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管理方法探讨

2016-09-08岳淑琴王晓琴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黏稠度微量雾化

龚 雪,岳淑琴,王晓琴(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管理方法探讨

龚雪,岳淑琴*,王晓琴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分为间断推注组、氧化雾化组和微量泵组,评估各组患者气道痰液黏稠度的变化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 微量泵组在气道分泌物性状控制、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方面较间断推注组和氧化雾化组有明显优势。结论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之一。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时间长、反复误吸、咳嗽反射差等因素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气管切开后不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因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加温、湿化、过滤功能,易导致下呼吸道缺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及排痰不畅等,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的湿化管理非常重要,湿化效果常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主要有间断推注湿化法、输液管持续滴注法、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人工鼻湿化法、雾化加湿湿化法等。本研究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别采用间断推注、氧化雾化、微量泵持续湿化3种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与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4.0±14.2)岁。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感染;(2)GCS评分3分;(3)年龄大于60岁;(4)气管切开后3 d内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者;(5)住院时间小于3天。

1.2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痰,3组均以37℃的0.45%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湿化液。间断推注组每隔1小时以注射器间断往气管套管内推入5 ml;氧化雾化组采用吸氧面罩持续雾化吸入,每小时吸入约5 ml;微量泵组以50 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延长管前端与吸氧管末端一同插入气管套管内,微量泵泵注速度为2~6 ml/h。

1.3观察指标

(1)痰液黏稠度[1]:Ⅰ度: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Ⅱ度:痰液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并伴有血痂,吸痰时,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冲洗干净。

(2)依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2,3]标准进行评估,<6分为肺部感染已控制,记录肺部感染控制时间。

1.4统计方法

应用SSP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72小时后湿化效果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气道分泌物性状比较(见表1)

表1 3组湿化效果比较(n)

从湿化后痰液黏稠度来看,微量泵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9.23,P<0.05)。

2.2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比较(见表2)

从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来看,微量泵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25.45,P<0.05)。

3 讨论

(1)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手术后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由于脑外伤后吞咽反射减弱,加上呕吐、窒息及肺部感染,会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为挽救患者生命,常需气管切开改善通气、促进排痰。正常呼吸道水分丢失约200 ml/d,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可达800 ml/d[4]。由于上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导致吸入干燥空气后呼吸道分泌物因丧失水分而变黏稠,甚至形成痰痂,同时损害呼吸道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受阻。支气管中储留分泌物,使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对肺功能造成损害或引起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机会增加。因此,湿化呼吸道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十分重要[5]。

表2 3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比较(x±s,d)

(2)气管切开术后湿化不足导致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6]。湿化程度的改善主要在于湿化方法的应用。研究显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会引起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增加感染机会[7]。因此,本研究采用0.45%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上多年来将气管内灌注湿化液作为气管切开患者常规护理操作,通常采用间断或定时以注射器沿气管套管边缘滴入的方法。气道灌洗能够刺激气管,稀释细小气管痰液,使之易于吸出,并且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雾化加湿湿化法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于吸入气流中进入呼吸道,从而达到湿化目的。氧化雾化湿化法使用面罩进行吸入,氧流量较大,能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态,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有重要意义。微量泵湿化法是利用微量泵向气管内以恒定速度注入湿化液,注入速度可依据痰液黏稠度来调节,持续给药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本研究中对3种湿化方法进行气道湿化程度和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的比较发现,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的效果优于雾化加湿湿化法和间断推注湿化法,可能与其使气道持续处于湿化状态,保持痰液稀释,利于吸痰护理等有关。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湿化效果好,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1]姜超美,白淑玲,王辰.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7):434.

[2]Gursel G,Demirtas S.Value of APACHE II,SOFA and CPIS scores in predicting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 Respiration,2006,73(4):503-508.

[3]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Infection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acquired,ventilator-associated,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Grit Care Med,2005,171(4):388-416.

[4]卢卫宁,崔彩萍,吴有琳.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9):1378-1379.

[5]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6-18.

[6]李有莲,郭楼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7]陈宝芝,赵丹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05,18(5):874-876.

(*通讯作者:岳淑琴)

R683.5

B

1671-1246(2016)15-0149-02

猜你喜欢

黏稠度微量雾化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