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现状探讨

2016-09-10周越先

时代金融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完善国有企业现状

周越先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脚步也在逐渐加快。我国的国有企业要适应当前的市场条件,迎接新的挑战必须从有效估算企业的资本成本入手。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股权资本现状并分析形成这一现状的成因来总结改善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结构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 股权资本 现状 完善

一、国有企业股权资本现状

(一)股权结构失衡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形式。内部融资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股东和投资的投资和经营后的资本累积,资金全部归属企业自有。外部融资是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方法,从企业外部的交易市场来融入资金。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股权分配部分主要有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等。其中,国有股占据比重非常大,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国有股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平均维持在60%的比例水平。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在保证控制投机行为的同时也是企业失去与外界竞争的机会。另外,国有股存在较多的委托关系,投资主体不够明确,会出现管理上的松散,不利于维护国家资产。

(二)非流通股比例大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股权结构上,非流通股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非流通股大部分为国有股。从数据上显示,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股本中,非流通股占有七成以上的比例,而在所有非流通股中,国有股份占有四成。企业的股本流动性较低,这有利于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但同时也制约了其他投资的介入,企业的股权结构缺乏灵活性。

(三)资产负债率低

虽然,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比例较高,但外部融资中,股权融资的方式更受企业的欢迎。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善于选择债权融资的方式来融入资金,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国有企业对于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进行债权融资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门槛,债权融资的难度较大。国有企业在发行债券上要遵从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在债券市场上的发展被限制。

二、国有企业股权资本现状成因

(一)国有产权制度限制

国有企业传统的产权制度限制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权利归国家所有,国家是企业的唯一股东。这种由国有资本完全垄断的制度会造成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形成大锅饭局面,企业的财政决策统一由国有资本决定,统一收支口径,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下。另一方面,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单纯追求规模和产值,忽视了效率和效益,这会造成财务管理质量的低下。企业的股权资本中,尚未通过股份制改革的手段来完善资本结构,仍存在机制上的不完善。国有企业的经营资金一部分源于国有资本注入,若在经营上存在问题,获取资金的方式只能单纯的以来银行贷款。国有企业融资的方式单一,资本不够多元化,这会导致企业错过了很多机会,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经营管理不善

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的限制下未能在经营管理上寻找出路,造成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首先,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的资金由国家直接投入,在经营上缺少长期目标和内在动力。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山相对一般企业较差,主要源于国有企业在机构设置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冗余,许多部门不能真正为企业的经营服务。企业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体系,致使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其次,国有企业缺乏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股权结构评估人员。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战略眼光,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定制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致使企业不能根据长期发展目标来调整股权结构。企业在对外招商引资上存在的种种限制也是对管理者管理上的障碍,企业的管理者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采取有利的措施。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相对较窄。国有企业的融资束缚条件较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也却乏有利的保护。国有企业往往会选择比较习惯的融资方式,形成融资偏好,自觉排斥其他方式的融资行为。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失衡,市场缺乏调节经济的能力,融资不够顺畅。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通过增资的方式来向全社会发行股票,造成股权资本的持续增加,市场缺乏调节这一增加的有效机制。

三、国有企业股权资本完善策略

(一)存量优化与流量优化结合

国有企业应在不改变企业资本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企业内部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债权平衡。对于资本总量可以满足日常经营的企业,应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树立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找到债务资本中不合理的地方,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进行剥离。通过调整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来达到企业资本的存量优化。在存量优化的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完成股权资本的流量优化,即调整企业整体的资本总量。可以对股权资本中相对占据比例较大的部分进行削弱,对比例相对较少的部分进行提升。通过对资本总量的调整来优化资本结构。调整资本结构的手段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要做到存量与流量的结合。

(二)静态优化与动态优化结合

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要达到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的结合。静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权益和债务资本维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动态特征表现为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又时刻保持着动态的变化。国有企业应从静态优化的角度入手,完整的规划出企业的未来长远发展目标,合理安排权益债务资本,使二者的办理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同时,企业要兼顾融资工具的弹性,在动态优化的层面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融资工具,能够使企业的资本结构随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三)完善激励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报酬相对较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这会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把经营目标设立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内,缺乏为企业创造效益和承担风险的内在动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完善员工的报酬激励机制,通过股票分红等方式提高经营者对公司业务的参与程度。完善对员工各项业绩的考核和评比机制,将绩效与奖励机制挂钩,通过年薪、年假、年终奖等方式向员工发放福利。把经营管理者的未来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挂钩,让管理者自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股权资本结构,调整资本机构的杠杆利益,勇于承担风险。

(四)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合理的手段改善国有企业中股权关系,深化国有股管理改革。建立起更为明晰的管理体制,做到政企分离责任明确,加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力度。在明细了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在企业内部推行国有股的坚持计划,丰富企业投资主体的类型。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改变国有股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决策的制定上,要做到利益的分散化,防止权利由一方形式。可以适当发展企业法人之间的交叉持股。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加大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优化股权结构。

(五)完善市场监管

要从国家的层面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国有企业在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选择,防止并严厉打击企业在融资上存在的非法、弄虚作假行为。各级监管部门要做好严格的审批工作,规范加官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建立信息化监管机制。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要实时跟踪调查,对企业披露的信息要保证其真实性。对发现的玩忽职守、存私舞弊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完善行政处罚措施的制定,对非法融资、集资行为要给予严重处罚。

参考文献

[1]樊瑞霞.我国国有企业资本成本估算方法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年8月.

[2]孙立新.我国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成因分析.消费导刊.2015年3月.

[3]武琼.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成因与优化策略分析.经济师.200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完善国有企业现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