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6-09-10陆融

时代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小微企业对策

【摘要】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融资难度大、成本高严重阻碍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对策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

(一)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小微企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内部融资具有自主性高、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操作方便快捷等特点。内部融资的资金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且通过将利润再投资的方式,免去企业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融资对企业所有人的控股权没有影响。

(二)银行贷款

银行信贷是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最重要途径[1]。银行根据企业相关财务信息或抵押担保即可向企业批复贷款申请。

(三)民间借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民间借贷机构迅猛发展。与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最显著的特点是融资门槛低,易受到小微企业的青睐,但因借贷利率过高、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很容易令小微企业承受更大的债务压力。

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内部因素

1.信用风险过高。小微企业资信等级比较低,信用基础较差,很多小微企业无法满足银行的信用等级要求[2]。大部分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有:缺少长远的战略发展计划,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经营规模小、实力弱,企业效益和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巨大波动;经营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产业、信贷政策的调整都会左右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差直接导致小微企业贷款拖欠率大幅提高,严重打击着银行等信贷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放贷积极性。

2.担保能力差。小微企业在创立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小、硬件资源缺乏等原因,无法达到抵押担保的要求,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3.融资管理能力弱。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偏低,金融机构对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存在质疑。另一方面,一些小微企业对融资渠道了解甚少,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管理能力较差。

4.企业管理水平低。大部分小微企业忽视了企业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积累,同时,为降低运营成本不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员工身兼数职的情况频频出现。管理水平不足直接导致小微企业无法在短期内准确获取外部信息,融资决策出现失误。

(二)外部因素

1.我国金融体制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地方性中小银行在数量、规模方面差距较大,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我国超过六成的小微企业需要的是金额100万元以内且期限不超过1年的贷款[3]。贷款额度较低,是大型商业银行拒绝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原因之一。

2.信用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商业银行难以及时、全面的掌握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造成了贷款申请人和放款机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无法准确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准确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商业信息安全度。同时,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认可度低,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缺失,企业信用评级环境亟待优化。

3.外部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信用度不足、盈利能力差、对银行贷款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了解不够充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操作手续繁琐等,都增加了企业外部融资难度和成本。

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的对策

(一)小微企业方面

改善自身融资条件,是目前小微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小微企业应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训财务、会计专业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细化企业财务指标,有效实行财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相关信息,逐步增强资金管理能力,减轻、消除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任度。

2.提高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能力。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形成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产品功能、外观等方面重新设计或改造,积极拓展市场;在保证效益的同时,增加对自身资金利用率、周转率的关注度,避免企业资金流断裂。

3.采取多元融资方式。小微企业决策者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国家当前的融资政策与融资渠道,准确把握企业经营状态,针对性地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及时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二)银行方面

1.进一步健全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投资项目清晰、信用条件好、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小微企业加大关注。考虑到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度高、还款能力较低等情况,各大商业银行应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额度,降低融资门槛。

2.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分布范围广、个体差异显著是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中小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小微企业的需要,推出与之相适宜的商业贷款。在确保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中小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3.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应将对小微企业还款能力的关注重点由抵押品转向企业还款途径,并在对小微企业融资调查中,加强实地情况考察,关注企业综合信息,精简信贷操作流程。

(三)政府方面

1.规范民间金融机构。大量发展的民间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机构的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并在降低民间金融机构设置门槛的同时,规范其发展方式,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率,维持金融秩序稳定。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在世界范围内,信用贷款是小微企业获取贷款的主要方式。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微企业进一步融资。当前应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的相关立法,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3.放宽银行小微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左右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适当容忍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鼓励银行将发放贷款给小微企业。同时,政府对银行因小微企业信贷而产生的不良贷款予以适当补助,从而提高银行自身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4.加强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政府应完善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时披露国家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确保小微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调整发展规划。

四、结语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關注。本文仅对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浅显地探讨,如何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28-131.

[2]骆静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探究[J].管理工程师.2015.02:25-28.

[3]巴曙松.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J].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3.

作者简介:陆融(1989-),女,江苏南京人,现供职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小微企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