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令人头疼的“过劳肥”

2016-09-10

工会博览 2016年23期
关键词:运动生活

□本刊记者崔欣通讯员红岩

健康

说说令人头疼的“过劳肥”

□本刊记者崔欣通讯员红岩

有的人其实吃得并不多,但身体却越来越胖。细细地观察后发现,这部分人中,有的是因为长期夜班,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结果导致了“过劳肥”。其实,“过劳肥”从某种程度上说,危害不亚于猝死。对此,著名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过劳肥’,其实是‘愚昧肥’、‘无知肥’。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肥胖五大慢性病的比率高达63%,而在国内占到了80%,其中一半是心血管疾病。很多疾病都能预防,只是还没有引起很多人足够的重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洪昭光简介:

被聘为中央文明办、原卫生部组织“相约健康社区行”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他创编的好听易记、朗朗上口的健康格言,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国际上称其是掀起中国“健康风暴”的人。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易致过劳肥

导致“过劳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久坐不运动等。尤其是上班族虽然整日忙碌,不但没有“累瘦”,反而越来越胖。

1、工作压力大也会“增加”食欲

美国饮食营养学会发言人邦妮·托布迪克斯称,职场人通常都承受很大压力,压力升高易致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居高不下,增加人的食欲,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调查显示,在高压下,人们最爱吃的食物分别为甜品、奶油类食品和咸味小吃。

2、长期久坐不运动

有关调查显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着工作6小时以上;28.75%的人每天8小时以上的时间是坐着。办公室一族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后也不喜欢动。人长时间坐着不动,就很容易催生肥胖和大肚腩。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

3、长期熬夜睡眠不足

加拿大科学家曾就睡眠时间和体重进行过一项涉及63.5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睡眠不足的人变胖风险比睡眠充足的人至少高出50%,年轻人睡眠不足,长胖的可能性更是高出90%。研究者指出:睡眠缺乏影响体内的一种激素——“瘦素”的分泌,它是维持体重的重要元素。

4、晚餐太晚太丰盛

由于工作忙,很多上班族都是早饭不吃,午饭吃快餐,晚上加班后再去吃夜宵……还有一些人晚上应酬较多,极容易暴饮暴食。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会给长胖埋下隐患。特别是晚上进食时间太晚、太长且偏多,导致食物不容易消化,剩余热量容易囤积储藏,形成肥胖。

过劳还会导致英年早逝

过度的劳累,不仅可以引起肥胖,同时还会导致英年早逝。大体上原因有三:一是过劳死,工作过重,时间过长,相当于汽车超载;二是过急死,工作生活压力大,心急气躁,相当于汽车超速;三是过累死,长期睡眠缺乏,疲惫不堪,相当于司机疲劳驾驶。一辆汽车超载、超速,又疲劳驾驶,事故概率必然大幅升高。

人生的事业、家庭、健康,犹如三足鼎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关键是把好度,把好平衡,这是生活的艺术。如果不能兼顾怎么办呢?那就应该学会正确地选择与舍弃,有舍才能有所得。事业固然很重要,但事业失败,可以再来;家庭更重要,婚姻失败就难以再来;而健康最重要,健康一去就永不再来。轻重缓急必须分清。如果过分执着于事业,过分“聪明”,什么都不肯放弃,那么就将如伯特芝·罗素所预言的:“人类的过于聪明会成为毁灭自己的手段……”英年早逝是人生最大悲剧,生命本应是“顺应自然,生命如歌心如禅”,而早逝却是“不懂关爱,冰海沉船害三代”,“晴天霹雳,重创三代人”。

预防肥胖比减肥更重要

与其减肥,不如预防肥胖。他引用了一句美国同行的玩笑话:“想增肥,就去吃自助餐;想减肥,那就吃自助餐时不用盘子,让你不能多吃。管住嘴,可以减少30%的肥胖问题。”

1、将运动融入生活细节

如何控制好体重,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洪昭光教授告诉人们:首先要发自肺腑地去喜欢一项运动,爱一项运动,把运动融入到每日的生活中,把运动当成吃饭一样不可或缺。他认为,与其抽时间去锻炼,不如将运动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例如:上下班的途中可以早出门、晚一点乘车、早下车,步行3—5公里;上下楼可以少乘电梯爬楼梯;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一边看,一边活动身体,或者起身做拍手动作,可活血化瘀。对于体重超重或者肥胖患者,洪昭光教授开出的“药方”很简单:快步行走。人类花了300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是步行进化的结果,所以人体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对于减肥者而言,步行有四大好处:脂肪减少;肌肉增多;线条优美;精力充沛。其中减少脂肪对身体的益处最大,假如两个人高矮一样、体重一样,但一个人的含脂率只有4%,另一个人是40%,那么两人的体能就是天壤之别。

2、聚会少喝酒

男人为什么偏偏钟爱饮酒呢?人是感情动物,在内外环境压力下,人的感情需要有宣泄释放的窗口。男人压力大,但通过语言交流宣泄的窗口少,男人有苦不爱说,因而烟、酒、吃、喝、夜生活成了男人宣泄情感的方式,其中酒精的刺激、兴奋、释放和麻醉功能尤其符合男人的需要。客观地说,酒是一种多情物,又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所需,多量酒则是罪魁祸首。每日不超过15~30克酒精,有助于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即“好的胆固醇”,可以延缓动脉硬化。在一项为期12年有28万名中年男子参加的研究中发现:适量饮酒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20%,而酗酒者则平均折寿6年。但千万别忘了,酒决非谦谦君子,只要稍一过量,即一步之遥,立刻“凶相毕露”,把饮酒者送入地狱。酒精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层破裂,而只要斑块一破裂,脂质内容物释放出来,在几分钟,几十分钟内就能吸引大量血小板聚集,形成“白色血栓”,继而红细胞聚集形成“红色血栓”,使直径为2~3.5毫米的冠状动脉迅速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造成临床上的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直至猝死。这就是中年早逝的重要原因——“危险三联症”:饱餐、酗酒、激动的病理基础。

3、少喝饮料多喝茶

饮品中,有些只能解渴;有些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有些兼有交际休闲功能,而俱色、香、味、美,品位高雅,有君子之风者非茶莫属。茶是唯一能全面体现健康,休闲、和谐、时尚的独特饮品。饮茶需要平和悠闲的气氛和清新幽雅的环境。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清汤绿叶,栩栩如生,闻香观色,融诗情画意于一杯,给人一种清新和缓,心旷神怡的感觉,且长期适量喝茶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有助于减肥。与灯红酒绿的酒会和盛宴造成的“现代病”、“代谢综合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4、给健康以时间和空间

在时间上,应该是8—4—4,即8小时睡眠,4小时生活,4小时其他。因为有关研究已证实:自然生物钟需要8小时左右的睡眠,每少睡1小时死亡率增高9%。在4小时生活中,有2小时需要与家人准备晚餐和共进晚餐,1小时运动,1小时阅读或休闲。4小时其他,包括上下班路程时间或自行安排,这样的安排符合生物规律。在空间上,除每日有运动的空间外,节假日要外出走走,回归自然,徜徉山水,从大自然母亲身上汲取心灵滋养,调谐身心。现在物质丰富了,但不少人心灵困惑了,不懂得心理减压,不懂得休闲。以为休闲就是放纵,去酒吧狂欢,到饭店饕餮,要不就是搓麻将、上网。有的虽然去旅游,却还是关起门来聊天打牌,卡拉OK,与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身心放松无缘,迷失了快乐的方向,迷失了回归自然的本真。

为此建议上班族应当坚持“四个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尤其是早起一杯温开水,可以在5分钟内就从胃里直接吸收,20分钟左右完全吸收,降低血粘度。水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又是防冻伤,防酷暑,保持正常血粘度的重要元素。饮八杯水,保持每日1500毫升尿量,能使肾脏作功耗能最少,保护肾功能。

5、学会享受“慢生活”

肩负生活、事业、家庭三副重担的上班族,尤其对中年人,一定要登高望远、看清方向。要记住一位老前辈的肺腑之言:“少做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横批是:实话实说。”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中,要避免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就要学会“慢生活”,使自己心理生理阴阳平衡。当快节奏的生活成为生存所必须适应的规定模式,也许在人们的心底,对脚步不再匆忙、生活舒缓安逸的渴望已如山花般灿烂。所以,当“慢生活”的概念在1989年一出现,便迅速震动世界影响至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扭曲了生命和环境。因此,人们要从慢慢吃饭开始,抑制生活快节奏,这是国际慢餐协会对忙碌的现代人提出的忠告,而且细嚼慢咽会减少肠胃负担,人不易发胖。

心理学家表示,不少都市人在高效率的工作节奏中感到精神疲惫,没有满足感,主要是因为其“吝啬”拿出时间来进行心理上的自我整理。其实,适时地“刹车”是为了走得更远。经常有计划地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做运动,给自己慢慢做一顿好饭、看喜欢的书、给花浇水,甚至只是坐着发呆,都是一种自我调节,人们可以在这些平凡的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学会“慢生活”,并不是指在工作上的懒惰,而是提倡人们不要将工作带到家中,尽量不要加班,杜绝周末还要查看电子信箱、打工作电话。

洪昭光教授以自己多年的临床总结告诉人们:健康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对健康的观念。因为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有了正确的观念,就能懂得健康在我不在天,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只要战胜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健康就在你手中。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对健康的四种态度:聪明人主动健康,投资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明白的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无知的人,漠视健康,随心所欲,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十;糊涂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缩水,五十六十。人的生老病死正如花开花落一样,是大自然的循环,但人活要活得健康,死要死得明白。自然凋亡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高超的医疗技术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健康生活方式不用花多少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保健达到健康百岁。

猜你喜欢

运动生活
不正经运动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