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渤海金饰品研究

2016-09-08贾冬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8期
关键词:金片金腰带金花

贾冬梅-文

唐渤海金饰品研究

贾冬梅-文

20渤海国是唐朝册封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主体是靺鞨部落。靺鞨人是短暂生存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穴居于山水之间,群居生存。靺鞨人多为数十部,主要居住在两个区域: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居住于南部的松花江流域的称为粟末部,松花江即粟末水;居住于北部的黑龙江流域的称为黑水部,黑水即黑龙江。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以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以后,这个政权就以渤海为号。至公元926年,渤海政权被契丹贵族吞并。在其存在的200多年时间里,渤海每年都向唐朝派遣使节,学习唐的先进技术和文化,铸造烧瓷技术都先后掌握在手。尤为可贵的是,渤海拥有了高度发展的金银细工业。

1979年,吉林省和龙县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出了一批金饰品,以下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来介绍,从中来辨析唐和渤海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见证一下盛唐时期华美精致的工艺风格。

1.金腰带

这件金腰带由金带扣、金铊尾及15件金带銙组成(见图1)。金带扣通长2.5厘米,宽4.3厘米,重约37克,纯金质地,打制工艺。带扣整体为半圆形,表面看不出接口存在,圆弧处演绎为三头云朵。扣针为圆头,切面为梯形,上底较窄,扣针套于带扣的直径中部,观察不到接口痕迹。另有一中空金片穿过扣针叠包在带扣的直径上,对折后呈梯形,上有两穿孔,可以与带銙连接(见图2)。金铊尾通长4.8厘米,宽3厘米,重约30克。铊尾整体呈长方形,尾部延伸出以宽为直径的半圆形。主题纹饰为花草纹,花式为三层四瓣,花瓣都是由金片围起。花蕊为连珠纹围起的圆形,中心镶嵌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第一层为四瓣心形花瓣,小巧精致,其内部镶嵌着绿松石,松石中间两条叶脉纹。第二层花瓣也是四瓣,与第一层花瓣交错排列,花瓣内大部分覆盖着鱼子地,只在花瓣的尖部镶嵌着饰有叶脉纹的倒心形绿松石。第三层花瓣紧饰于第二层花瓣间四角外侧,占据带銙四角,花瓣呈心形,其内同样镶嵌饰有叶脉纹的绿松石。铊尾的半圆部分中心镶嵌一颗圆形水晶,水晶的两侧分饰云头,尾部中间有一心形位置,外面饰两颗半圆形绿松石。心形部分和云头部分镶嵌物脱落,空处均饰鱼子地(见图3)。另有15件金带銙,均为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重约17克。带銙背面有铆钉,有连接之用。带銙的纹饰与铊尾的方形部分一致,只有一件带銙上有镶嵌物(见图4),另外14件带銙镶嵌物都已经脱落,很是可惜。这件金腰带整体看起来大气磅礴、富丽堂皇,纹饰精美,花瓣之间相互交错、内外呼应,色彩绚丽,完美无瑕。

图1 金腰带

图2 金腰带带扣

图3 金腰带铊尾

图4 金腰带带銙

2.金方环

整体呈圆角长方形,纯金质地,打制工艺,外加錾刻。主题纹饰为卷云纹,云朵首尾相衔接,云朵两旁均匀间饰圆点。云外两条弦纹,里面的这条弦纹錾成细齿状。金方环的纹饰为挖地阳刻而成,底子不甚光滑。方环底部有明显的接口处,为焊接形成,并饰有海水纹(见图5)。

3.金花饰

纯金之地,打制工艺。有大中小三种样式(见图6)。最小直径1.5厘米,重1.2克。它是在一个大金片上由小金片围成的圆形花心外六瓣花朵,花朵的外围饰有连珠纹。稍大些的金花饰直径2.2厘米,重约2.5克。它是在小的金花饰外围用金片再次围起了六瓣花瓣,花瓣形状为云头形,外围依旧用连珠圈起。最大的金花饰直径4.9厘米,重约10克。这款金花饰是在第二种金花饰基础之上扩大演绎:先在第二种金花饰的云头上用金片焊接上两片对称的心形花叶,这六对花叶整体看起来是一个较为规则的六边形。在这个六边形的外围,再用这六对花叶托出六朵带有圆形花心的三瓣花,花叶的边缘和金花饰的外围都用连珠纹圈起来(见图7)。整个金花饰看起来浑然一体,内外呼应,繁而不乱,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几种金花饰背部都有金铆钉用来镶嵌和固定(见图8)。

4.蔓草纹金钵

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出土。口径8.3厘米,底径5.7厘米,高2.5厘米。金质,口微敞,口沿回卷,腹微收至底,底平,口部卷檐下,饰一周珠点蔓草纹(见图9)。

这几件金器出土在东北的少数民族生活地区,为什么确定它们为唐渤海时期的器物?郭文魁先生在1973年《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和龙渤海古墓出土的几件金饰》一文中给出了初步的判断。他说:“墓中出土的这几件金饰,从形制上看,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其中金花饰件、金带扣、金方环等,同西安韩森寨唐墓出土的金花、金钗,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杯纹饰,以及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带具形制颇为相似。”据此,郭文魁先生推断,这批金饰品为唐渤海时期的物品。而蔓草纹金钵与其他三件器物不同,出土于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但如今的通话地区也是当时渤海国辖内的地区,其时代不会超出渤海时期。

下面笔者将从唐代的少数民族建制、唐代工艺水平以及唐代纹饰特点来进一步论证以上观点:

1.政权建制

图5 金方环

图6 金花饰

图7 最大的金花饰

图8 金花饰背面

图9 蔓草纹金钵

唐代设置了道和府来管理国家,按区域分为十道,360府,下辖1557县。同时,为了管理域内的少数民族,设置了羁縻州,这是唐代独有的管理少数民族的制度。河北道辖的羁縻州,管理当时的靺鞨部族。羁縻州的首领一般由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来担任,唐朝政府加以封号,靺鞨首领大祚荣的渤海国号就由此得来,这一点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在这种建制之下,唐朝政权一定会与其下辖的地方政权有互动,包括政治、经济方面都会有往来交流。朝廷的赏赐是一方面,属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此时期,渤海国就发展了较为先进的金银细工业。所以说,这批出土的金饰品,判定为唐渤海时期的作品,来源就可以有两种可能:朝廷赏赐和靺鞨族人自己制造。根据史书记载,唐朝最高统治者曾几次赐“紫袍金带”给渤海王室贵族。

2.从唐代的工艺特点上来分析

唐代是个崇尚金银的时代,所以在那一时期,金银器的制作技术可以用精湛这两个字来形容。在当时,制作金银器的工匠们已经掌握了钣金、浇铸、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复杂高超的工艺。其中,工匠们较多使用的工艺手法是捶揲和錾刻。捶揲就是用锤子之类的工具从待加工的器物背面敲打,敲出的可以是器形,也能是图案。笔者认为这件蔓草纹金钵所使用的就是这种工艺,金钵的形状是用金片捶出来,外卷的口沿和卷草纹图案也都是捶揲出来的。錾刻即以凿子之类,在正面凿出图案。金方环上的图案充分展现的是錾刻工艺。图案的形成是在一块有厚度的金片上,留出纹饰图案,而将多余的部分刻掉。錾刻是中国碑碣、印玺等的传统技法,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从金腰带和金花饰繁华富丽的图案上,可以看出的更多是焊接的工艺。它们身上的花瓣、鱼子地、连珠都应该是焊接工艺的使用。还有较为重要的一点——镶嵌珠宝,这也是唐代金银器装饰品的一个主要特色。在金腰带和金花饰上面,都有水晶和松石作为镶嵌物。唐代器物的特点就是华贵富丽,在那个经济极其繁盛的时代,审美是追求富丽堂皇的色彩。不难看出,松石与黄金的搭配看起来张扬富贵,极具盛唐的风格。

3.从纹饰内容分析

本文介绍的这几件器物与唐代的纹饰特点也都有吻合之处。唐代金银器的装饰题材十分丰富多彩,人物、飞禽走兽、云龙游鱼、四季花卉、古树巨石以及多变几何纹饰等一应俱全。金腰带和金花饰的纹饰主题为花卉,笔者认为这两件器物上的花卉纹样为宝相花的变形之作。尚刚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一书中总结到:“宝相花,汉族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纹饰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他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蕊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这两件器物上的纹饰为荷花花瓣,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沉静而富丽,繁复但不杂乱,宝相特点鲜明。而且两件器物上都有极具特色的连珠点缀其间,使其富有唐代的鲜明色彩。金方环上的纹饰为卷云和海水,纹饰间也出现了珠点作为装饰。而在蔓草纹金钵的身上,则更是用珠点连接形成蔓草,唐代纹饰的两个特点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总之,这几件器物上的纹饰特点都充分地体现出唐代那个繁盛时代不可企及的富丽堂皇的特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所展示的金带饰、金花饰、金方环以及蔓草纹金钵,都可以认定为唐代的器物。它们出现在当时的渤海地区,所以年代确定为唐渤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仔细观察这几件文物的工艺体现,笔者大胆地认为,金腰带、金花饰、蔓草纹金钵为中原的工艺。其构图繁复严谨,大气端庄,镶嵌精美,色彩绚烂,这是成熟工艺的体现。其来源就有可能是唐朝政府的赏赐。而那件金方环,工艺则相对简单粗糙,虽然纹饰和工艺都具有唐代的特点,但是有可能是渤海国自己的工匠所制作。

[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丽华等.中国工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吉林省博物院)

猜你喜欢

金片金腰带金花
苦金片对Poly(I∶C)刺激巨噬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
故乡的金花茶
丝绸之路上的类钱币式金片新考﹡
金花
法治漫坛
五朵金花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金腰带”
“贾氏微刻”《三国演义》获吉尼斯认证
三金片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