对性和时代感,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生活,引领儿童生活。
例如,《多彩的服饰》(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课中关于“了解中国服饰”这一环节,教材仅提供了几张图片,无法让孩子充分了解中国民族服饰的特点。而网络等媒体上表现民族服饰之美的微视频精彩纷呈,应有尽有,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谨慎筛选,用内涵丰富的微视频拓展教材内容,用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激发孩子的探究热情。教学中,教师将视频的重心聚焦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旗袍,选择播放了有关旗袍的来源和演变的微视频,并截取了巴黎服装周视频中带有旗袍元素的几套服饰走台的画面,让孩子们从中寻找旗袍的痕迹。由此,学生全面了解了旗袍的渊源和发展,认识了中国服饰的特色,更拓展了视野,认识到中国服饰对世界服饰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二、“提示”or“欣赏”:用微视频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一旦缺少感官的刺激和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一定障碍。如有些史地题材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又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仅用语言文字去讲解,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我们可将这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等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微视频真实可感地呈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定能解决思维困顿,并激活课堂思维。
1.“提示型”微视频:解决思维困顿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媒介素材进行刺激和启迪,帮助他们突破思维障碍,走进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品德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停滞或混沌状态时,教师可使用“提示型”视频引导刺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提高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让学生充分感知淡水资源的匮乏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课的重要学习环节。如果直接告知学生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这一知识点,孩子对这样的数字可能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教师在此插入了一段微视频,用饼状统计图演示一组水资源量的数据变化:“水资源总量达约13.86亿立方千米之巨”——“淡水资源总量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即约0.35亿立方千米”——“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总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视频色彩鲜明、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抽象的数字,学生在对比中深刻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开始思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一严肃的命题。
2.“欣赏型”微视频:激活想象思维
微视频画面精彩,场景生动,能够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与理解。利用微视频资源的这一优势,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认知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而且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帮助学生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赏心悦目”的微视频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活课堂思维。
例如,《我们的地球》(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课教材中用文字介绍了麦哲伦环游地球这一故事。对孩子来说,这段文字材料是静态的,且有些冗长,其中还有一些生字词,阅读自然比较困难,理解难度较大。于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拥有的丰富航海主题视频资源,如达伽马和麦哲伦航海历程、《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进行适当剪辑,领着学生与航海家一起环游地球。微视频生动地展现了相关知识,引发了学生对大洲大洋和相应国家或地区等位置和名称的兴趣,展开了环游地球的想象之旅。
三、“生活”or“辨析”:用微视频引领道德生活
作为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应当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体现儿童生活与道德体验,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也一直是品德课教学的难点。而富于生活气息的微视频,如果运用得宜,定能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指导儿童的道德践行,让儿童享受道德生活。
1.“生活型”微视频:直抵儿童心灵
小学生的情感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儿童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我们在教学中可结合儿童的这一情感特点,借助富有生活气息的微视频,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例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产生感恩之情,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简单地使用教材提供的“两份账单”等内容,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劳,无法触动学生的情感。为此,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用家长提供的生活照片制作了一段微视频。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成为小学生,接送上学、晚上辅导作业、生病时等生活场景唤醒了孩子的生活记忆,更打开了孩子情感的闸门。学生们用心感受父母的处境和良苦用心,真切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课堂充满了温情,孩子们表情达意,倾诉着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2.“辨析型”微视频:指引道德践行
对孩子来说,教学的起点是他们切身的感受,而只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最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品德教学只有引导孩子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为此,我们可以借助“辨析型”微视频,将孩子身边的真实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在辨别判断与行为选择中,践行道德认知。
上表中这些微视频注重行为指引,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做法和行为,可说是为孩子提供了“指导视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教师会采用一些反面素材的微视频,以敲响警钟,引发学生的深思。但是,我们要注意此类微视频的呈现不宜过分直观,如血淋淋的车祸现场、血腥恐怖的战争场面,会让学生产生不安、恐惧等心理,甚至造成身心伤害。因此,反面微视频需要经过艺术化处理,或是删除血腥镜头,或是将录像改为静止的图画,配以背景音乐和文字解说等,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应当尽量选择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微视频,这样可给予学生“正向”思考,带来更多“正能量”的传递。
品德课不是视频欣赏课,微视频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是辅助手段。微视频的融入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儿童的成长需求出发,因需而出,因惑而用,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唯此,微视频这股“活水”才能将教学带入一个灵动的境界,使品德课堂妙趣横生,儿童乐此不疲。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小
浙江绍兴 312369)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