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复兴的虚热

2016-09-08肖红春

中国图书评论 2016年8期
关键词:经学国学价值

肖红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寻根或自我认同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喧腾为一种族群镜像。这种镜像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逻辑展开———仓廪足而知精神之贫瘠。21世纪高校接替民间,成为传统文化热的空间支点后,国学热的学理性大为增强,使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者浮现到了公众关注的水位线上,出版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国学研究著作。陈壁生《经学的瓦解》(以下简称《瓦解》)作为期间的一本小册子,在对国学的理解把握上有着一定价值,在对国学的价值取向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前者,《瓦解》在国学研究中是有其知识谱系身份的,而之于后者,《瓦解》则是当下传统复兴、国学热病症的病理学标本———虚弱、虚热、虚骄。

《瓦解》是对于民国经学史的一种论述,着重探讨了章太炎对于经学的改造和胡适等人“史料化”经学,建立现代学科体系,经学彻底瓦解的过程。夹杂着经学的古今之争,经学大厦的解体发端于章太炎的“由法而史”,从历史角度原“儒”、原“素王”、原“经”,“章氏之六经,已经不止是‘史(官书、政典),而且是‘历史。”章太炎将经学的价值建立在“历史的记载,而且是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之上,这在陈壁生看来俨然是将经学釜底抽薪,失去了经学应有“政治之大宪章”的价值地位。及至胡适将“国学”泛化为“国故之学”,引入西方历史学科的方法和路径,将经学纳入现代分科之学的天平之上,经学的微言大义也就变成了“乱七八糟”“无头无脑”“胡说谬论”和“武断迷信”,经学从“史”彻底沦落为“史料”。

在索骥经学跌落神坛的过程中,《瓦解》在夹叙夹议的行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经学主张:一、经学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传统学术本以经学为中心”“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复兴传统文化当“重建经学的中心地位”。二、经学是统一整体,不可偏废或按照现代学科分类随意割裂,经学研究不应采取史学路径,绝不能以史料为视角消解经学的价值导向。三、经学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国族将往何处去”问题,意义十分重大,“重新回到经学”,才能在历史中寻找到未来民族国家建构的方向。

对于陈壁生通过文本要传递出的微言大义,笔者感受不多,但针对书中存在的若干疑问,不吐不快:一、《瓦解》中梳理了近代经学瓦解的思想脉络,但经学在近代瓦解的根源到底是章太炎、胡适等人的学术主张导致的,还是近代世界化浪潮冲击的结果?《瓦解》将经学的瓦解归结为“以经为史”的学术视角转化,忽视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思想启蒙、建设现代国家”这一基本历史使命对经学的解构效果。二、中华文化绵延不止到底是靠经学这一文明核心,还是底层民间的基层结构及其伦理风尚?孔子讲的“礼失求诸野”,似乎更多强调的是文化依乎民众生活而存。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几千年绵延不绝的家庭伦理生活,而不是抽象反映伦理规范的经学本身。三、经学对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是否没有经学,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就无法构建起来?陈壁生抽象强调经学对近代国族建构的基石性或灵魂性作用,实际上是种一厢情愿的诗化———在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已经完成,尤其是抗日战争塑造了国民身份认同,高强度群众运动对此有固化作用。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瓦解》一书最大的吊诡之处在于,陈壁生一直反对用史学的路径对待经学,强调经学的价值性一定会被历史性瓦解,但他自己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学术方法却恰恰是史学的。换言之,这本书的价值主要镌刻于史学面相。

与单纯的一本书相比,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前打着传统文化、国学、经学等旗号的图书序列。这类图书对经学、国学乃至传统文化的价值倾向及其实践取向,在真正复兴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其意义和价值都是带有巨大疑问的。这些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书籍有一个共同特征是,打着“同情之理解”的旗号,有意或无意地暗示人们,清末民初那场关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根本上是错误的。这类图书借着反思五四的花腔,回避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价值,解构陈独秀、胡适乃至牟宗三等人苦苦思索的问题———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如何走向现代。在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潮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自己的写作中已经懒于思索“旧内圣”如何开出“新外王”的问题。他们更善于,也更热衷于在舞台上表演祖先的圣明、英烈,身穿孝服,高喊着“打错了”来替传统招魂喊冤。但这类图书的作者往往经学、国学读的多,义理明白的多,但历史书看得少,抑或记忆力都不太完整。这种曲调在传统社会的有识之士看来,其学术研究的进路和理念已经大有问题,“朴学之士穷流造极,掇拾唾沈,安用为学?”[1]

实际上,关于经学研究乃至传统文化复兴,极少数冷静者在20世纪末就已经提出“后经学时代”概念,其主旨在于:一、经学已经不具有指导当今社会生活的合法性、正当性源泉地位,现实世界的价值圭臬不再是经学大义,而是现代法理;二、经学研究方法上多元化、多样性是常态,宗经或师法不再是唯一可能之道。[2]“后经学时代”其实是现代社会中“后经典时代”的中国化表述。解构与重建是现代性的重要路径,也是古典文明“活在当下”的历史轨迹。西方世界对于《圣经》文本的历史诠释学路径研究自启蒙运动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历史批判学不仅没有妨碍宗教生活、宗教价值在基督教国家世俗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而且没有影响其民族国家的建构———无论是“上帝保佑女王”,还是“上帝保佑美国”,上帝都很好地完成了其民族守护神的任务。斯宾诺莎等人解构了犹太人的历史,选民神话就此破灭,但犹太民族的自我认同和民族国家建构也并未出现严峻问题。

当前传统文化热、国学热找准了社会情绪的症结,却没有给出复兴的现实路径。如果经学或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真的如此重要,那么最直接的方法不单是“必须回到经学”,“回到康有为,回到章太炎”,更要让经学或传统微言大义之价值“回到生活”。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理论的生动鲜活的人文世界。经学的回归或复兴———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创造性转化,假如真的可能的话———其问题不是摒弃“以史为纲”的史学路径,而是必须从理论书斋中走出去,走向民众,走向他们的困扰,走向他们的期盼,走向他们的需要。

从“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到传统文化生息焕发,流动不止,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们目前似乎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现阶段具体要依靠谁、要做什么。大量的书籍论述中只有一个浮泛的价值目标———复兴传统、回归国学、经学重建。这个思路又回到了以往的圣王政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骨子里其实是没有底气的文化虚热。这些文化人高兴得太早太快———在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期望的人中,他们各自的兴奋点是不一样的。底层民众期待的是通过传统文化让儿女更有出息,更孝顺,核心是老有所依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层民众期待的是通过传统文化让自己显得更有品位,核心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舞台;上层民众期待的是通过传统文化让家业更好地延续下去,关注的是财产和事业的保护、发展。争取一个或多个阶层民众的支持,是传统文化复兴的现实力量所在。欧洲近代文艺复兴依靠的就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从古典学问中“翻出了”城市资本拥有者的政治理想和审美趣味。令人遗憾的是,一旦细化到具体的社会问题、操作问题,文化保守主义者就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他们不知道依靠谁,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底层、中层、上层民众的支持。困难如果不好解决,那就干脆回避。于是,虚无主义就慢慢地侵蚀了那颗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心脏。部分人在灰色的长衫下,一面袖手谈着经学、天理、心性,一面默数银行卡中已经入账的文化基金。

搞不清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不了要干什么的问题。《瓦解》一文说,“真正的国学研究,应该是把国学还原为一颗生命不息、流动不止的大树。”尽管一颗大树是不可能流动的,但生生不息确是国学的希望之所在。不过,国学的生气和活力绝不是“回归经学”的注、证、疏,关键在于从传统价值中诠释出新的时代指南———要能够提供现代社会基层的新互助组织;要能够提供出带有古典气息的新文化品位、新艺术享受;要能够在市场经济浪潮下,提供精神指导,节制与约束欲望,弘扬诚信、敬业,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在此,我们还要善意地提醒那些热爱并研究国学、经学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基层社会对传统文化是最有稳固同情心的,是国学真正生命力的土壤,也是传统复兴最应关注的起点。经过“五四”以来的多次洗礼,旧宗族的瓦解要求某种新形式的儒家式互助组织。不是精英分子自娱自乐的书院,不是高大玄妙的儒教,而应是一种由传统文化爱好者所主导、参与的互助社、义工社团等类似组织,其宗旨是以经过当代诠释的传统价值为指导,实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解决普通人生活中的现实苦难。但国学热二十多年后,在基层依然看不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深耕细作和夯实基础。传统文化复兴的阵地,国学爱好者们不去占领,别人就去占领。基督教在中国民间社会的迅猛传播已经说明这一问题的严峻。民众投入基督教的福音之中而不是儒家的天理人伦,一个极重要因素是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上帝终极关怀下提供了一种信众(教友)之间物质上、感情上互助互信的组织模式。

现实决定观念,理想之树扎根泥土才会枝繁叶茂。离开了传统价值的当代实践,当代流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就会在搜肠刮肚、皓首穷经中,在继往圣之绝学的扬扬得意中,自限于学术牢笼,割裂了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之间鲜活的联系,最终也就失去了传统文化复兴的观众、听众和受众,蜷缩成一团死火,影印在时代的画册上。

注释

[1]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一卷),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9页。

[2]陈少明:《走向后经学时代》,见《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猜你喜欢

经学国学价值
“垂”改成“掉”,好不好?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经学与当代中国
一粒米的价值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给”的价值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