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湾的造梦师
——记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杨瑞增
2016-09-10
□本刊记者张威
宝藏湾的造梦师
——记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杨瑞增
□本刊记者张威
破烂的旗帜、狰狞的骷髅、斑驳的城墙、风化的礁石,两艘海盗船在这里狭路相逢……这原本是18世纪加勒比海岸的一幅奇幻场景,如今却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里栩栩如生地“复活”了。游客在体验300年前加勒比海盗奇幻故事的同时,也感叹着大国工匠的非凡智慧。
上海迪士尼乐园宝藏湾项目承接初始,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斟酌再三,决定任命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杨瑞增项目经理。这是一项全球瞩目的国际化文旅施工项目,一旦出现失误,其不良后果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建筑这个称号,还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建筑业在国际行业中的形象。每当想起这些,年仅40岁,多年南征北战圆满完成数项施工任务,时任装饰公司副总工程师的杨瑞增颇感压力。思考再三,他毅然接受这项艰巨而极富挑战的任务。
5万张图纸让梦变为现实
上海迪士尼乐园宝藏湾从电影屏幕搬到上海,背后是5万张图纸的反复计算和打磨。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来源美方“艺术(幻想)工程师”的灵感,杨瑞增项目团队要做的,就是将幻想工程师的“灵感”变成可实际施工的图纸,再将图纸变成真实的建筑。
“宝藏湾”项目结构十分复杂,美方业主提供的设计蓝图就有5600多张。而用于假山塑石的支撑钢构更是五花八门、纵横交错;大型船模的固定钢构为双曲面异形结构,造型优美但极为复杂,堪称钢构件中的“奇葩”……正是这些独特的装饰工艺,将《加勒比海盗》电影中的独特场景变为了现实。宝藏湾园区的科技含量是其中最大亮点,其施工复杂、流程繁琐、工艺精致、要求严格,对装饰公司在文旅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都极具挑战。
杨瑞增带领项目团队从最初的12人,逐渐扩充至58人,从最初的不会干,逐渐攻克并掌握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施工项目。如冷弯薄壁型钢隔墙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按照业主的施工流程,必须在美方设计提供的施工蓝图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经业主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事实上,类似施工技术对于也是初次建设宝藏湾园区的美方设计来说,在图纸深化设计、施工技术与流程中同样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深化图纸出不来,工程就无法进行,可时间不等人。为此,杨瑞增多次参与业主会议,与美方设计沟通后,凭借多年施工经验,顶着未按业主规定流程施工,有可能面临返工的压力,在仅有施工蓝图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冷弯薄壁型钢隔墙施工,不仅有效节省工期,为后期施工打开渠道,还得到美方设计的认可。杨瑞增用事实颠覆了美方业主严格的先图纸深化设计再施工的流程,书写了中国建筑工程师的胆识、魄力与实力。
创新增效展大工匠智慧
杨瑞增在全力以赴抓迪士尼项目施工的同时,常常居安思危。他放弃大量休息时间,紧盯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
《宝藏湾》以加勒比海盗的故事为背景,还原了17世纪初加勒比海附近的建筑及自然场景。大量的岩石、枯树、鹅卵石、沙滩及建筑物破损的外墙,构成了大体的风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惟妙惟肖的树木枝桠、假山奇石,并不是真正的木质材料和天然巨石,而来源于一种叫作“主题雕刻抹灰”的技术。与国内类似施工有许多不同,从覆网的加工到砂浆的配比,喷浆的时间把控,再到现场雕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掌握此项施工技术,杨瑞增亲自到美方组织的塑石假山施工技术培训处了解学习,并多次会议强调务必全面掌握此项施工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当迪士尼乐园中第一座塑石假山施工在宝藏湾湖区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时,杨瑞增立即给施工人员敲警钟,提醒大家认真对待接下来的上色施工,绝不能掉以轻心。在他的指导和监督下,宝藏湾园区塑石假山施工和上色全部一次性通过业主验收,得到业主和美方设计的高度赞赏,并将原计划由其它单位施工的1800平方米主入口花园雕刻上色工程转交给中建二局装饰公司施工,合同额1371万元。
宝藏湾项目结构复杂,仅在502和503两个片区所使用的钢结构组件就达24000余根,且每根构件造型各异,用于假山塑石的支撑钢构五花八门、纵横交错;上色施工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到近乎苛刻……美方业主对深化图纸的审核极为严格且耗时较长,最短的批复时间通常也需要半个月之久,有的甚至长达数月,这些给原本就工期较紧的施工带来更多的阻力和困惑。
杨瑞增将科技创新、降本增效与人才培养三大工作有机结合,激发和鼓励青年员工超越自我,大胆创新,注重创新工作的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倡导学习、合作、竞争、进取的正能量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化文旅项目大舞台,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有指导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项目部还成立了以杨瑞增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结合不同施工需求,在不同施工阶段分别开启“1+N”和“1对1”式导师带徒模式,成立了9个QC小组,组建了组委会,形成以迪士尼施工主题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和督促青年员工和新入职员工在较短时间内,在重要岗位独立提纲。在实践中,他培养了一批会施工,懂技术,敢创新,具有一定国际文旅项目施工经验的实干型人才。而在此项目中培养出的主题雕刻、主题上色技术人员,则成为建筑行业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一定话语权的文旅施工技术主力军。
造梦师却难缘天伦之乐
在这个全球仅有,且许多施工连业主也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宝藏湾项目,项目部的全体成员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在他们的内心,每天都会有对亲人的愧疚升起,却又迅速被紧张忙碌的工作所“淹没”。“等迪士尼开园,带着家人一起来到宝藏湾园区玩一玩……”这大概是许多参建者弥补亲情的一个梦想吧。
“我和女儿来了半个月,你没有陪我们一天。明天我们就要走了,你要是再不送我们,那可真是要造反了。”杨瑞增的妻子对他说这话时,他们14岁的女儿也在一旁,因为担心爸爸没有时间与她们送别而不满地噘起小嘴。
说起这个项目施工,杨瑞增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上海迪士尼宝藏湾园区是全球迪士尼乐园中独一无二的主题园区,无论是图纸设计、施工技术、业主现场管理要求等都与做过的其它项目有着天壤之别,有些甚至是身经百战的他从未见过,从未经历过的。为了解技术,吃透业主要求,为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杨瑞增和项目人员一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时间投入到了项目施工中。在这里,有许多当初进场时雄心满怀,过不了多久就受不了这里的压力,鸣锣收兵打起退堂鼓的管理、技术等人员及团队,而杨瑞增带着他的团队始终坚持着,他自己也说不清有多久没回家了。
2014年8月,妻子带女儿从河北唐山来到上海,一是享受一家三口团聚的天伦之乐,二是想逛逛这座“魔都”之称的大上海。可是,到了上海,整整半个月时间,母女俩就一直待在宾馆里,甚至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看到拖着疲惫身体回来的杨瑞增。眼看着女儿就要开学,项目部给杨瑞增放假一天,让他好好陪陪家人。可是,一大早,杨瑞增又出现在了工地上。他说:“项目事情实在太多,要好好地安排一下。”妻子买返程机票时,特意选了周一清早7点多的航班,为的是不耽误老公的工作,又能让老公送送她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多待一会。周日是业主给项目部安排的公休时间,这一天,杨瑞增第一次带女儿逛上海,陪女儿看了场电影。晚餐找了一家好点的饭店,既是请妻女,又算为她们送行。席间,他不停地问妻女喜欢吃什么,吃得好不好,眼神语气中掩饰不住对她们的怜惜与愧疚。
这就是中国建筑的建设者,杨瑞增渴望家庭的温暖,亲情的慰藉,更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和照顾亲人。可是,从他的口中,你听不到任何豪言壮语,你能看到的是他将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在工作中表现得一览无余。
北京拟建首条自行车“高速路”
居住在北京回龙观的悲催上班族有福了——北京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已经基本敲定回龙观,强大的优势满足了自行车控、上班族的各种幻想。为什么选回龙观试点?自行车“高速”怎么建、有什么讲究?
自行车为何沦为“非主流”?
北京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骑车是大多数北京人的出行方式。后来,随着私家轿车的普及、公共交通的发达,自行车已经成为当下的“非主流”。近年来,当绿色出行成为备受推崇的交通理念时,北京各政府部门通过公共自行车投放、铺设彩色自行车专用通行带,让更多的人选择使用自行车,以满足市民的短途出行需求。
尽管如此,在北京骑自行车还算不上一件乐事。由于缺少有效的隔离设施,私家车、黑摩的占路停车
十分普遍,骑行者常常需要与机动车“抢路”,道路安全隐患令人心悸。在路权上,骑行者堪称弱势群体。1980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是62.7%,到2014年底下降到11.9%。2015年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到2020年,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从12%上升至18%。
首条自行车高速路为何看上回龙观?
现在,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已提上规划日程,其优势不言自明,不仅机动车不会穿行,而且中间没有红绿灯。中途还会设置骑行驿站,用于解决途中休息、修车等问题。这样的条件,满足了自行车控的各种幻想啊……为什么第一条自行车“高速路”会看上回龙观呢?回龙观,位于昌平区南部,是北京著名的超大型居住区,聚集常住人口37.1万人。它的周边也恰好有上地和中关村这样的商业聚集地。这里的居民从事IT行业的特别多,有20%居民在中关村上班,超过16%的人在上地工作。而平常,回龙观的上班族想进地铁站得排半小时队,虽然上班距离只有几公里也得提前1小时出家门。
设想如何变成现实?
根据市规划院的设想——自行车“高速”将从体育公园开始,途经龙旗购物中心、上地产业园,最终到中关村,这是一条通勤线路。照每小时15公里的正常骑行速度计算,回龙观到上地6.3公里,需要25分钟。到中关村13.9公里,需要不到1小时。而第二条线路,途经材料创新园、清河,穿越了很多绿化带,一共15.3公里,可以成为休闲型的骑乘路线。至于是选择高架还是在地面上展开,或者两者兼有,市规划院并没有说明,只说京藏、京新两条高速也可以顺利上跨或者下穿。如此说来,要做到自行车高速路与其他路没有交叉,又要将对其他道路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不造成新的堵点,恐怕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上地和中关村都的路况不像德国的废旧铁道。
另外,建设自行车“高速”要花多少钱呢?按照市规划院的说法,自行车专用道路的建设难度、成本将远低于普通的机动车高速公路。目前,昌平区已经基本敲定,将先建设从回龙观到上地这段6.3公里的自行车“高速”路线,为居民选择新的通勤方式创造条件。下一步,市规划院将开始协调昌平、海淀两区进一步研究项目如何落地。
自行车“高速路”将为封闭式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自行车“高速路”目前规划分为两部分,前端并轨,分道后的两条路线,既可通勤又可休闲。第一部分由体育公园起步,南行至龙旗购物中心一公里后向西,穿越京藏和京新高速,到达上地产业园,共6.3公里,之后顺着现有道路继续南行,到达中关村,全程13.9公里。早高峰时段,骑自行车可能成为从回龙观到上地、中关村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高速路”的另一部分,在向西处分岔前行,抵达材料创新园,之后向东南方向,到达清河区域,其间穿越很多绿化带,全程15.3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目前透露的规划思路,这条自行车“高速路”将设计为封闭式,没有机动车穿行,中间不设红绿灯。而且,中途还会设置骑行驿站,用于解决途中休息、修车等问题。据悉,目前昌平区已基本确定要先建设从回龙观到上地这段6.3公里的自行车“高速”路线,下一步,市规划院将开始协调昌平、海淀两区进一步研究项目如何落地。
北京还有哪些区域适宜建?
自行车“高速路”是否能建在城六区?陈艳艳认为,北京城区内对非机动车道的规划设计相对较完善,目前影响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加上城区内信号灯较多,路网密集,道路段面较短,所以不适宜建设。
而北京城区外围较适合,“首先是有很多到城区通勤的人群,需要为自行车提供专门道路空间,外围有很多放射性道路,且断面较长、比较宽阔,适合连续快速通行。”陈艳艳举例,比如燕郊到通州这样可在半小时左右完成的骑行行程,就比较适合尝试建设自行车“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