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品“品质革命”呼之欲出

2016-09-10蕊红

时代金融 2016年19期
关键词:消费品供给升级

蕊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会议认为,消费是最终需求。促进消费品工业升级,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作用,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专家分析认为,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一场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品质革命”呼之欲出。值得注意的是,高层首次使用“品质革命”这一提法,为接下来的工作定了基调。

“中国制造”要加快走向“精品制造”

会议提出,各级政府要着力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及目录和不合理收费,严格安全、环保、能耗等条件,支持企业在创意设计、提高科技含量和性能等方面下大功夫,促进大众消费品创新和有效供给。二是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三是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引导企业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推行产品认证和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严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推动中华老字号传承升级,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四是强化监管,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以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增强大众对国产消费品的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

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产业规模如此巨大,但却难称制造强国,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缺陷日益凸显,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中国正在兴起一个规模可观的中产阶层,其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当巨大的产业规模不能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全对接,就会出现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追求中高端品质的消费流向境外。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老百姓出国购买电饭煲、马桶盖等事例,其中所含的隐忧不难理解。

从就任总理之初力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到提出中国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再到今天正式提出“品质革命”,李克强的发展创新理念可谓一以贯之。基于此,本次会议针对当前我国消费品工业的突出短板和发展需要,首次提出了推进“品质革命”。因为,工匠精神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树立质量为先和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切实履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观念,不断提升消费品品质和客户满意度,进而推动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品质革命”唯有靠改革

“品质革命”当然首先是市场的事,工匠精神要落实到一家家具体的企业身上。这一点常务会上说得很明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也就是说,电饭煲的有效供给,还得靠企业,政府不该直接管。政府应该也必须管的,是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有效供给。

一言以蔽之,推动“品质革命”,唯靠改革。当政府以工匠精神谋划和推动“放管服”改革,创造和守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方能以工匠精神专注于产品,“品质革命”方能渐成大观。其实,古人讲的境界有极高明的一条:“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国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可谓“致广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政府而言,改革要“尽精微”;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要“尽精微”。

随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同质低端的产品竞争,产能过剩。另外一方面,消费者需要的高品质、安全有保障的产品又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到境外去消费。此外,消费的前景非常广阔,从去年至今的各项数据来看,消费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以要想拉动消费,第一是要让大家安心消费,以此来确保经济和收入的增长。另外,通过推动“品质革命”提升消费品的质量,也是要让大家更安全地消费,同时“品质革命”将有力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同时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提升消费品质量是“新消费”要求

一直以来,进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投资和进出口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第三驾马车”就备受关注。只是稍稍不同于以往,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近来跃入舆论视线的热词是新消费。所谓新消费,新是在老百姓有了消费新需求后,更进一步增强了对产品质量的需求,他们期盼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这种新的消费需求,将会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改善供给,同时也新在利用新技术、新业态等创新消费品,然后通过新供给反过来催生新需求。当然,新的消费需求,也新在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消费环境,这无疑需要生产企业集中力量、攥成“拳头”,会同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好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消费品质量。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同年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部署,其核心和关键是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尤其是去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提升消费品质量并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严惩假冒伪劣、价质不符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从而更好地拉动内需。《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推动中国质量、中国品牌建设,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新消费,形成新动力。

猜你喜欢

消费品供给升级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PAHs将成消费品出口新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