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6-09-08赵聪
赵聪
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赵聪
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在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1986-2013 年Moo r e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同时期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就业弹性分别作为衡量消费、投资和就业结构的指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消费和就业对于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有正向影响作用,投资有负向影响作用,其中就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对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变动;消费;投资;就业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辽宁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增长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是辽宁省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否与其影响因素的变动相协调的实证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后20余年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把握辽宁产业结构变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进而找出推进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对实现辽宁经济的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文献综述
总结近年来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学者大都从科技水平、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消费结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国外经济环境等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刘秉铺、刘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各不相同。魏喜成也从多角度对影响产业结构演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区域内需求、供给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的深入探讨。除此之外,孙韩钧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Chow检验对经济总量水平等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经济总量、技术进步和投资需求在短期内的影响更为明显的结论。杜炎认为如果政府消费规模合理,就会对经济变动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大多从消费结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金融深化、对外贸易、地理资源、就业结构等因素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单独进行区域层面的具体分析比较少。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区域层面,选取时间序列数据,重点研究辽宁省1986-2013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具体且明确;另外,本文主要从需求、供给、劳动力三个层面考虑,并重点选取投资、消费、就业结构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突出。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变量指标(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
⑴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Moore结构变动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快慢。该指标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向量空间夹角为基础,将n个产业视为一组n维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的夹角作为表示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从总体上反映产业变动情况。计算辽宁省1986-2013年的Moore指数
其中,Wi,t1为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Wi,t2为第t2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θ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变动的速率越大。
图1 Moore结构变动指数
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值在1986-1994年变动较快,1994-1998年趋于平稳,1999-2002变动最快,2003之后变动较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1988、1994、2003、2009、2011年Moore指数为0,1998-2002年变动趋势先增加再下降,在2000年达到顶峰。21世纪初,辽宁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序列转向“二三一”序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动幅度比较大。2003年以后,一、二、三产业内部变动已明显减弱,变动幅度较小。
⑵解释变量。①消费因素。消费活动既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着经济循环的先导作用。消费结构的变动会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动,会使生产者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生产计划、资源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最终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因此,消费因素可以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量指标,选取最终消费总额作为代表因素。
②投资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投资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投资因素是构成现实最终需求、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实现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因此投资结构,即资金投向不同产业方向所形成的投资配置量比例,是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衡量投资因素的指标为资本形成总额,本文选取了能影响当期需求因素、又能下期创造供给的资产形成总额作为投资因素的代表。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产业的产值。
2.模型构建
为了实证研究影响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本文使用辽宁省1986-2013年共28个时间序列数据,且由于选取了消费因素、投资因素和就业因素这三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所以在研究此问题时样本容量较大,使其计量结果降低了误差的可能性,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性。在模型构建时,将解释变量的最终消费总额(X1)和资本形成总额(X2)进行对数变换,取lnx1和lnx2。进行此项操作可以使回归模型解释变量的系数取弹性的含义(解释变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动的百分比),避免了数据之间的同趋势,还可以相对的降低出现异方差的可能性,减小误差。而由于就业因素选取的指标为就业弹性,无需对其进行对数变换。因此,建立模型如下:
该方程即为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因素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其中,Yt为Moore结构变动指数,α为常数项,β1、β2、β3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ln X1t和ln X2t分别为各年的消费和投资因素,X3t为就业因素,ut为随机扰动项。
3.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⑴模型估计。①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而言,经济产业结构和其他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为随机游动,宏观经济数据大多数是不平稳的,不符合传统的 OLS模型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查,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将各个变量的ADF检验值和P临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5%的水平下,变量x3存在着平稳性,而lnx1、lnx2这两个变量却存在着非平稳性。通过对lnx1、lnx2进行一阶差分,发现存在平稳性。因此,lnx1和lnx2是一阶单整序列,x3是单整序列,可进一步对此做协整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判断数据是否可用。由平稳性检验可知,这四个变量都是符合一阶单整(I(1)),具有协整关系,所以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四个变量的多元回归的ADF统计量为-4.302863,对应的p值为0.0002,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ADF检验,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数据可用。
②回归估计。本文选取Moore结构变动指数(y)、最终消费支出(lnx1)、资本形成总额(lnx2)和就业弹性(x3),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通过Eviews操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对其估计结果进行了T检验、F检验、异方差检验和自相关检验,并针对其误差进行了修正,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选取权数1/(x3)^2,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最优结果,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⑵估计结果分析。①消费因素。消费因素的回归系数为0.053309,表明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正向偏离,呈正向关系。也就是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消费支出每增加1%,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就增加0.053309%。随着最终消费支出的增加,有利于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产生正向影响。主要是由于消费在扩大内需、增加供给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加大,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投资因素。投资因素的回归系数为-0.032912,这与笔者的判断有所差别。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有负向影响,产生了负偏离的现象。表明投资因素拖延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于系数相对较小,也表明了其对经济产业结构变动作用较小。这也说明投资政策对于辽宁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程度较小。在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些因素中,实际利用资本形成总额产生的作用不大,投资主要面向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这两大行业,然而,针对辽宁的经济现状与发展程度,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基础较脆弱,缺乏内生增长动力,无法协调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导致投资没有起到拉动当地传统产业或者高新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投资资本没有落到实处,以及资本形成总额也没有顺利转化为社会经济动力,从而没有达到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效果。
③就业因素。就业因素的回归系数为0.509805,且P值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利用就业弹性对于产业结构变动产生正向偏离,具有正向效应。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业因素每变动1%,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变动0.509805%。 就业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有正向影响,有利于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相对于其他解释变量,就业因素对产业结构影响最显著,这也说明优化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起到很大作用。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以制造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大。
三、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在影响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消费因素与就业因素均是正向作用,投资因素在影响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中呈现负向作用。相对于其他解释变量,就业因素对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程度比较大,这也说明优化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起到很大作用。
对策: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职业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各个行业输送高等人力资源,提高这些产业的劳动效率,以求带动产业的高速发展。第二,提高辽宁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从长远来看,启动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在刺激消费的同时,逐步完善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化医疗、教育等服务体系,控制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改善初次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合理再分配。第三,鼓励科技创新,调节产业结构。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资,鼓励企业创新,使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产业结构进行调节与优化。第四,根据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找到一条适合辽宁省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而带动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
[1]刘秉铺,刘勇.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研究[J].开放导报,2006(6):82-85.
[2]魏喜成.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因素[J].经济纵横,2008(10):23—25.
[3]孙韩钧.我国产业结构高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2(2):39-44.
[4]杜炎.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8):31-42.
[5]宋大勇.国际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3):149-153.
[6]施卫东.城市金融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J].经济经纬,2010(6):132-136.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