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重庆普惠金融的特点及启示

2016-09-10杨媛

时代金融 2016年3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启示特点

【摘要】虽然普惠金融的概念近几年得到了普及,但由于金融本身是柄“双刃剑”,普惠金融既要做到服务覆盖、便利、实惠,又要做到商业可持续的辩证统一,其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探析了重庆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借鉴国外普惠金融的丰富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重庆 普惠金融 特点 启示

一、重庆普惠金融的现状

(一)不缺商业金融服务,缺政策性金融扶持

商业金融服务“三农”的信贷价格偏高,涉农银行发放的小额农户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工商企业贷款和一般城镇居民消费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小贷公司创设的政策初衷也在发生变化,逐步向高利贷公司进行蜕变。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补贴政策,难以全面落到“三农”实体。由于扶贫贴息贷款缺乏对应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基层商业银行对“三农”扶贫贴息贷款索取“回报”现象时有发生。

(二)不缺银行,缺资源共享

数据表明,农村金融短缺的关键并不在银行类型和机构数量的缺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银行在乡镇设立了大量的电子服务机具,但是,银行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例如:农村固定网点柜台不接受他行卡、折通兑。

(三)不缺银行交易网点,缺银行交易流水

由于重庆的乡镇存在着“赶集”现象,导致乡镇营业网点的业务波动较大,出现日常业务量不饱和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乡镇营业网点相应资源的浪费。

(四)不缺传统银行服务产品,缺量身定做的农村金融产品

其实农村金融的主要产品是存贷汇款业务,缺乏为农村金融量身设计的金融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门槛在农村乡镇与城区一致(5万元以上),将众多农村金融消费者拒之于门外。造成农村金融产品与城市金融产品相比,难以具备竞争性。

二、借鉴国外普惠金融的经验

(一)国外对于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政策金融体系较为健全

例如,为了更好地为城乡小微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等提供贷款,美国就采取了建立政策性农业银行和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方式。

(二)国外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有利于保障农村金融服务的实现

例如,早在1945年日本就出台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并就此设立了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

(三)国外采取自下而上控股、自上而下服务来建立合作金融组织

国外普遍建立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立了可以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合作金融组织皆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性金融组织,自下而上控股,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体系。同时,通过自上而下的服务,起到小微金融机构“孵化器”功能。例如,美国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和土地合作银行系统三大农村合作金融系统都要求借款人购买其借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股份,然后通过中间机构再认购上层机构的股份。

三、政策性建议

(一)宽进严管,注重规划,实现乡镇网点零空白

也就是,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对现有市场准入政策进行优化调整,简化审查、审批流程,进一步放宽常规准入事项的前置审批。同时,通过开发运用机构合规运营评价系统,从风险防控、合规管理、金融服务等维度强化市场监管。

(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结构尚不完善,我们可以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构建县联社一级法人体制或农村合作银行,形成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民主决策机制,进而形成完整的全国性的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网络。

(三)支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通过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贴近社区、更好的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的社区银行、金融便利店等新型网点形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建立多层次、覆盖广泛,同时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网络。

(四)实施监管承诺制,督促金融机构合规经营

以降低“三农”经营成本为出发点,与涉农金融机构签订“合规经营、文明服务”监管承诺书,明确将“七不准、四公开”纳入监管承诺范围,促进涉农金融机构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合规经营理念。

(五)推进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在规范民间金融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引导民间资金创建适合于各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户资金互助基金组织、小额信贷组织和乡村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经营灵活,与正式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既有相互补充又有相互竞争的作用,同时,积极支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指导涉农金融机构深化“三权”抵押试点改革。

(六)推进制度创新,改善服务质效

日本早在1947年就制定了《农业协作组合法》,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银行国有化法》等一系列法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使其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可以保障它们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建新.探索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及我国的启示[J].市长参考.2010.1.6.

[2]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全球视野.201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和监管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项目编号:KJ1504102)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行为调查研究—以重庆为例》(项目编号:2015KYZ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媛(1988-),女,汉族,重庆,硕士,助教,现供职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数学。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启示特点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