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网络化治理:一种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新方式

2016-09-08罗黎媚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网络化框架居民

罗黎媚



社区网络化治理:一种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新方式

罗黎媚

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中社区网络化治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主要内容,对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其次,在该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体系的构建策略,对社区网络化治理框架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挖掘,以期为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社区治理;参与式;网络化;构建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社区治理效果,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效益,在当前社区治理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网络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化已经成为今后各项体系发展的必然方向。尤其是在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过程中,基于网络化的治理模式可以借助主体关系,为社区参与式治理提供完整的网络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控制方式,最大限度地改善社区治理效果,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的必要性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要求从多元化角度出发,依照各治理主体需求形成针对性的配合合作治理体系。这种多主体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加强了各主体之间沟通和联动,形成了和谐的城市社区治理网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网络化的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能够借助网络环境对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完善,确保主体合作、权利共享、效益最优。该治理体系不仅为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还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转换,真正实现了多元主体配合治理、协作治理,是新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突破。

我国城市社区体系较庞大,社区具有不同的特色,治理难度较大。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能够从多种形态的社会网络体系出发,形成系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对社区中的各项问题及事务管理进行处理和规范,为城市社区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借助多元化治理主体,通过网络将各项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互惠合作机制和组织构架,这种横纵交叉的组织网络大大提升了城市社区治理效益,是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能够借助网络关系深入了解城市社区居民需求,形成与之相协调的管控体系。这种城市社区治理方式能够形成更为和谐的城市社区关系体系,使城市社区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尤其是在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和协作方式的构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这种治理结构还能够将市场网络与社会网络引入到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形成政府掌控下的市场调控和社会调控,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从而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全面改善,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关键。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体系的构建

1.治理框架的构建

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多元化主体内容形成针对性治理框架,其具体包括政府网络框架、社区居民委员会网络框架、社区中介组织网络框架和社区居民网络框架四部分内容。

政府网络框架统筹各项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工作内容,是该工作开展的核心。其他各主体严格依照政府要求配合完成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将各项资源融入到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社区居民委员会网络框架、社区中介组织网络框架及社区居民网络框架之间呈现网状结构关系,各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对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协调,从而保证该治理协调、有效。但在社区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脱离社区实际,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管控,因此需依靠其他主体在政府政策方针引导下完成公共领域的管控,形成系统的治理框架,消除各项治理过程中的漏洞。

2.运行机制的构建

形成基础网络框架后,要对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依照多元主体互动关系及影响机制,形成相应的运行方式,其具体状况见图1。

图1 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运行方式

常规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上下结合、多元互动的循环回路。该回路中从居民需求出发,了解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由多元主体配合共同回应该社区治理需求,形成符合该需求的社区治理内容,其主要包括规则、措施、指标等。完成该回应后多元主体将城市社区治理内容落实到日常治理过程中,动员居民参与,形成多方参与合作下的社区治理网络,形成各主体网络关联下的治理数据,该数据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城市社区治理状况,在对城市社区治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更为真实和可靠。确定治理数据后,多元主体将数据与居民需求对比,评估效果,进行针对性调整,直至满足居民需求。这种运行机制借助多元主体网络形成了高效、高质的社区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了多元主体的作用,整合了各项资源,为城市社区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治理方法。

3.注意事项

(1)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需要对网络治理服务目标进行明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居民座谈会等信息反馈路径,全方位把握社区居民的意愿和观点,了解居民的各项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城市网络化参与式治理工作的服务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网络的具体化构建,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服务效益,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在实际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各项细节问题往往并非直接由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等实施,而是由其下级组织或人员完成。如在针对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一般多由街道办事处统筹负责,老人家庭成员、社区服务部门、社区居民等相互配合和协助,为老人生活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其他三方共同支持和配合的治理网络,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3)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要把握好参与机制,确保居民的有效参与,这样才能够全面落实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提升治理效益。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不高,仍主要将社区治理看做是政府和社区管理部门的职责,被动接受和配合上述部门管理工作,社区治理难度较大。因此,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要加大对社区居民主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确保社区居民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使社区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城市社区网络化参与式治理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配合,为城市社区治理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参与式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关联进行全方位把握,结合多元主体关系构建科学的城市社区治理网络,将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居民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参与式治理框架。要对治理机制进行完善,全面把握居民需求,完成网络的具体化构建,做好居民参与教育,从而全面改善社区治理效果,加速我国社区治理发展进程。

[1]陈剩勇,徐珣.参与式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基于杭州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经验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3(02):62-72+158.

[2]杨君,徐选国,徐永祥.迈向服务型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与社会再组织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95-105.

[3]陈沈慧.城市社区治理多元共治研究——以三明市梅列区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6):49-55.

[4]刘岩,刘威.从“公民参与”到“群众参与”——转型期城市社区参与的范式转换与实践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8(01):86-92+128.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37

猜你喜欢

网络化框架居民
框架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WTO框架下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