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数P2P投资的五大误区

2016-09-10孙文

时代金融 2016年19期
关键词:考量借款名人

孙文

近年来,P2P进入广大投资者的眼帘。面对着“互联网思维”“高收益”的各种噱头,投资者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误区一:有本息保障承诺就会更安全

如今,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打出“保本保息”“担保公司”字样,一些投资者看到这样的标注就放心投资,以为高枕无忧。但承诺终归是承诺,不出现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逾期风险,平台是否会真的兑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于投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关注网贷平台上是否有“保本保息”“担保公司”等字样,而是要选择安全稳健的平台,特别是从运营团队、平台的股东背景等方面选择。另外,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分追求高收益的网贷产品,尤其是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当下,要追求稳健的投资。

误区二:有名人“代言”就是有保障的平台

现如今,借着名人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吸睛”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消费者也许会偏向名人“代言”或者站台的P2P企业。一般来说,名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有保障,但这并不代表此平台一定是优质的。首先,有些名人单纯是冲着高额的代言费去的,并不了解这个企业的运营状况。其次,有些平台以断章取义、夸大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的方式在名人不知情或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平台做广告。

投资者其实不必纠结如何去分辨真假,唯一需要做的是坚信金融规律和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常识。

误区三:收益越高越危险 越低越安全

在P2P发迹之初,解决自身资金的短板靠得就是给投资者,也就是资金提供者较高的收益回馈,因此高收益才成了P2P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在中小企业集中的东部地区,由于融资需求比较大,这些地区的P2P平台能够提供的收益也比较高。

但收益高并不代表都是好的,毕竟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那么收益低的P2P平台就越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收益和安全并不是反比例关系,一个平台的安全性主要来自平台的资金背景实力、风控实力、风险保障措施以及平台的运营模式。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评价一个平台的安全性,需要从平台整体的商业逻辑与运营情况来做分析,如是否有资金池,是否触及了监管红线,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资金安全方面,考量模式是否安全的核心是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误区四:理财周期越短越好 高收益活期最佳

很多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总是安全感不够,希望尽快能够拿到本金收到利息,因此他们在选择P2P理财产品时总是选择期限较短的,而且一到时间就立即提现。对他们而言如果有高收益的活期理财产品那是最好不过了。

其实,这种投资理财思维不太正确。P2P是中介,要把借款人的需求据实介绍给投资人,包括借款额、借款期限和用途等信息。有些借款用途的期限就是要半年或一年以上,才可以完全发挥资金用途,实现投资收益。所以,关键不在于理财产品期限的长短,而在于这个理财产品是不是真实、可靠的借款需求。

误区五:成交量越大,平台实力越佳

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会标榜自己的交易量借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部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管齐下的营销,上线不到一年就可以实现破亿甚至是破十亿的规模。且不论这是否是平台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一种营销策略。即便是真的,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实也是隐藏着巨大风险的。规模一旦做大,平台的风控是否跟得上节奏、平台处理坏账的能力是否与平台的规模相匹配等,这些都是容易被人忽略,而又是高速发展的P2P平台所必须要面临的。

猜你喜欢

考量借款名人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名人摔跤后
一场情与理的考量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股权回购立法态度考量
以就业考量招生不可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