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要义(上)
2016-09-10杨剑平
杨剑平
修佛学道是从虚无而始,也是以虚无为终,故对佛学的研究也是从《心经》起始,而以《心经》为终,全部佛学所讲的只是一个“心”字。自古以来都认为《心经》是整个佛学之精华与浓缩,毫无夸张地说《心经》乃佛学桂冠上一颗璀灿的宝珠。也正如观自在菩萨所言“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见《心经》之重要。
由于《心经》如此重要,故自古以来无数高僧均是一生唱诵与书写,于是《心经》又得到无尽心力高能的回向反馈,使这部“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更具威力,故能生一切法,能破一切法。所以这260字的经文绝非普通文字笔墨,需要我们对其敬之、畏之,切莫等闲视之。对《心经》的解释自古以来是不乏其人,但大部分解说均是依文解义,我总觉得还不太圆满,故参考众家之言结合自己的修持体悟来谈一谈体会,以享同好。让初学者能少些困惑,顺利地在修执的大道上前进。
《心经》的名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乃大智慧,即不思便知,不学便会的自性本能。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用妄心得来的知识则是小智慧、小聪明,谈不上“般若正智”。“波罗”乃彼岸之意,即后天为此岸,先天为彼岸,即仙佛之岸也。“蜜多”乃登上、渡到之意。“经”即绝对正确的权威之论。整句的意思即:悟到大智慧的心法。这是唐三藏玄奘大师遵照皇帝之命从梵文中翻译过来的一篇经文。
《心经》是释迦牟尼借助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子谈心得体会而表达的佛学精粹。观自在菩萨与观音菩萨是两个人,有人认为是一个人这是不对的。南怀瑾先生说:“观自在菩萨是通过观光而成佛,观音菩萨是通过观声而成佛,他们还是有区别的。”佛号的名字不是人为随便起的代号,而是寓意着他的得道方法及功能。譬如观自在菩萨的“观”为用心去看,“自在”即大自在、大自由,乃人的本体自性。顾名思义他是通过用心去看自性空而得道的。而观音菩萨是在海边用心去听涛声,海浪来了声响大作,海水退了寂静一片,这一动一静均是大道的两个表相,故它们都不是道,而在一动一静之上,能左右它们的才是大道,通过声音而开悟了,故才称之为“观音菩萨”。
“观自在”实际上就是“观心”,故在佛学中总结观心法门时,将其分为三步。第一,初步练功的“有觉有观”既有觉受、有妄念;第二,“无觉有观”练到一定阶段,身体觉受空了,但仍有心念;第三,“无觉无观”最终达到忘我、忘心了,证得了妙明真心的实相,获得了大自在。虽说到此“无观”了,但并不是啥也不知道,仍有“照”。照即元神灵照,好像太阳的光辉普照万物,但又不是有意为之。所以“观”、“照”二字,一是有为,一是无为,现代的“观照”一词也便是如此演变而来。据我的练功体会,开始阶段周身气机流动,心念时起时伏,这便是“有觉有观”,继之气机饱满了便会达到“气住”,但心念还有,这便是“无觉有观”。最终气也住了,神也凝了,神气合一而进入空定中,忘身忘心了这便是“无觉无观—了。当然也可以把“观”理解为意守身体某个部位,或者用意去体察体内气机,亦未尝不可。但佛学中的观,绝不要求刻意用心而是在“似有意似无意”之间,即“似守非守”的“作壁上观”或者“冷眼旁观”。“观”在佛学中也有深浅层次之分。深观,主动去观,称之为“寻”;“浅观”、“静观”称之为“伺”。而密宗中的“观想”即观气、观光、观佛像、观种子学,这个观则是指深观为多。因此,在学佛中对观字要作具体分析。
全经可分为5段。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是观空五蕴了已能免除一切人生中的痛苦与烦恼。这也是全文的主题思想。
“五蕴”即覆盖自性光明的五种障碍,“色、受、想、行、识”。“色”乃身体也;“受、想”即觉受与思想,为第六意识;“行”乃生理机能,是第七识;“识”乃第八识,即历生以来的信息,也称深层意识和种子识。总的来说,整个身与心乃是自性显露的障碍。什么时候五蕴观空了,身心都空了证得了般若的大智大慧,也就可以免除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与烦恼而成佛了,便是得大自在了。而俗人因为总生存在“有”中,没有证到“真空实相”,故脱离不了苦海,因此,也就成了不自在之人。空乃是去获得“般若”正果的唯一方法。
第二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的是即使观空了,如果你还有个“空相”这还不是究竟,仍旧没有逃脱出五蕴的范围,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本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乃哲学思想中空与五蕴的辩证关系。“舍利子”这是一个人名,不是修佛者身体内的高能量的结晶体。换言之,论人功夫已在体内凝结了很多高能结晶体,故而人名称之为舍利子。色与空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对立是显而易见的,但矛盾双方的统一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矛盾的双方成为了“同一”。其意是说无论从炼命人手,还是从心人手都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在修持道路上的具体体现便是性与命的脱离,有为与无为的对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能转心,心也能转物。心与身是可以互化的。修心既是修身,修身也即是修心。很多佛教徒只修心而反对修身炼气这是错误的,但只修身炼气不修心则更是不对。
第二层意思是修道中产生的各种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色即是空”,人身是假有,修持则是借假修真,所以不要老执着自己的色身,老在有为中去修持,老在气脉上做文章。“受”亦要空,修道中任何觉受,什么热流气动;什么声音;什么光亮……等均是虚妄之相,不要在意和追求,否则就会走火入魔,因为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便会产生一些平日里不可理解的现象。很多修道者以在练功中看到了佛像,听到了佛音为自豪,岂不知这正是入魔的开始。一切都应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
“想”。不论显意识还是潜意识都是虚妄之念,它就像“水泡”一样,会自生自灭,即使感觉到空了,也是一种空念,故还不是真空。
“行”。要想修佛成功,必须要进入不呼不吸的胎息之中。必须要进入心脏几乎停止跳动,血液几乎停止流动的地步。也就是说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都应进入休眠态,否则妄念不会空。
“识”。人的各种深层潜意识,即灵魂中历代生存信息也必须空掉。既使在梦中也要停止各种颠倒梦想,这样才能彻底的进入空境而与宇宙沟通。总之,五蕴不仅要完全空掉,而且连五蕴的空相也要空掉,这才是究竟。
什么叫“转识成智”?即人的九识都必须得转化为智,方才能成为大智大慧的佛!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从有漏转为无漏,而可专一成就一切事业,故称“成所作智”。
第六识,“意识”转为空,可得“妙观察智”即可察知人世间的一切善恶是非。
第七识“未那识”转为空,可得“平等性智”即可看破宇宙万物本无有差别,一切平等无二。
第八识“阿赖耶识”转空后可得“大圆镜识”即可看透宇宙万有的本质及来笼去脉。
第九识“庵摩罗识”转空后,可得“法界体性智”即可识破大道之根本,而与道合一。
这“五智”是五种不同层次的佛界,也是学佛的考量标准。
第三层意思则是指修道的步骤、程序。“色不异空”则是指的修道初期应采用“有为”法,来打通“色身”上的经络气脉,守丹田也好,观光也罢,修气、脉、明点,在色身做文章下功夫,是证到真空实相的基础加行。没有色身上的经脉打通就不可能进入到空境。
“空不异色”。修持到一定程度便会进入空境,但这一空境还是有念有相之空,这个空还在色境,所以不要以为修持到家了,还要继续修持到真空境界。
“色即是空”。进入到真空境界中便会产生大有、妙有,“光”、“丹”还有什么“神通”等,但仍不要着意这些妙有,很多酷爱神通者,到此地往往是走入魔道而自毁前程。所以这些妙有之相也需要空掉,才能更好地进步。
“空即是色”。在禅定中证得真空实相后,还必须在日常动态生活中去进行修行,即使终日工作,也时时不离禅定,无论静也好,动也罢,始终都在真空实相中。
真正的修行之路必须要经历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