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2016-09-10夏鲲
夏鲲
【摘要】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HR)应用过程中实施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一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HR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将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物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阻滞完全时间、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时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髓关节置换术(HR)在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该种手术方式通常应用于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在应用该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麻醉质量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34例接受HR治疗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I.I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HR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4例,性别:男14例,女20例;年龄:62-83岁,平均(67.5±2.1)岁。观察组34例,性别:男16例,女18例;年龄:63-85岁,平均(68.8±2.4)岁。68例患者均为存在精神或神经方面的疾病,也不存在严重肝、心、肾功能不全问题。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的比较上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静脉复合全麻。麻醉诱导所有药理及相应剂量具体为米达唑仑O.lmg/kg,丙泊酚0.8-lmg/kg,维库溴铵O.lmg/kg。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之后立即接麻醉剂控制呼吸,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同时实施维库溴胺间断性静脉注入以实现对麻醉状态进行维持。观察组实施腰麻联合麻醉。选择L3-4之间的隙点作为穿刺孔,应用腰硬联合阻滞方式实施穿刺。完成穿刺后在蛛网膜下的间隙位置注入浓度为0.75%的罗呱卡因(2ml),浓度为l0%的葡萄糖注射液(lml),注入速度为0.2ml/s。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当患者心率过低时给予0.5mg左右的阿托品。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现象时给予浓度为20%的麻黄碱(15ml)。
1.3观察指标
对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效果,患者清醒时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均以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均以(%)表示,并进行X2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以P<0.05表示。
2结果
2.1麻醉效果比较情况
观察组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l。
2.2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情况
术中,对照组共有18例(52.94%)患者发生低血压,观察组共有9例(26.47%)发生低血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术后3d,2组均无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为硬膜外麻醉改进而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该种手术方式可促进术中出血量得到有效较少,与全麻相比较,该种麻醉方式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对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时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更短,且其镇痛效果更为理想。但是腰硬联合麻醉为一种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实施麻醉的过程中对操作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麻醉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极易发生椎管内神经损伤。因此,选择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时,麻醉医生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保证腰麻针刺入椎管内的精准性。当穿刺操作失败时,必须立即改用全身麻醉方式,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情绪,使患者生命体征能够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促进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还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醉药物剂量的减少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治疗效果级预后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全麻,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综上所述,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