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何以成为“谋杀之城”
2016-09-10沈臻懿
沈臻懿
一提起芝加哥这座城市,大部分人肯定不会陌生。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美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给人的印象不仅有发达的经济,更有林立的高楼,被誉为“摩天大楼之乡”。然而,在尚未过去的2016年中,芝加哥市给人们带来的记忆,更多的是血腥的画面。持续高发的犯罪率以及2016年以来发生的500多起杀人案件,无疑令该年度成为了芝加哥市20多年来受到犯罪袭扰最为严重的一年。
颇为尴尬的“谋杀之城”外号
据相关统计显示,在2016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节假日期间,芝加哥市共有69人遭遇枪击事件,最终导致6人死亡。而在美国父亲节,也就是6月第三周的周末,芝加哥市又接连发生了12起谋杀案件,被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16岁。6月期间,芝加哥市共发生了72起谋杀案。相较于2015年上半年而言,2016年上半年芝加哥市的谋杀案数量已同比上升了50%左右。
2016年7月初,正值美国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又经历了一次“血腥独立日”。诚然,芝加哥市警方预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凶杀案件高发态势,已加派了武装警力进行街面巡逻,并在独立日节假日之前赶赴芝加哥市暴力案件发案率最高的两个社区,逮捕了近90名团伙成员。在此背景下,2016年独立日长周末的枪击遇难人数稍少于往年同期,共66人遭遇枪击,并造成5人不幸遇难。而在去年2015年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警方统计共有55人因枪击受伤,另有10人丧生。2014年时,芝加哥市在独立日长周末期间则有16人遭枪击身亡,另有66人因枪击受伤。即便如此,2016年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被谋杀的人数仍然超过了洛杉矶与纽约市两地的总和。然而,芝加哥市的“谋杀之城”经历尚未就此结束,2016年8月,芝加哥市经历了20多年来最为“血腥”的一个月,期间共发生了92起谋杀案件。据芝加哥市警方的犯罪数据统计,2016年8月期间,警方逮捕的谋杀案嫌疑犯人数比去年同比飙升了18%。因涉嫌枪支、枪击等问题而逮捕的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增一提起芝加哥这座城市,大部分人肯定不会陌生。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美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给人的印象不仅有发达的经济,更有林立的高楼,被誉为“摩天大楼之乡”。然而,在尚未过去的2016年中,芝加哥市给人们带来的记忆,更多的是血腥的画面。持续高发的犯罪率以及2016年以来发生的500多起杀人案件,无疑令该年度成为了芝加哥市20多年来受到犯罪袭扰最为严重的一年。
颇为尴尬的“谋杀之城”外号
据相关统计显示,在2016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节假日期间,芝加哥市共有69人遭遇枪击事件,最终导致6人死亡。而在美国父亲节,也就是6月第三周的周末,芝加哥市又接连发生了12起谋杀案件,被害人中年龄最小的仅16岁。6月期间,芝加哥市共发生了72起谋杀案。相较于2015年上半年而言,2016年上半年芝加哥市的谋杀案数量已同比上升了50%左右。
2016年7月初,正值美国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又经历了一次“血腥独立日”。诚然,芝加哥市警方预计到了可能出现的凶杀案件高发态势,已加派了武装警力进行街面巡逻,并在独立日节假日之前赶赴芝加哥市暴力案件发案率最高的两个社区,逮捕了近90名团伙成员。在此背景下,2016年独立日长周末的枪击遇难人数稍少于往年同期,共66人遭遇枪击,并造成5人不幸遇难。而在去年2015年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警方统计共有55人因枪击受伤,另有10人丧生。2014年时,芝加哥市在独立日长周末期间则有16人遭枪击身亡,另有66人因枪击受伤。即便如此,2016年独立日长周末期间,芝加哥市被谋杀的人数仍然超过了洛杉矶与纽约市两地的总和。然而,芝加哥市的“谋杀之城”经历尚未就此结束,2016年8月,芝加哥市经历了20多年来最为“血腥”的一个月,期间共发生了92起谋杀案件。据芝加哥市警方的犯罪数据统计,2016年8月期间,警方逮捕的谋杀案嫌疑犯人数比去年同比飙升了18%。因涉嫌枪支、枪击等问题而逮捕的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转眼到了9月,在9月初的美国劳动节长周末中,芝加哥市又有65人遭遇枪击,共造成13人死亡。
由于统计方式、统计渠道的差异,部分媒体与芝加哥市警方的统计数据也有所差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发生在芝加哥市的谋杀案件已经超过了500例。据《芝加哥论坛报》的统计,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已有512人死于谋杀,而芝加哥市警方的数据则为488人。即使两者之间在统计数字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急剧增长的暴力犯罪案件。如果这一态势持续下去,至2016年年底,芝加哥市一年中因谋杀而遇害的人数将超过700人。
令人值得反思的是,新世纪初始,芝加哥市每年发生的谋杀案件数量皆较为稳定。但该状况在2014年起被打破,近两年来已持续呈现出失控状态。对于这一严峻现实,芝加哥市警方以及有关人士也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意见。
芝加哥警民关系的紧张与失调
受到民众充分信赖的警方执法部门,应当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但如果这一基石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的便是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针对近年来芝加哥市持续高发的谋杀案件,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警民之间关系的紧张以及信任度丧失,使得芝加哥市陷入了高犯罪率、低破案率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且在这一恶性循环中不断加剧。
2016年9月6日,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也不得不承认,该市非洲裔居民与警方之间已存在较为严重的不信任关系。
前述警民关系失调的导火索,很大程度上源于2015年11月24日,美国芝加哥市白人警察杰森·戴克枪杀17岁非裔青少年麦克唐纳(Laquan McDonald)的事件。这一枪击事件的发生与曝光,不仅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抗议,更致使芝加哥市警民关系不断紧张与恶化。
由于涉嫌警员枪击事件,芝加哥市警方在近期数月中均在接受相关调查。
据芝加哥市市政部门授权成立的警察问责小组专门发布的调查报告称,芝加哥市警方在涉及针对有色人种的执法活动中,根本没有顾及到人的生命尊严。
尤为复杂的涉枪现象
近年来,芝加哥市频频高发的谋杀案件中,绝大部分都与枪支有关。换言之,枪杀已成为芝加哥市谋杀案中的主要方式。平均每一星期,芝加哥市都会发生80起左右枪击案件。以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8月份为例,该月的一个周末中就发生了8起涉及枪支的谋杀案件,另有近70起非造成致命性损伤的枪击案件。
看到这一数据统计情况,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芝加哥市的枪支极为泛滥,对于枪支的管理过于宽松。但事实并非如此,芝加哥市针对枪支管理控制的法律极为严格。
芝加哥市位于伊利诺伊州,该州州长布鲁斯·劳纳(Bruce Rauner)近期已签署了一项新的控枪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规定,任何人员如果没有持有枪支许可证,即将枪支带入伊利诺伊州范围,并试图将其销售的人士,将面临严厉的追究与处罚。
芝加哥市拥有严格的强制管控法律,但仍频频高发的涉枪谋杀案,也使得诸多拥枪支持人士纷纷将矛头对准于此,宣称更为严格的枪支管控法案对于犯罪率的控制与减少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客观而言,芝加哥市的涉枪暴力问题错综复杂,暴力案件中涉及的枪支,近六成左右皆源自于伊利诺伊州州外购买枪支的流入。
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也表示,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警方已连续收缴了6000多支各类非法枪支。相对于伊利诺伊州而言,其毗邻的威斯康星州以及印第安纳州的枪支管控法律相对较为宽松。不少芝加哥人在其他州的枪支展览会上购买了非法武器后,就将其装入包内带回芝加哥,再转手将其卖给了帮派成员。
城市治理中暴露的综合性问题
美国媒体在报道芝加哥市的高发犯罪问题时也指出,“帮派恩怨”在其中占到了很大比重。
近年来,芝加哥市当地黑帮势力范围与结构不断更迭的同时,也将涉枪等暴力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往上推升。诸如街面犯罪等活动的猖獗,令不少无辜的市民、路人经常遭受“飞来横祸”。这也使得不少芝加哥市民平日不敢轻易开门,甚至有普通民众表示,在凌晨时分听到枪击声已是平常之事。
除了枪支泛滥这一“老大难”问题外,芝加哥市城市治理中暴露出的综合性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该城市犯罪率的高发。
不少芝加哥市当地的市民,尤其是非洲裔市民普遍认为,高失业率以及不景气的经济背景,导致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芝加哥的失业率达到了5.5%。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表示,该市绝大部分暴力犯罪案件均发生在城市南部与西部社区。这些地区正好都是贫困率与失业率“双高”的地区,且犯罪团伙较多。
芝加哥市南部与西部社区,同样也是非洲裔居民较为集中居住的地区。在这些少数裔底层人口聚集的社区中,居住在其中的民众能够享受到的诸如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相对较为有限。在此情形下,各类错综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便会盘根错节,接踵而至。
为此,对于芝加哥市犯罪高发问题中涉及的枪支管控问题,在联邦层面上着实存在着驴象两党之争,但在涉及具体城市方面不仅是对于枪支泛滥的管控,对于其他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诸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情形,皆需要联邦政府与芝加哥市政府予以反思。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长了5%。转眼到了9月,在9月初的美国劳动节长周末中,芝加哥市又有65人遭遇枪击,共造成13人死亡。
由于统计方式、统计渠道的差异,部分媒体与芝加哥市警方的统计数据也有所差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发生在芝加哥市的谋杀案件已经超过了500例。据《芝加哥论坛报》的统计,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已有512人死于谋杀,而芝加哥市警方的数据则为488人。即使两者之间在统计数字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急剧增长的暴力犯罪案件。如果这一态势持续下去,至2016年年底,芝加哥市一年中因谋杀而遇害的人数将超过700人。
令人值得反思的是,新世纪初始,芝加哥市每年发生的谋杀案件数量皆较为稳定。但该状况在2014年起被打破,近两年来已持续呈现出失控状态。对于这一严峻现实,芝加哥市警方以及有关人士也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意见。
芝加哥警民关系的紧张与失调
受到民众充分信赖的警方执法部门,应当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但如果这一基石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的便是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针对近年来芝加哥市持续高发的谋杀案件,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警民之间关系的紧张以及信任度丧失,使得芝加哥市陷入了高犯罪率、低破案率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且在这一恶性循环中不断加剧。
2016年9月6日,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也不得不承认,该市非洲裔居民与警方之间已存在较为严重的不信任关系。
前述警民关系失调的导火索,很大程度上源于2015年11月24日,美国芝加哥市白人警察杰森·戴克枪杀17岁非裔青少年麦克唐纳(Laquan McDonald)的事件。这一枪击事件的发生与曝光,不仅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抗议,更致使芝加哥市警民关系不断紧张与恶化。
由于涉嫌警员枪击事件,芝加哥市警方在近期数月中均在接受相关调查。
据芝加哥市市政部门授权成立的警察问责小组专门发布的调查报告称,芝加哥市警方在涉及针对有色人种的执法活动中,根本没有顾及到人的生命尊严。
尤为复杂的涉枪现象
近年来,芝加哥市频频高发的谋杀案件中,绝大部分都与枪支有关。换言之,枪杀已成为芝加哥市谋杀案中的主要方式。平均每一星期,芝加哥市都会发生80起左右枪击案件。以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8月份为例,该月的一个周末中就发生了8起涉及枪支的谋杀案件,另有近70起非造成致命性损伤的枪击案件。
看到这一数据统计情况,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芝加哥市的枪支极为泛滥,对于枪支的管理过于宽松。但事实并非如此,芝加哥市针对枪支管理控制的法律极为严格。
芝加哥市位于伊利诺伊州,该州州长布鲁斯·劳纳(Bruce Rauner)近期已签署了一项新的控枪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规定,任何人员如果没有持有枪支许可证,即将枪支带入伊利诺伊州范围,并试图将其销售的人士,将面临严厉的追究与处罚。
芝加哥市拥有严格的强制管控法律,但仍频频高发的涉枪谋杀案,也使得诸多拥枪支持人士纷纷将矛头对准于此,宣称更为严格的枪支管控法案对于犯罪率的控制与减少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客观而言,芝加哥市的涉枪暴力问题错综复杂,暴力案件中涉及的枪支,近六成左右皆源自于伊利诺伊州州外购买枪支的流入。
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也表示,2016年以来,芝加哥市警方已连续收缴了6000多支各类非法枪支。相对于伊利诺伊州而言,其毗邻的威斯康星州以及印第安纳州的枪支管控法律相对较为宽松。不少芝加哥人在其他州的枪支展览会上购买了非法武器后,就将其装入包内带回芝加哥,再转手将其卖给了帮派成员。
城市治理中暴露的综合性问题
美国媒体在报道芝加哥市的高发犯罪问题时也指出,“帮派恩怨”在其中占到了很大比重。
近年来,芝加哥市当地黑帮势力范围与结构不断更迭的同时,也将涉枪等暴力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往上推升。诸如街面犯罪等活动的猖獗,令不少无辜的市民、路人经常遭受“飞来横祸”。这也使得不少芝加哥市民平日不敢轻易开门,甚至有普通民众表示,在凌晨时分听到枪击声已是平常之事。
除了枪支泛滥这一“老大难”问题外,芝加哥市城市治理中暴露出的综合性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该城市犯罪率的高发。
不少芝加哥市当地的市民,尤其是非洲裔市民普遍认为,高失业率以及不景气的经济背景,导致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芝加哥的失业率达到了5.5%。芝加哥市警察局负责人艾迪·约翰逊表示,该市绝大部分暴力犯罪案件均发生在城市南部与西部社区。这些地区正好都是贫困率与失业率“双高”的地区,且犯罪团伙较多。
芝加哥市南部与西部社区,同样也是非洲裔居民较为集中居住的地区。在这些少数裔底层人口聚集的社区中,居住在其中的民众能够享受到的诸如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相对较为有限。在此情形下,各类错综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便会盘根错节,接踵而至。
为此,对于芝加哥市犯罪高发问题中涉及的枪支管控问题,在联邦层面上着实存在着驴象两党之争,但在涉及具体城市方面不仅是对于枪支泛滥的管控,对于其他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诸多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情形,皆需要联邦政府与芝加哥市政府予以反思。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