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平面几何题的说题设计的探究
2016-09-09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苏洪雨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陈 奕 苏洪雨
一道平面几何题的说题设计的探究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奕苏洪雨
随着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说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受到广泛关注,逐渐成为一种教师同行之间、学科备课组内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有效方式.所谓说题,就是教师在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解题所用的思想方法、策略、依据及题后归纳拓展的一种教研模式.说题的目的是教师如何更好地教,因此,说题要注重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及题目如何“考”这三方面的联系.下面笔者就一道初中的平面几何题目进行说题设计的探究.
一、试题呈现
图1
题目如图1所示,在△ABC中,∠CAB是钝角,AB=BD=DC,∠BCA=30°,求∠CAD的大小.
二、说题设计
(一)审题分析
1.题目背景
本题是一道平面几何题,出自于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配套练习.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平面几何的综合能力,难度中等,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准确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三个方面:(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边长是斜边边长的一半;(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其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问题解决的难点是学生对“∠CAB是钝角”这个条件无从下手及不知如何作辅助线.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化归的思想.
2.条件分析
在读完题后,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给出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在△ABC中,∠CAB是钝角;(2)AB=BD=DC;(3)∠BCA=30°.由题目所给的条件,借助思维导图(图2)进一步分析能得到什么初始的结论,利用这些结论得到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做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是根据感觉,而是有理有据地获得问题的解决办法,体会到解法的“水到渠成”.
图2
3.题目价值
面对几何题,学生通常会觉得辅助线的作法是从天而降,没有规律可循,只能凭感觉,对几何题产生了畏惧心理.本题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后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在经历问题的解决后,学会如何挖掘题目信息,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准确作出辅助线,获得添加辅助线的策略,提高解决平面几何的综合能力.
图3
(二)解题过程分析
1.解题思路的形成
思路一:从三角形内角和180°出发.
拿到题目,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与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来建立恒等式(图3).∠1+∠2+∠3+∠4+∠5+∠6=(180°-2∠2)+∠2+ ∠3+30°+∠6=180°⇒∠2-∠3-∠6=30°.
上式得到的是关于∠2、∠3、∠6的恒等式,并不能求出∠3的大小.而且题目中的条件“∠CAB是钝角”没有使用,所以仅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会想到通过添加辅助线求∠3的大小.
思路二:作辅助线.
在本题中,辅助线的作法有很多种,到底如何有效地作辅助线呢?这需要结合题目的信息进行选择.由思维导图(图2)我们得到几个有用的结论:①30°角所对的直角边边长是斜边边长的一半;②钝角三角形的一个垂足在三角形外;③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三线合一.根据这些结论,我们选择基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作辅助线,以及基于钝角三角形作辅助线.
(1)基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作辅助线.
本题中关于边相等的条件很多,关于角的条件只有一个(30°),所以首先可以考虑利用BD=DC,∠BCA=30°这两个条件.利用BD=DC,可以知道等腰△BDC三线合一,所以考虑过点D作BC边的垂线交BC于点H.又因为∠BCA=30°,所以将HD延长交AC于点E(图4).
为什么不过点A作BC边的垂线?这是因为题目条件是BD=DC,在△BDC中三线合一,既利用了边相等的条件,又用到∠BCA=30°的条件,若是过点A作BC边的垂线,只有∠BCA=30°这一个条件可用,并且得不到更多的结论.
再根据条件,可以得到△EHB≌EHC(HL)⇒∠CEH=∠HEB=∠BEA=60°.
图4
图5
通过上面证明全等三角形得到了∠HEB=∠BEA= 60°,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再寻找等量关系来证明AE=D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E⊥AD,从而得到∠CAD=30°呢?学生会发现由现有的条件很难证明AE=ED,但还有一个条件“∠CAB是钝角”没有用到.
由得到的结论:钝角三角形的一个垂足在三角形外,学生可以想到过点B作AC边的垂线交CA延长线于点F,证明△BFA≌△BHD和△BFE≌△BHE.
(2)基于钝角三角形作辅助线.
过点B作AC边的垂线交CA延长线于点F(图5).由于∠CAB是钝角,所以垂足F在CA的延长线上.直角三角形中,30°角对应的直角边长度是斜边的一半,所以FB=BH. 又AB=BD,所以△BFA≌△BHD(HL),△BFE≌△BHE (HL),所以FE-FA=AE=EH-DH=ED.又∠HEB=∠BEA= 60°,继而得到BE⊥AD,所以∠CAD=90°-60°=30°.
2.解答呈现
辅助线作法:过点D作BC边的垂线交BC于点H,将HD延长交AC于点E,过点B作AC边的垂线交CA延长线于点F(图5).解答过程见流程图(图6),详细解答略.
图6
(三)变式与拓展
1.利用几何画板寻求答案
在解决完本题后向学生演示几何画板操作,通过观察测量可以很直观地得到本题的答案.在进一步操作后,学生发现:改变∠BCA的大小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图8):
图7
(1)当∠BCA=30°时,∠CAD的大小不会随着∠CAB(为钝角)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2)当∠BCA≠30°时,∠CAD的大小会随着∠CAB(为钝角)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由此可以知道,∠BCA=30°在本题中起着制约∠CAD的作用,即改变∠BCA的大小,本题答案就不同了,所以∠BCA=30°不仅仅是一个角的度数那么简单,它制约着本题中边与边的关系,以及其他角的度数.因此,解决本题要使用∠BCA=30°的性质,如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度是斜边的一半.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要如此添加辅助线了.
2.题目的“来”与“去”
解题要了解题目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从哪里来就是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寻找题目的原型.往哪里去即题目还有什么变式,一题变多题.
本题的条件“∠BAC是钝角”让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利用几何画板通过改变∠BAC的大小可以发现:
(1)当∠CAB为钝角(一定范围内)时,∠CAB的大小不改变∠CAD的大小,即∠CAD保持30°不变;
(2)当∠CAB为直角时,D为BC的中点,∠CAD=30°;
(3)当∠CAB为锐角时,此时点D在△ABC的下方,∠CAD的大小会随着∠CAB的变化而变化,即∠CAD不是定值(图8).
图8
图9
其实,当∠CA′B为直角,D′为BC的中点时,就是本题的原型.容易证明此时的∠CA′D′=30°.出题者实际将A′D′向右平移,当交A′C于点A时(图9),∠CAB为钝角,D为A′D′平移后与过D′的中垂线的交点,得到本题的△ABC,而且在平移的过程当中,△BA′A和△BD′D保持全等.若我们了解出题者的意图,我们很容易可以由平移的性质知道∠CAD=30°.在接下来的证明过程中只要证明△BA′A和△BD′D确实保持全等即可.
当然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当点A移动到CG中间时,点D移动到三角形△ABC上方;当点A移动到CA′延长线上时,点D移动到三角形△ABC下方,注意到无论A′D′怎样平移,△BA′A和△BD′D保持全等,这是解题的一个切入点.据此就可以对本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式.
变式1:如图10,在△BDC中,∠BCD>30°,AB=BD= DC,∠BCA=30°,求∠CAD的大小.
图10
图11
思路:变式1其实是将直角△A′BC中的边A′D′向右平移交BC中垂线和A′C于点D、A得到的(图11),在这个过程中,△BA′A和△BD′D保持全等,解法类似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的解法.
变式2:如图12,在△ABC中,∠BAC是锐角,AB= BD=DC,∠BCA=30°,求∠CAD的大小.
图12
图13
思路:变式2其实是将直角△A′BC中的边A′D′向左平移交BC中垂线和CA′延长线于点D、A得到的(图13),在这个过程中,△BA′A和△BD′D保持全等,解法类似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的解法.
三、总结
新课标提倡学生为本,在习题课上的体现在于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可能的思维,剖析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出声思维”,即把解题思路用语言表达出来,分析题目条件、考查的知识点、突破口、思想方法等.同时要重视题型归纳、辨析、变式、总结,实现一题多解、多题变一题,通过归纳提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地实现“减负”.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几何画板),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几何画板的使用让我们看到当∠CAB改变的时候,不变的量是什么,从而可以指导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证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德俊.中考数学压轴题说题案[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5).
3.吴万征.一道解析几何题的说题实录与反思[J].数学之友,2015(5).
4.修其生.一道高考数学试题的“说题”[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