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2016-09-10赵卉

时代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可持续评价指标

赵卉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规划,其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多个层面,公路交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公路交通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就其自身的特点而言,也出现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细致分析和考量,利用可持续发展观点指导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在未来还需要更大的大规模开展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协调好公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据此,本文就当下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作了阐述,对其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作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交通 可持续 发展 评价指标 体系

就我国在今年发布的最新消息看,截止2014年末,我国的公路总里程以及高达446.39万公里,公路密度46.5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相比于2013年,总里程增长超过10万公里,公路密度提高1.1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然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分析,我国在2030年时还会增长超过3倍的交通运输量和主干道通行量,显然会给我国当前的公路交通系统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以此对交通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导向规划。交通部自身也组织了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及相关科研部门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少的科学分析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并将逐步应用于未来的公路交通建设当中,为我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绵延不断的推动力。

一、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公路交通是我国社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是维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它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然而,作为重要基础的公路交通却会造成较多的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消耗,因此,公路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进行良好的统筹规划,一方面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的需要,建设良好的公路交通网络。另一方面又需要保障公路交通所占用的国家资源不会影响教育、福利和医疗等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其在发展过程的负面效应不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例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过耗、环境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最终实现公路交通在通过自身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时,又要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和环境等健康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路交通在制定和规划的过程中严格把握发展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三个特点。

第一,发展性。发展性用以判别交通的发展是否真正存在、是否健康、是否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第二,协调性。协调性一方面反映公路交通自身内在各要素之间适应情况,另一方面反映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匹配程度。

第三,持续性。持续性是基于当下的数据和模式判断公路交通系统在未来的长期性、合理性和潜力等。而长期所指的概念包括至少三代以上的时间,因此,这也是说明了发展性更加侧重于数量,即通过规模的扩大和增长来体现能力。协调性更加侧重效率和质量,即当下的结构和模式的合理性,实现统一与和谐的能力。持续性则偏向于时间维度的发展概念,而不是短时间的现象,然而持续性又是建立在协调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

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一)科学性原则

评价体系作为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指导机制,其指标的选取也应当依照相应的科学基础,而这部分科学性应当体现在指标内涵、测定方法以及统计计算方法等多个方面。

(二)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选择也需要把握操作性强的选择,因为数据收集太困难或是难以实现准确和可靠性,都会影响最终的评价体系所输出的结果,而且要尽量依照当下存在的数据和标准。

(三)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结合原则

交通运输系统中涉及的指标较多,有些难以量化。而这些指标对评价又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须用定性指标加以描述,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再选取适当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处理。

(四)动态性原则

因为可持续性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此,指标体系选择的时候也需要把握时间概念、发展性和动态性,要将动态作为主要的考虑指标,然后结合静态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三、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公路交通系统的持续能力除了要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收集之外,还需要将公路交通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整理。这也维系公路交通协调性,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主要在以下的五个方面进行了内容的收集,每个方面都包含有若干个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包含公路程度、公路主干道的噪声均值、汽车尾气达标率;资源消耗包含公路交通所占的土地面积、运营车辆的能量消耗、资源循环利用率、单位土地面积所能提供的客运量、单位土地面积所能提供的货运量;社会效益包含公路交通覆盖面积、公路客运量占交通系统的比重、公路交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公路事故发生率、公路交通运输量;经济指标包含公路运输的投资额占社会投资的比重、公路运输所带来的职员税收、公路运输所带来的职员税收、公路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公路运输每里程的平均利润;公路交通的发展水平包含公路密度、主干道运输能力、道路分类及其比例、公路运输量占交通体系的比重、公路运输通达深度。

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触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更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操作方案。与其说是一种指标体系,不如说是关于可持续发展操作方向与内容结构的一系列规定。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与重点。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的目的为依据。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也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题思想,更为我国的公路交通指明了发展方向,解决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达到了公路交通建设的理想状态。通过对环境、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为公路交通额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娟伟,代秋贞.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216+213.

[2]卢冬生,雷立.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3,04:354-358.

[3]仝刚.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02:102-104.

[4]肖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交通标准化,2013,11:91-95.

[5]朱林波,丁宏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降维处理及评价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3,03:42-45.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可持续评价指标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
公路交通技术2015年总目次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